電車資源訊:

補貼總金額超624億,覈定補貼車輛615129輛,上百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進入公示名單。

這是2017年5月至今,工信部先後6次發佈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審覈情況公示的整體情況。

誰獲得的補貼最多?誰的專家組覈定推廣量最大?本文將揭曉答案。

(注:本文統計範圍爲2017年5月-2019年3月進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審覈情況公示的國家補貼。)


624億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補給了誰?


1 按獲補金額排名

上百家新能源車企獲補貼,比亞迪、宇通獲補金額過百億

在統計範圍內,獲得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的企業超過100家。其中,比亞迪累計獲補108.62億元,佔總額的17.40%,成爲最大贏家。宇通客車累計獲補103.64億元,佔比16.61%,位居第二。兩家企業獲補金額均過百億,將其他車企遠遠甩在身後。


624億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補給了誰?


中通客車位列第三,累計獲補46.68億元,佔比7.48%;北汽排在第四位,累計獲補31.76億元,佔比5.09%;排在第五位的是吉利,累計獲補25.81億元,佔比4.14%。

以上五家企業統計範圍內獲補金額佔總金額的50.72%。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主要流向十分集中,凸顯出新能源汽車“扶優扶強”的政策導向。


624億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補給了誰?


統計範圍內獲補金額排在第六至十位的企業依次爲:安徽安凱汽車(20.98億元,佔比3.36%)、廈門金旅(20.70億元,佔比3.32%)、江鈴控股(17.90億元,佔比2.87%)、南京金龍客車(17.84億元,佔比2.86%)、東風系(15.95億元,佔比2.56%)。

獲補金額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還有8家,分別爲:揚州亞星客車、江淮汽車、北汽福田、江南汽車、湖南南車時代電動、中國重汽集團、珠海廣通汽車、廈門金龍。


624億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補給了誰?


此外,獲補金額在1億-10億之間的企業有25家,0.1億-1億之間的企業有41家,在0.1億以下的有34家。獲補金額在1億元以下的企業共有75家,佔企業總數的63.56%。

2 按覈定推廣量排名

當以覈定推廣量排名而非獲補金額排名時,部分排序發生了變化。而這種變化,主要表現爲新能源客車企業排名下降、新能源乘用車排名上升。

乘商並舉的比亞迪依然高居第一位,統計範圍內專家組覈定推廣量爲151163輛,佔推廣總量的24.57%;主打乘用車的北汽排名第二,覈定推廣量爲73723輛,佔比11.98%;吉利位居第三,覈定推廣量爲57403輛,佔比9.33%。


624億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補給了誰?


排在第四位的是江鈴控股,覈定推廣量爲45039輛,佔比7.32%;江淮汽車位居第五位,覈定推廣36352輛,佔比5.91%。

以上5家企業覈定推廣量之和爲363680輛,佔覈定推廣總量的59.12%,數量超過其餘的113家覈定推廣量之和。

覈定推廣量排在第6-10位的企業依次爲:江南汽車(35508,佔比5.77%)、鄭州宇通(29633,佔比4.82%)、上汽集團(28698,佔比4.67%)、奇瑞汽車(22746,佔比3.70%)、重慶長安汽車(15758,佔比2.56%)。


624億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補給了誰?


除以上10家企業外,統計範圍內覈定推廣量在1萬以上的企業還有3家,分別爲:中通客車(13568,佔比2.21%)、東風系(13101,佔比2.13%)、浙江豪情汽車(10624,佔比1.73%)。

此外,統計範圍內覈定推廣量在1000-10000的企業有24家,在100-1000的有46家,在100以下的有35家。覈定推廣量在1000輛以下的企業共計81家,佔企業總數的68.64%。


624億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補給了誰?


電車資源小結:無論是從獲補金額還是從覈定推廣量來看,頭部企業與其他企業之間的差距正越來越大。新能源汽車“扶優扶強”的政策導向帶來的結果正在不斷顯現。

而在之前網傳的2019政策動態中,曾有“補貼清算方面,或增加申報清算補貼的車輛規模要求,乘用車清算車輛或要求大於10000臺,客車清算車輛或要求大於2000臺,專用車清算車輛或要求大於2000臺”這樣的表述。如果傳言成真,補貼清算門檻提高,部分企業或將失去補貼清算的機會。

唯有努力變強,纔有發展的機會。


624億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補給了誰?


624億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補給了誰?


624億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補給了誰?


624億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補給了誰?


(注:文中部分車輛生產企業數據有合併。)

文章來源:電車資源網www.evpartner.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