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因為太陽不方便燒水啦~

不是很懂瞎答一波:能源也是要講利用效率的,我們一般採集能源的方式就是燒水,煤炭石油核能都是燒水,燒水產生蒸汽帶動汽輪機,這樣把熱能轉化成機械能,直接利用機械能的比如小汽車,又或者把機械能通過線圈轉化成電能輸送和儲存。那麼凡事講求個效率,效率不高就入不敷出。採集能源的設施也是有報廢周期的,如果採集效率不高,導致報廢之前採集的能源覆蓋不了成本,甚至比其他種類的能源貴太多、沒有競爭力的話,建設這樣採集設施就是沒有必要的。

太陽能就面臨這樣的問題,它雖然本身是個超級巨大核聚變(反應堆?),但它投向地球的太陽能是很「稀疏」的,就比如每平方米地面每天接受的太陽光的光能和熱能,可能還不如一盞酒精燈的熱能多,要採集這樣稀疏的能量,把「水壺」放在地上曬顯然是不行的,曬一輩子都不見得水能燒開。然而我們也沒有能力把「水壺」放到離太陽更近的地方,再接個電線回來。因此即便都是核能,總而言之,太陽就是不方便燒水。

其實吧,目前的太陽能採集方法,也還是燒水,貌似在我國西北有一個採集場,好多小鏡子放在地上圍成一個圓形,對準中間的採集塔頂端,上面放個「水壺」,小鏡子的角度由電腦智能控制。

大概是這樣的:

另外有光伏發電,把光能轉化為電能,原理和過程與這個不同。

但核電站,不管是裂變還是娘胎里的聚變,收集過程還是燒水。而且核能發電效率奇高無比,比後面的幾位加在一起還要高很多,一點點體積和重量的核燃料產生的能量頂的上一座煤山,你說爽不爽?裂變原材料比較難搞,而且會產生一些放射性廢料;但聚變不會,海洋里有大把大把的原料,而且產出完全清潔,我記得貌似是氫還是水,真真是開張五分鐘,一次吃半年。所以大家都在致力於研究出「可控核聚變」的技術。

安全風險也是有的,也是必須要承擔的。但火電、水電哪種沒有風險?而核電的效率之高,讓它的安全風險完全是值得承擔的,且所有人都在致力於繼續完善和強化它,讓核電站更安全。

emmmm……不了解它的人可以參考飛機在交通方式中的地位,嗯……可能再把飛機的好處加個十倍左右,我看差不多。特別是可控核聚變,應該可以比肩太空船?哈哈

希望業內人士有空來答一下。


體積太大,不可控,利用率太低


銀行里有那麼多錢你為什麼還要去努力掙錢?
顯然,你需要一個戴森球。

現今還不能掌控核聚變的能量為人類穩定可靠的使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