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难渡过的一关。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经受了身心的巨大煎熬,经历了一个从抱有希望,到充满焦虑,到无助失望的过程。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工作十几年晋不上中级职称的教师大有人才,中级指称晋升高级职称的更是屈指可数。但是教师的职称又是直接关系教师利益的最重要因素,不同职称之间的差别造成了教师之间心理和待遇上的巨大反差,成为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最大因素,教师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将职称晋升比做教师职业的魔咒,其实并不为过。这个魔咒最起码从四个方面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为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待遇。教师的职称是和教师的工资挂钩的,职称越高,待遇越高。而由于职称评审的现状,相同资历和学历的教师,个别教师这一年评上了职称,而其他教师可能会在其后的十几年内都没有机会晋升,这样其工资差距就会相当大,这对教师不但在经济上有很大的差别,心理上的压力也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个方面,人际关系的紧张甚至是恶化。职称评审造成学校人际关系紧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一个名额,大家互不服气,想尽办法去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不惜采用互相揭短的方式来打压对方,形成一种很难弥合的伤害。相同资历,承担相同工作,但因为职称不同而待遇不同,破坏了同工同酬,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严重挫伤了部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甚至对高职称教师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在一些文章的评论中是非常明显的。

  第三个方面,损害了教师的尊严,败坏了学术环境。为了评职称,个别教师弄虚作假,花钱买论文,托人跑项目,拉关系评奖项。即便是一些条件非常好的教师,为了能够顺利评上职称,也要托人求人,让教师斯文扫地,尊严全失。更有甚者,不惜违背纪律和规矩,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以达到目的。还有一些负责人,利用职权,借助职称评审,进行权力寻租,谋求私利。

  第四个方面,造成多数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的堵塞。如果一个教师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仍然没有晋升的机会,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会是一件不以为然的事情。这样一种职业发展上的失望,必将反应到其日常工作中。这是任何道德说教都不能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师的不能承受之重。面对着这样的职业前景,如何能够让教师有内在动力,有荣誉感,有幸福感。在这种魔咒之下,教师只能在一个失望的灰色心态下工作,其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要释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打破这个严重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魔咒。要想打破这个魔咒,就是要建立一套教师级别和待遇的正常提高机制。如果不能从制度层面上解决问题,只是采取一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这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为什么国家一直强调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要求落实教师待遇,但是教师们仍然很不满意,社会上尊师重教的风气远没有形成,其实关键的问题就是虽然说了很多,却没有明确的制度设计。这次公务法的修订之所以在教师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正是由于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让公务员明确了职业发展的前景,这深深地刺激了职业发展前景非常迷茫的教师,戳到了教师的心头之痛。

  关注教育新闻热点、分享个人观点,拙木侃教育,感谢您的关注、阅读、评论和转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