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国有两大消费品种,房地产和汽车。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也是最赚钱的市场,中国的汽车消费正在降温。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2018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将出现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销量最新数据显示,1月至10月,全国汽车总销量2287万辆,同比下降0.1%,其中三季度中国汽车产业遇冷,始于今年7月,销量同比回落4个百分点,为近30年来罕见。

微诚集团旗下的新域华南研究院认为,在过去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中国车市一直都在扩张(下图来自英国《金融时报》),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自2009年起汽车销量连续9年全球第一,全国私家车保有量达1.8亿辆,基数如此庞大,增幅当然会放缓。汽车产业已从快速成长期步入平稳成熟期,正处于从量到质的转型升级阶段,销量低速增长的结构性市场状况已成为产业发展制约。

此外,还有来自于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主客观因素造成的。比如,现在有一些政策上的限制,让销售成了稳定型、缓释型的销售。大家有一种犹豫,比如说股市的变化、楼市的变化、关税的变化,更主要还有人观察,新能源与传统车之间到底该选择什么?这几个月很多人在观望。汽车是除了房子之外,家庭消费中最大的一笔开支,没有之一。房价升高,房贷压力加大的时候,汽车消费受到限制。现在,宏观经济下行,股市低迷,消费者购买力减弱,汽车消费需求不旺盛。中产还贷压力有点大,付完房贷之后,家庭收入只剩40%,算上生活开支和汽车保养,能省就省点。

乘用车产品市场在经历了30年高速增长之后,在2018年提前迎来拐点。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全球范围内的传统汽车巨头,要么断臂求生,要么从竞争转为主动合作。11月1日,北美最大的车企通用,宣布将通过自愿买断计划,裁员1.8万名工人。10月26日,大众公司CEO赫伯特?迪斯,被传出投资137亿美元,购买谷歌自动驾驶初创公司Waymo仅仅1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车市低迷背景下,新能源车和豪华车市场销量却不断带来惊喜。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全国汽车平均销量2624万辆,环比年均增长7.08%;其中新能源汽车年均销量42.25万辆,环比年均增长1.9倍,占比则从0.32%提升至3.76%。今年前8个月,豪华车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2.8%,同比增长1.2%。一方面,豪华车市场的销售比例正在增加,尤其国产豪华车越来越火热;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在持续攀升,说明乘用车产品市场在朝高端化、和新能源化方向发展。

微诚集团旗下的新域华南研究院认为,从饱和度来看,中国汽车市场远远没有到顶部。据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2.17亿,平均每千人保有量是160辆。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是810辆,日本606辆,巴西204辆,墨西哥288辆。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我们比墨西哥还低,侧面说明我国乘用车产品市场还挺大。

此外,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将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随著双积分政策实施、燃油车停售时间临近、充电设施日趋完善,新能源汽车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随著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实施以及新能源汽车生产量的迅速扩大,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载体用的铜箔,在近两年多来表现出了需求巨增的态势。我国锂电池铜箔产销量增大及销售利润的提升,给铜箔企业带来了经济、产能利用率、国产铜箔配套设备占有率及制造水平上很大的提高。

展望2019年及未来,汽车消费将从传统燃油汽车转向新能源汽车,且新能源车企也将面临著产品升级、竞争升级、流通升级等全方位挑战,落后企业将被市场淘汰。为满足用户汽车消费的需求升级,汽车渠道从传统以车辆为中心的4S服务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出行服务模式转型。从卖方时代「产品+技术为中心」、向买方时代「以用户运营为中心」的产业模式升级,商业本质已发生了变化;出行服务迈出了产业主体持续连接用户的第一步,未来将实现对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资产运营和价值管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