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迷心

隨着聊天軟件備受大眾歡迎,越來越多的工作單位選擇用聊天軟件溝通日常工作。

比如同事們喜歡在微信羣裏談論工作業務,發布各種通知。微信羣的建立給大家工作帶來了便利,卻也帶來一些困擾。

工作羣太多鬧心?這裏規定「一個單位只建一個微信羣」 新聞 第1張

一名網絡部工作人員表示,自己所在的部門不到10個人卻建了6個微信羣,自己經常看錯羣、發錯消息;下班了,單位的數十個大羣的消息提示常常閃個不停,週末也是如此。

工作羣太多鬧心?這裏規定「一個單位只建一個微信羣」 新聞 第2張

這條規定經媒體報道後,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

有網友直呼羨慕,私人微信不用變為工作用微信了☟

工作羣太多鬧心?這裏規定「一個單位只建一個微信羣」 新聞 第3張

工作羣太多鬧心?這裏規定「一個單位只建一個微信羣」 新聞 第4張

工作羣太多鬧心?這裏規定「一個單位只建一個微信羣」 新聞 第5張

也有網友表示單位的羣有幾十個,執行起來怕是很有難度,且不太方便,總有些小項目、小討論,需要單獨有個組☟

工作羣太多鬧心?這裏規定「一個單位只建一個微信羣」 新聞 第6張

工作羣太多鬧心?這裏規定「一個單位只建一個微信羣」 新聞 第7張

工作羣太多鬧心?這裏規定「一個單位只建一個微信羣」 新聞 第8張

工作羣太多鬧心?這裏規定「一個單位只建一個微信羣」 新聞 第9張

工作到底需要幾個羣?

只有一個羣,在裡面發發信息,傳遞消息,當然是最簡便、也是理論上負擔最小的辦法。

然而,羣本身的功能不只限於發通知、傳遞消息。單位就像是一個小型“社會”,需要不同類型的交流。不同的單位,不同的部門小組,微信羣的功能也有所側重。一個微信羣恐怕不能讓所有人都毫無顧慮地表達意見、暢所欲言。

工作羣太多鬧心?這裏規定「一個單位只建一個微信羣」 新聞 第10張

其實,與其關注是否“只建一個微信羣”,不如把問題延伸到工作本質上。

“只建一個羣”根本的原因是為了簡化工作程序。應該看到,微信羣只是一個具體的抓手,其背後是一種減負訴求。

解決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除了程序“簡化”,應該把重點放到最基本的工作需求上。比如那些日常工作,是否需要全部實現移動化、手機化?是否一定需要在微信上回個“收到”?

與數量上的縮減相比,更重要的也是思路上的轉變,如何在高效的管理溝通與減輕員工負擔上做到平衡,纔是最應當關注的事情。

當然,少回幾個“收到”,自然是減負一個值得肯定的內容;這也應啟發各單位審視一下,還有沒有別的負擔也可以減減?


文字:迷心

策劃:王子墨

圖片:網絡

朗誦:王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