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要让暴力沟通蒙蔽了爱

大智跟小欣是在大学时期就认识并确定了男女朋友的关系,熬过了毕业季,熬过了毕业后找工作的艰辛,几经努力,终于两人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结了婚,并很快就有了小孩。

本来是好事一件接著一件,眼看就要过上两个人曾经期盼的幸福生活,不料最近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似乎出了点问题。

小欣怀孕后就辞职了,一直到孩子出生,婆婆也一直陪著并跟他们住在一起。想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大智工作起来也更加卖力,总想著多做点业绩,多拿点钱,自然少不了要经常应酬,甚至有时候一周有四五天晚上都是十点来钟回家,洗完澡倒头就睡。

全职带娃的小欣做为一个新手妈妈,没什么经验,孩子也经常哭闹得厉害,从出生开始几乎没能睡一个好觉,加上坚持母乳喂养,即便别人想帮忙也帮不了多少。再者,年轻人跟老人的育儿观念是有很大差别的,这样一来,婆媳之间的矛盾也不少。

又累又委屈,本来就想著等大智回来倾诉一下,但自从孩子出生后夫妻俩之间说话机会越来越少,虽然心里也明白大智这么拚命工作是为了她和孩子能过的更好,但心里免不了还是有抱怨。

终于有一天,小欣发现孩子一直高烧不退,需要马上送去医院,小欣给大智打电话让他回来一起去,结果打了几个电话都没有人接,等大智终于到了医院的时候,小欣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你到底还要不要这个家?你一点都不能体会到我的辛苦和感受,既然工作比我和孩子更重要,那你以后就睡公司,不要回来了。

大智被骂得个楞头磕脑的,他也是一看到手机信息就急匆匆地往医院赶的,甚至都还来不及跟在场的其他领导打个招呼就来了,没想到心急火燎的赶来却遭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心里也是气不过,说「就你辛苦,我就不辛苦了吗?我明天还就真睡公司了」。

接下来的日子两个人陷入了冷战,小欣也变得越来越抑郁,大智工作也经常分心,但谁也不认错,都觉得自己没错,僵持一段时间,一度到了离婚的边缘。

原本相爱的两个人,因为一时气头上的话,打破了曾经的誓言,戳破了之前对婚姻生活美好向往的五彩泡泡,自此我们也意识到过激的语言带来的巨大威力。也许这真的不是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但它确实给对方带来了伤害和痛苦。这就是一种暴力沟通的方式。

没有人喜欢暴力也没有喜欢用暴力的方式对待别人,使用暴力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才想要用暴力这种决绝快意的方式来维护和寻求心灵的和平。

02

为什么生活中有如此多的暴力沟通?祸根在这4点

其实小欣并不是真的想要骂走大智,她其实是想表达希望大智以后能多一点时间陪著她和孩子,钱再多也不如有爱人在身边,但小欣用说气话的方式,忽视了大智的感受和需要,以至于彼此疏远和伤害,这些就是被马歇尔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称之为「异化的沟通方式」,分别表现为这4点。

1,道德评判。用双重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别人,以及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评判和指使别人是很多人的毛病。尤其是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人,一旦他们的行为不是我们喜欢的或者不被我们理解,我们就会容易提出批评或者指责,一些带有偏见的评判性语言经常使我们陷入是非之中。

比如说,当跟朋友约好在一个地方见面,如果对方迟到了我们会认为他不守时,认为他是个时间观念淡薄不守信的人。如果是自己迟到受到对方的抱怨,我们就会觉得对方不近人情,一点都没有考虑到路上那么堵。

2,进行比较。对比是人生中悲剧的源头,这世间从来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你总是把自己跟别人比较,那就是活在别人的世界中,没有了自我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大多数的不幸福都源自于盲目对比,这也是很多人烦恼和痛苦的源泉。

3,回避责任。「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确实是这样,当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主动且勇敢地面对,而不是回避或者逃避。也不是用「不得不」这一短语来淡化个人责任。

你也许会说,「我讨厌做我现在的工作,但我不得不做,因为我是一个父亲,要对家庭负责。」我们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我选择做这份工作,是因为我是一个父亲,我想对家庭负责。」这样,主动权就回到了我们手里,也加强了个人的责任感。

4,强人所难。在一些场景中,强势的一方经常会在对别人要求中暗含著威胁,这种不考虑对方感受就发号司令的行为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甚至对方会出现逆反的心理,迟早会相出办法来跟你对著干。

这4种暴力沟通的方式,其本质还是体现在沟通中不顾他人的感受,用带有批评、比较、命令或者指责的语言来与他人交流,最后将使得我们不在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成为情绪的奴隶。

03

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的4要素

那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进行沟通?当然有,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这是一种将理解、尊重、感激以及慈悲等美好的品质主导生活的方式,能使人们情意相通,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

其中,非暴力沟通包含了4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

1,观察,是说出事实并与评论区分开来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

非暴力沟通主张的观察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理性客观且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如果是带著臆断和推测的结论,这本身就是一种没有在诚实和尊重的基础上的沟通,必然也将会一次失败的沟通。

比如:「我女朋友花钱太大手大脚了」,如果改成观察,应该是「我女朋友昨天买一条裙子就花了一千块钱」。

只有客观理性的观察,才能让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才能让我们保持同理心,也才能在看到一些让自己很气愤的事情上保持冷静,尽量不让怒火燃尽理智。

2,感受,是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非想法

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能让对方更好地了解你此时的心理状态。但现实中,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尤其是国人喜欢掩饰自己的感受,忽略内心的真实感受。怕被人看穿,怕给人展示内心的紧张和恐惧,怕被人笑话。

我们的灵魂被压抑的太久,以至于快要分不清有时候到底是感受还是判断了。比如说:「你进来的时候都不跟我打招呼,我觉得你不在乎我。」这句就是一句对他人态度的判断。如果要改成想法,应该是「你进来的时候都不跟我打招呼,我感到很孤单。」

3,需求,是说出你的真实需求,不要做情感的奴隶

有一句话说的好:每一种负面情绪的背后,一定是有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想想确实如此,并且,如果我们把这种需求或者期待生活的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比如:妻子对丈夫说,你最近回来都很晚,我很生气。结果后来丈夫每天下班就回来,不过一回到家就躺沙发上玩手机,妻子还是很生气,丈夫很不解,问道:我已经回来的很早了,你为什么还是生气?妻子说:我想要你陪著我,而不是一回来就玩手机。

所以,如果一开始妻子就这样对丈夫说:你最近回来都很晚,我很生气,因为我想你早点回来陪我。那么也就没有了后来的矛盾了。

4,请求,是说出具体的要求并与命令区分开来

请求如果表达不当很容易就变成命令,这其中有一个小技巧,那就是:我们告诉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如果提出请求的人批评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某种目的,这也是命令。

我们之所以让人们相信我们只是提出请求而非命令,是因为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重视每一个人的需要,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

有人说,这世间的百分之五十的矛盾都是来源于不会好好说话。非暴力沟通旨在引导我们在沟通中,要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同时也在提醒我们,人性是相通的,即便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可能会不一样,但是却有著共同的感受和需要。

04

我们将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爱自己

我们学习这种沟通方式用来发展友谊,用来改善同事关系,用来促进家庭的和谐,但本质还是为了促进自身的成长,更好地爱自己。

但很不幸的是,我们经常会觉得自己不重要,我们喜欢压抑内心的想法去取悦别人,迎合他人,碰到令人愤怒的事,要么气极使用暴力,要么极力压抑自己,告诉自己算了。我们对自己的评价经常不及格,而这些都将导致自我憎恨。

现在我们学习力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方法,我想我们应该要尝试一些改变,哪怕是一些很细微的改变。

***在平时少使用「应该」这个词,「我应该早点知道」这类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的语句,除了会打击自己或许别无他用。一味地追悔过去,生活也就会失去乐趣。

***学会自我宽恕,学会包容自己。我们的身上经常会有两个「我」存在,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做过后悔的事,但只要我们对自己的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就能建设性地满足他们。

***不要把别人说的「不」都当成是无情的拒绝。被人拒绝确实是一件很不爽的事,但如果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感受和体会他人的需要,或许我们也就能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拒绝我们,也就也不会感到是受了伤害。

***表达愤怒不是容忍你恣意撒泼,我们可以先停下来,,想一想是什么导致我们生气,然后切身体会自己的需要,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这其中,我们还要先倾听他人,这样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了。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我们最好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你的辩解在这个时候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大多数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我们都渴望被倾听,被理解,我们也希望能够用准确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想法和需求,我们想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想要从这些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得到幸福。可是我们经常口是心非,言不由衷,往往一次原本简单的沟通最后且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精力消耗。

如果说短时间内就改变自己惯用的沟通模式,跨过重重的障碍,将自己的想法以清晰自然又能让对方愉快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或许很难。但这也正是学习非暴力沟通的意义,沟通是一门技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按照书中的建议慢慢实践,或许开始会失败,但是没关系,每一次的成长都应该鼓掌。


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经典沟通类读物,对我的影响很大,最关键的一点是,纠正了根深蒂固的认知偏差。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用善意去沟通、用善意去理解,以及所有对别人的理解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明白这些道理之后,沟通过程会更加有自我觉知和反思,这样就有进步了。

我很喜欢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说的一句话,「让你陷入困境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正让你陷入困境的,是这个世界最终并非你所想像。」让我处事坦然很多。本以为完全理解此名言,直到看到这句话,「你感到不耐烦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期待我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原来沟通层面,也是这么个理。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我们所有烦恼的根源,不是来自别人,而是自己的预设。

此话出自《非暴力沟通》,书中提到很多在语言沟通中视而不见的认知偏差,让我有一种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通透感。

《非暴力沟通》一书,看上去是老生常谈的沟通技巧,其实这种被称为「爱的语言」的沟通方式,与功利的说服和影响力技能完全不同,非暴力沟通的基础是出于帮助别人的强烈愿望,能够使人加深联结、友好共处。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1984年创立了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成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是他的外祖母,即使自己再穷,她也会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别人。

在美国的大萧条时期,她让生活无以为继的裁缝一家四口与自己同住了三年。还曾救助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汉,让他在家住了七年之久。外祖母的大爱深深影响了卢森堡博士。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系毕业后,他去到60多个国家,帮助解决小到家庭琐事,大到种族争端等各类问题。直到2017年去世,致力于传播非暴力沟通技巧50余年。

「非暴力沟通」是指用不伤人的语言进行交流。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引导我们通过理解和运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一方面坦诚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投入地倾听他人,从而走出情感的局限、转换思维的方式,不再把自己禁锢在对自己和他人的不满中,成为一个热爱生活且平和的人。

在对话的时候,我们感觉被冒犯,而对方并无此意,问题出在哪里?在交流中,双方感觉聊的不是同一件事,问题又出在哪里?《非暴力沟通》一书通过解析多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为我们找到了失败沟通中的所有症结。

首先,观察并不是判断。

观察是指听到、看到的,不带任何判断的。

比如,「他长得丑」并不是观察,因为说美或丑属于评论。「他不吸引我」更靠近观察的结果。

为什么表述客观的观察结果如此重要?因为一旦说话者措辞夸张,并且,一般这样的夸张是带有指责的,那么对话的另一方就感受到了不客观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对话的进行。生活中常见的吵架,一般都是这样开头的,「你从来没有关心过我」,这样「一棍子打死」的评论,很难让人心平气和地沟通下去,于是对方来一句,「你总是说我不关心你」,又是一个言过其实的论断,可想而知,如果不改变态度,接下去两人不是骂战就是冷战。这就是为什么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其次,感受也不是判断,它来源于自身。

很多人,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因为成长于推崇情感不外露的文化背景下,并不善于直接表达感受。有人认为自己很会表达,但仔细想想,我们表达的到底是感受还是判断?

简单来说,感受可以分为好的和不好的,也就是当需要被满足和没有被满足时的两种状态。但这与判断是有本质区别的。「我觉得你不信任我」,并不是感受,而是对别人的判断。用「我很失落」来描述或许更合适。

然而,日常生活中,由于表达习惯、文化背景、面子和自尊心,当感受说出口的时候,就变成了「你让我很失望」这样的指责。其实,让我们失望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预设,也就是非暴力沟通中的第三个要素--需要。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两句话,负面情绪的来源,是现实与期待的差别,是「我原以为」,而非现实本身。

因此,与其说「你让我很失望」,不如用这样的句式沟通:观察(客观事实)+感受(主语是「我」)+需要(导致感受的内在原因)。

比如,母亲可以对没有做作业的孩子说,「你没有完成作业,我很失望,因为我希望你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也就是说,感受和需求的主语都是「我」,且两者属于因果关系。

最后,有话要直说。

当有诉求时,有人喜欢旁敲侧击让人去猜,有人会有意无意地用责备来表达,《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直接一点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响应。

但在有事直说之前,我们需要区分请求和命令。咋听上去好像两者的差别很明显,但在实际交流中,界限常常是模糊的。卢森堡博士指出,如何区分这两者,要看请求没有被满足后的态度。如果对方因此被指责,那么请求属于「命令」,反之,如果请求者平和地接受任何回应,佛系态度「好的、都行、没关系」,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请求」。

有事直说,其实是有事儿商量著来。

比如,想要伴侣留在家陪伴时,有这几种表达:「你今天晚上有事儿吗?」--旁敲侧击模式。「你总是不在家!」--指责模式。「你是不是愿意今晚陪我?如果今晚有事,明晚也行。」--这才是非暴力沟通模式。

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是互相影响的。当局限在对自己和别人的不满时,就会情绪失控、出口伤人。而当我们用心去体会,就能跳脱出负面情绪。因为我们通过一次次感同身受,会越来越明白每一个愤怒的、沮丧的、焦躁的人,只是个不知如何是好的求救者,他们被困住了,他们需要有人拉一把。同样的,当我们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也要好好倾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再用得体的、坦诚的语言去表达,久而久之,爱自己和爱别人就会在每次沟通时本能地流露出来。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推荐《非暴力沟通》,我会说:打破认知局限,用心感受、好好说话是个不错的开端。

自制《非暴力沟通》思维导图


我是Helen,不爱治愈系心灵鸡汤,爱煲实用系老鸭汤。

微信公众号:Helen小姐的精神世界

◆◇◆◇◆◇◆ 陪你看书、看剧、看世界 ◆◇◆◇◆◇◆


非暴力沟通提出人们在沟通时需要注意四种元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本质上做著马歇尔提倡的是,去理解说话人,语言背后的动机和心态。

比如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态度,如果一个母亲经常责备自己的儿子,对儿子说话的语气一直就是「你看看的房间,像猪窝一样,脏衣服乱扔,地也不扫,你能不能收拾收拾。」在一开始,母亲就提出了定论和批评,「像猪窝一样」,最后只是下达一个命令「你能不能收拾收拾」。我们可以想像,这话虽然是询问,但是态度绝对不会很温和。

再看马歇尔在书中采用正面例子「儿子,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在这里,母亲并没有以批评和评论的句式开头,她提出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看到……,我不太高兴……」,随后又提出了自己的需要和具体的请求「我看重整洁,你是否……」这就完整的表达出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在观察后平等地向另一个家庭成员提出自己的要求。

我们的沟通经常实在表达情绪,并非解决问题,所以会导致沟通中的暴力出现。马歇尔恰恰相反,他提出的方法,会让人在出口之前学会三思,这句话说出来我能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我的需求,并且让对方感受到我的感受?

非暴力沟通,是一本能让自己反思的书籍,许多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语言的背后包含了许多能伤害他人的东西。

以上内容均为瀚思心理旗下开火车的老湿机·顾老湿原创,转载请联系。

欢迎关注「开火车的老湿机」。


我最近也刚好读完了那本书。非暴力沟通的创始人马歇尔先生是卡罗杰斯的学生。而卡尔罗杰斯与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两位大师。所以非暴力沟通里面讲的 需要,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影响。但在非暴力沟通中,马歇尔先生讲的 需要 被称为后人版。他所说的需要并不分层次。而且马歇尔在创立非暴力沟通的时候,看了特别多我们东方的知识。所以里面所说的需要,更倾向于把它看成我们东方所说的,每时每刻境随心转,那个心的部分。

马歇尔先生在1960年代的时候发明非暴力沟通,直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提出非暴力沟通这个名字,但不能涵盖这门学问,而这门学问真正的名字叫 基于需要的意识,展开来说就是无论人们做还是不做某件事情,都是为了试图满足某个内在的需求,他告诉我们有一部分行为是可以看见的,而我们很多的内在需要是不可见的,也被我们称为潜意识或者新的部分,而非暴力沟通要做的是,我们时时刻刻去觉察,去意识到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什么是基于需要的意识呢?举个例子,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冰山,无论人们做还是不做某件事情,它都是为了试图满足某个内在的需要,而这个需要是看不见的,他在告诉我们行为的驱动是因为内在需要的驱动。简要的概括起来就是我们是否能不断的察觉到我们行为背后的需要,中国有个词说得比较好,叫明心见性(就是让我们时刻的意识到,感觉到我们思想以及行为的来源,感受生命的需要),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所以说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非暴力沟通就是一个不断的觉察,和持续的修炼。我们能够和大家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断的觉察自己,修炼自己,过一个明心见性的生活。


阿伦 甘地童年时在南非度过,作为有色人种,又生活在种族隔离的南非,挨打是经常的事。十岁那年,白人打了他,因为他太黑;接著,黑人又打了他,因为他太白。这种耻辱让阿伦悲愤地想报复社会。

他的祖父为了开导他,让他画一棵树,类似家族树,用来描述暴力的根源。每天晚上,祖父和阿伦一起分析一天的经历——所读、所看、所做。如果某个行为涉及到武力,就把它归到暴力之树「身体的暴力」一边;如果主要造成精神伤害,那就归到暴力之树的「隐蔽的暴力」那一边。

几个月后,阿伦的房间有一面墙上写满了各种「隐蔽的暴力」。与「身体的暴力」相比,它们的危害性不那么明显,但却更有害。归根结底,是「隐蔽的暴力」激怒了受害者,使他们作出暴力的反抗。以暴制暴,就是不断地给地狱之火添加燃料,这样怎么可能成功灭火?

你可能会说,这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为了生存,就要不择手段。请原谅,我无法同意你的看法。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是无情的,那也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它的无情。非暴力生活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感谢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只有改变了我们自己,才能改变世界。世界是我们的镜像,我们是怎么样的,世界就是怎么样的。

改变认知就可以改变结果。举个例子,拿番茄来说,番茄很早就引进欧洲了,但是当时的一个法国植物学家说番茄是有毒的,所以番茄一直是种植在花园里,当做观赏植物的。直到一个世纪后,新知识的出现,人们才开始食用番茄,今天,番茄是每一个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健康食品。然而番茄叶子确实是有毒的,法国植物学家的说法也没错,但是今天的人们依然热爱番茄。你看,感恩番茄果实的美味,而不是憎恨番茄叶子的有毒,让我们与番茄和睦相处。感谢世界带给我们的爱与赠与,而不是愤恨世界带给我们的伤害和苦难,这才是非暴力的核心。

阿伦的祖父就是圣雄甘地,「非暴力」的创始人,他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的手段,这是强者的武器。圣雄甘地运用这种武器,在印度独立运动中取得了极大的胜利,这鼓舞了其他国家的民主运动人士,如马丁 路德 金、曼德拉等人。

当然,现在是和平年代,暴力与战争仿佛离我们很远。可我们仍在生活中使用暴力,不是诉诸于武力的家庭暴力,而是语言上的冷暴力,几乎人人都在使用却不自知。对父母的问候不理不睬,是冷暴力;对可以配偶的过失唠叨指责,是冷暴力;对孩子的顽皮发怒责骂,是冷暴力;想一想,一天之中,自己对他人的批评多过感谢,不禁一身冷汗——原来,我的「隐蔽的暴力」之树也画满一堵墙了。

普通人,如何才能过上非暴力的生活呢?

马歇尔 卢森堡教授把圣雄甘地的非暴力理论,发扬光大到人类社会的日常沟通中,他发现了一种神奇而和平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他可以置身在敌视美国人的巴勒斯坦穆斯林中,发表演讲,并与他们友好沟通,最后受邀去他们家中参加丰盛的斋月晚餐。什么样的沟通,可以在瞬间化解仇恨?如果世仇可以轻易化解,那么还有什么是不可以沟通的?对于《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沟通法则,我有了强烈地想了解的欲望。

第一次接触《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在樊登读书会,听樊登讲书;第二次接触是在简书见面会上,一位简友带来了这本书;第三次是再一次听了樊登讲书,樊登说此书值得收藏购买;第四次是去图书馆借书,正巧遇见此书,便借回来读了两遍。然后便购买了此书,随学随用,当做了手边的沟通工具书。我一共读了三遍,听了两遍,反复读、反复听,深觉此书在沟通中的重要,需要不断学习、应用。如果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用非暴力沟通方法与家人、同事沟通,生活中哪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呢?

马歇尔 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 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他教会人们如何使用非暴力沟通,改善生活中的沟通问题,使人们和谐相处,同时也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非暴力沟通》主要讲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和两种沟通模式。四个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两种沟通模式一种是表达自己,另一种是倾听他人。而这两种沟通模式,也是完全要按照这四个要素来做。

所有的沟通都可以运用这四个要素、两种沟通模式进行谈话,当然这是很难做到的,需要不断地练习。因为和你对话的他人,不会配合你搞演练,他的言语中含著「隐蔽的暴力」,会不断地激怒你,刺激著你「以暴制暴」。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主导谈话,那么就会陷入沟通的死结中,双方越说越气,最终不欢而散。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1、观察:什么是我的观察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观察和评论有什么区别呢?我们通常在观察的时候,脱口而出的就是评论。卢森堡博士列了个表格来说明两者的区别,你可以对照下,自己是否能分清观察与评论的区别。

当人们听到的是评论,就会联想到批评,从而开始反驳你,沟通就此失败。所以,请客观观察,不要加任何主观的评价。

2、感受:我的感受如何

心理学家罗洛 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然而大多数人的感受就像军号声那样单调,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大多数人并不能分辨感受和想法的区别。

比如,「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这句话是想法,而不是感受,我对自己作出了评价。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这句话是感受。

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建议我们使用具体的辞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3、需要: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人类是群居动物,所以我们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会有4种表现: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批评往往暗含著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的尚未满足的需求。卢森堡博士教我们不要用批评来提出主张,而应该直接告诉他人自己的需求,这样我们才可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大多数人无法说出自己的需要,是因为在人生成长的三个阶段中受到了挫折。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4、请求: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知道了自己的需求,那么如何请求他人才能得到帮助呢?这里需要声明的是,非暴力沟通不是帮助我们改变他人,以获取我们的利益,而是帮助我们在诚实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看重彼此的感情,并兼顾双方的需要,我们所要表达的也只是请求而不是命令。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对于表达自己还是相对容易的,倾听他人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感同身受」是很难做到的,法国作家西蒙娜 薇依写道:「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非常困难。那简直是奇迹;那就是奇迹。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安慰一个痛苦的人是很难的,就像我们自己痛苦时,也找不到可以全身心倾听我们的人。有时候,你会发现被人安慰会让你变得更痛苦,因为没有人理解你的感受,了解你的需求。

想要做到倾听他人,首先要学会倾听自己,当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体会得更深刻时,我们慢慢能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卢森堡博士告诉我们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是真诚,无论是赞美还是表达愤怒,前提是我们想与对方建立真正的沟通,而不是利用对方。爱自己,才能爱他人。爱使我们发现彼此的真正需求,而不是分析和评判自己与他人有什么毛病。学会感谢他人,也接受他人的感谢。

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有著各种各样的缺点和毛病,在与人交往时,我们是笨拙的。然而我们也不需要学习各种沟通技巧,再好的技巧一旦缺乏了真实的情感在内,都将是苍白无力的。《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告诉我们的沟通要素,只是最简单的沟通规则。它不复杂,就像学习走路,先迈开左腿,再迈开右腿,你就能往前进;沟通也是如此,先观察事实,体会自己与他人的感受,再找到感受的根源:你与他人的需要,并提出你的请求。就是如此,再复杂的矛盾也能慢慢化解。

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巨大,人们的自身的情绪很容易失控,无端的愤怒也来自于轻狂的媒体——他们的攻击越恶毒,收入就越优厚。大部分人不必像卢森堡博士一样去解决宗教、种族等重大世界难题,但家庭、职业的矛盾和焦虑却无处不在。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买房买车、为了看病治疗、为了父母养老,更为了自己的职业前途、爱情婚姻。看看媒体的新闻,我们生活的时代简直糟透了。可是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如果世界是黑白的,那也是因为我们的眼中失去了色彩。世界的改变来自于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为了生活,人人都可以不择手段,那么所有人都不可能达成目的。

圣雄甘地有一次乘坐火车时,挤掉了一只鞋子,火车开动了,他立刻脱下另一只鞋,把它扔下火车。人们问他为什么扔鞋,他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得到一双鞋,而不是一只鞋。」

用一只鞋给他人带来温暖,而这温暖有一天也会沐浴你身。

后记:关于非暴力沟通的书籍,其实还有很多,虽然出发点不同、讲述的内容不同,但核心都是一样的。比如《不抱怨的世界》、《第3选择》等。我想这其中的精髓仍然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果然。


有一个男孩有著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当男孩一天天长大,终于有一天把钉子全部拔出来之后,他跑去告诉父亲。

父亲握著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恢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就像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读完这个故事你会认为这个男孩发脾气是一种暴力吗?我们一直认为只有打人、杀人,战争等才算是暴力,而这类事与我们无关。事实上,暴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甚至往往精神上的暴力比身体上的暴力更有害。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多年前的一句话可能影响你自卑至今,甚至可能让一个人抑郁至死。看看那些抑郁的明星的例子,我们无法忽略一个事实,语言暴力带给人的伤害是隐蔽的,更是难以估量的。因此转变我们的沟通方式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马歇尔·卢森堡,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获得地球村基金会办法的和平之桥奖。卢森堡早年师从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写出《非暴力沟通》一书,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实践之一。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呢?非暴力意味著让爱融入生活,让一切诸如尊重,理解,欣赏等人性的闪光点主导我们的生活,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沟通也就是表达和倾听的过程。非暴力沟通是出于对生命的爱,在表达与倾听中使人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到非暴力沟通模式包括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要素又贯穿于表达与倾听这两个过程中。

生活中大多数问题都是由于沟通不畅导致,小到情侣吵架,母子代沟,大到地区争端,战争冲突,同时大多数问题实际是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的。一起来看看这四个要素是如何贯穿这两个过程中的!

表达(给予)

观察。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然而让人的反应速度是在太快了,快到自己都反应不过来,不知不觉就对观察的事情进行了评论,然后我们把自己的主观的评论当做客观的观察。

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看看这两个例子:

感受。

正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既能促进亲情,也能改善工作。

你有多久没有对你的家人,亲人表达过爱意,甚至有的人从小到大都没有对家人明确地表达爱意。有的家长看的孩子乱穿马路会生气地打他,并说这是为了他好,换来的只是孩子的反感,其实向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恐惧、担心以及对孩子的爱,反而更有利于亲情关系的融洽。工作中,卢森堡博士曾用示弱让医生对决策的态度从1:17的反对转变为17:1的支持,有时候示弱也会产生积极影响,促进沟通。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感受吗?我们常常会混淆感受和判断。比如:我觉得我错了;我觉得我被误解了。这两种都是判断,并没有表达出感受,这两种判断带来的感受可能是焦急,担心,后悔等,这才是感受。

需要。

我们的需要总是隐藏在对别人的指责或攻击中。比如我们会说: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冷冰冰的?这种质疑其实隐藏著的需要可能是希望对方能关心自己,与自己建立起联系,甚至可能是一种爱的表达。然而含蓄的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需要,所以大多数人不会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理解和表达。

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提到,我们的成长会经历三个阶段:情感的奴隶,面目可憎,生活的主人。我更愿意称之为:功利主义,自我主义,他人主义。

功利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会根据别人的需要来做事,去迎合别人,满足别人的需要。在这一阶段,别人不开心,我们会不安,会觉得自己有必要做点什么,这个时候我们特别容易把亲近的人当作是负担。《无声告白》中的小女孩莉迪亚为了迎合母亲,太过压抑自我,最终自杀。她的母亲就是她最重的负担,最终活活把她压死了。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恐婚症。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结婚需要承担责任,当你认为自己有责任让身边的人开心时,你就会承认:我受不了丧失独立性,如果恋人过得不好,我会觉得是自己无能。如果这时你意识不到自己的感受,可能会指责恋人过于依赖,实际上你担心的是责任会夺去你的自由。

自我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以自我为中心。因为我们发现迎合别人过得太特么憋屈了,你的问题关我什么事!于是我们越发觉得过去的自己面目可憎,开始强调自己的感受。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少见,有的员工被老板骂得一气之下拍桌子走人;有的学生被父母师长训斥的一气之下动手打人...

他人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有完全的责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是由内散发的行为。因为我们知道,人与人是有联结的,损人并不利己,所以也不能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非暴力沟通就是处于这一阶段,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同时也关爱他人。

需要和感受往往是双生子。在你表达感受的同时,说出自己的需要就是对感受负责的表现。例如:你大声吵闹的时候我很生气,因为我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学习。如果没有后半句,你的感受产生的具体原因对方并不知道,可能会认为你就是讨厌大声说话的人。

明确的表达需要,有时会获得积极的反应。

请求。

很多人感到沮丧或者难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对别人有什么样的期待,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女人心,海底针。

我们的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做了一份胡萝卜,看见男朋友下班回家了,突然想起男朋友不爱吃萝卜,又想起自己知道他不爱吃什么,他却不知道自己不爱吃什么,又想到萝卜是他前女友喜欢吃的,然后心灰意冷地提出分手。可怜那男生还不知道什么事就被踢了。其实在这则故事中,女孩想到的所有事都指向一个请求——关心。她希望男朋友关心自己,但是她从来不说出来,这样别人怎么能明白呢?

在我们的沟通中,要明确提出请求,明确沟通的目的。一个女性朋友跟我抱怨男朋友不理解他,我寻思怎么可能?俩人正腻歪著呢!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女生每次跟男生抱怨的时候,男生总是提出一堆建议,解决办法。殊不知女孩要的是倾听,陪伴,可是你不说出来,他怎么能知道你的请求是什么呢?难怪都说女人心海底针。

如果没法确定对方是否明确你的请求,还需要请求对方的反馈。比如问一句:我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吗?因为很多情况下,对方很可能把请求和命令混淆。请求和命令的区别在于:是否会因为对方没满足你的请求而责备对方以及是否利用对方的内疚来满足请求。卢森堡博士认为,对方没有满足你的请求,如果你愿意去体会他们拒绝的原因,那么你提出的就是请求而不是命令,因为体会对方的需要和感受是一种尊重。

以上就是这四个要素在表达中的贯穿。但是,表达不仅仅只是普通的谈话,我们也会有其他的表达,例如愤怒,感激,痛苦等。

当你听到让你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往往会有四种选择: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引起愤怒包括外在刺激和内在原因,当你选择指责他人的时候,你就已经找到了外在刺激,也就是愤怒的原因,但是你忽视了最根本的原因——内在需要。而当你专注于自己的需要或者他人的需要时,也就是第三种或第四种选择,你的愤怒也就消失了 ,甚至可能会有点高兴,因为有的愤怒中藏著的是爱和关心。古人云:三思而后行。

所以不妨有意识地实践:察觉到自己愤怒时,什么都不要说,深呼吸几秒钟,静静体会自己,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在表达感激时,非暴力沟通也提出三个部分:对方做了什么,满足了我们的什么需要,我们的心情如何。

我们通常表达感激时常常说:谢谢。或者多加几个词:太谢谢你了。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有的时候被感谢的人一头雾水甚至误解,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让你这么感恩戴德,我们常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但是实践中你真的每次帮助别人都很快乐吗?至少我有的时候很困惑,需要仔细问一下我做了什么让你这么开心。因此非暴力沟通中给出了表达感激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倾听(接受)

观察。

正如表达中所提到的,我们总是混淆观察和评论。例如:看到大街上的美女,我问:你看到了什么?不同的人回答可就不太一样了,有的会说这是个美女,有的会说这是个白富美,有的会说这人很骄傲。

在倾听时,往往听到的是评论+感受。这时候我们不妨以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的方式反馈回去。我的一个朋友跟我抱怨:老板总是让她加班,烦死了!我问她:「你最近一周加班几次?」(她的观察)

「这周三次,上周四次,天天加班啊!」

「你觉得很生气是吗?是因为没有自由吗?」(感受+需要)

「对!她总是给我很多任务,我不得不加班!」

听到这里,我注意到了一个词「不得不」。其实没有「不得不」这一回事,所有的事都是可以选择的,因为我们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你为什么不拒绝加班呢?」

「怎么可能!他是老板啊,万一被炒了呢!」

「所以你加班是为了保住这份工作对吗?」

后来这段谈话进行了几分钟,她的怒气就已经消失了。在倾听中,我及时地给予了反馈,并体会到她的感受和需要,让她意识到自己才是掌握主动权的人。

感受。

在倾听中,越是能体会到他们的感受,就越容易产生共鸣。联合国前秘书长汉马斯克德曾经说:「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有很多人找人倾诉往往不是为了让你给出建议和解决方案,是希望你能感受到她的痛苦,让她觉得不那么孤单。

需要。

祥林嫂失去了儿子之后,每天都会跟别人讲她儿子丢了的故事,讲到最后所有人都厌恶她。其实她需要的不过是关心和体贴,需要有人能体会到她的痛苦,她不知道的是直接表达自己的痛苦和需要比这种讲故事更容易得到想要的。在倾听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妨提醒说话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请求。

「你需要我为你做什么?」在沟通中,当对方没有明确提出请求或者你体会不到他的需要,不如直接问出来。但是在这之前,我们要充分地倾听,因为在谈话刚开始时,很多人表达的只是感受的冰山一角,如果过早说到请求,也许会被看作是不耐烦听了或者说是敷衍。

同样,无论是在谈话中还是表达其他例如愤怒,责备,感激的情绪中,都要关注对方此时此刻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像表达中提到的,听到愤怒我们有四种选择: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有一次因为忙著弄减肥食谱,太过专注困到不行,到了11点倒头就睡了,也没管宿舍里人回来齐了没有(有两个人没回来)。结果舍友丽丽第二天早上质问我:你昨晚看见我们俩没回来不著急啊?就不知道打个电话问问!亏我陪你跑了那么多次社保局!

看著她认真生气的脸色,我竟然觉得有点开心,因为第一时间我就体会到了她的感受(失望)和需要(关心),她希望我为他们俩著急,这世界上你会为什么人著急呢,无非是亲人,朋友,爱人罢了。当你想到这一点的时候,你会因为对方的质问而愤怒吗?

类似,在别人表达感激时,人们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反应:自我膨胀和假谦虚。在我们的文化中一般是后者,我属于那种表面冷漠内心膨胀的(哈哈,写到这里自己忍不住笑),也有的人害怕被赞扬,因为怕别人最自己期望太高,自己会让对方失望。其实接受感激,帮助别人满足了哪些需要是一个值得铭记的事实,如果你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就能同时避免自我膨胀和假谦虚。

以色列前总理哥达·梅厄曾经责备她的一位内阁部长:「不要那么谦虚,因为你没有那么伟大。」在这里我想加一句:不要那么膨胀,因为你在很多人眼里无足轻重。

其实非暴力沟通不仅仅是运用在于他人的沟通,也能够运用在自己与自己沟通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倾听和表达自己的需要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的文化倾向于说出自己的需要是自私的表现,那有时候就很可能会导致内心的冲突和沮丧。不可避免地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面临一些难以抉择的事情,还有自责。

当我们面临难以抉择的事情,可以模拟两个或者更多人当下沟通的场景,将自己的为难之处互相交流,就像把所有的事情列在方格里进行对比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在模拟场景中,你能更加明确地体会到你的几个需要是什么,你认为哪个更加重要,这相对而言比方格更加感性一些。

类似地,当我们自责时,不妨模拟当下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沟通,看看过去的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现在的自己又需要什么,当你体会到自己不同时间的需要时,你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好自责的。例如:当你因为选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二自责当时没有好好查资料时,你的脑海有两个人在对话:

现在的自己:你为什么当时不好好查资料,选了这么差的一个大学!

过去的自己:你现在感到生气是因为这个大学不是你期望中的吗?

现在:对,我想选的是一个靠著海边的城市,你当时查资料时是随便选了一个吗?

过去:我当时选资料没有注重地理位置,因为当时考虑的是学术氛围。

通过这样对话你会意识到过去的需要以及现在的需要,甚至你会想到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并且知道自责无济于事,不如采取行动去满足自己的请求。

人们常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为了生存,我们必须不择手段。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我们的转变与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

非暴力沟通应用的实例:

我之前在大学里是自习室管理员,负责秩序等。平时清理占座的书也是我们的工作之一。

有一次,我去收书,一个女生占了两个座位。我过去收书,她说:同学一会就来。我说这里不能占座,然后我还是把她的书收走了,她很生气,从她的眼神中能看出来。然后她又把书拿回去,我也觉得很烦,我再次强调这里不能占座。

她说:这是我的东西。

潜台词就是愿意放哪就放哪,别人不能动。值班台已经没有座位了,我顺便坐在了她占的那个位置上,我落座以后,她的书还在中间,我就把她的书推回去,结果她赌气似的迅速推回来。我心里默念著「幼稚」,低头学习。事实上是学不进去的,接下来的5分钟,我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我开始体会自己的情绪,然后体会对方的需要,对方的情绪以及对方希望我怎么做。然后我写了纸条:

我:你同学还来吗?你现在还在生气吗?没有别的意思,不希望因为这点小事影响学习心情。

她:不来了。她在她上课的教室里继续自习,你坐这儿吧。

我:嗯,看起来你还在生气,如果是因为我态度不好的话,对不起呀,因为每次收书都不太愉快。如果是因为我不允许你占座的话,那也该说声对不起,你一定是对朋友有承诺,给她留一个位子。只是我们职责所在,希望每个人都能来自习室有位子可坐。 如果她还要来的话让她坐在这里吧,我想你们一起学习心情会好点,动力也会大些。

写完这张纸条我就回了值班台,这个时候值班台已经空出来了。我坐在那里学习,过了没多久,那个女生走过来把纸条递给我,她的眼神中带著笑意。

伸开纸条。她回复:谢谢,我不知道你是管理员。我是第一次来这里上自习,以后不占座了,我同学在五楼上课,她想下了课过来的,所以我占位了,不好意思。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一股莫名的感动涌上来了,《非暴力沟通》带给我的震撼和启示让我对人性充满了信心,对生活也更加积极啦!


说到暴力沟通,我们想到的总是这样的词语:蠢货、笨蛋,你真没用,因为太伤人我们总是避免说到它。但是即使是这样,沟通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变得比较简单,我们总是在懊恼和别人沟通为什么总是达不到效果,反而让彼此都失望、生气,甚者关系出现裂痕? 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觉察到在沟通中我们使用了隐藏的「暴力」,在不知不觉中伤了人,让别人产生了抵触心理。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讲述了人的语言中隐藏的「暴力」因素:嘲讽、说教、贴标签、指责甚至感激,作者讲述了这些隐藏的暴力语言对人的伤害,解决了我们为什么说这么多沟通依然无效的困惑,由此产生了一种非暴力沟通的谈话模式,让我们在相互理解尊重的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与他人与自己和谐的关系。

本书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国际非暴力沟通的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今天我们就跟著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学习察觉隐藏的暴力语言以及如何非暴力沟通。

第一:直接讲出需要而非批评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妻子批评晚归的丈夫自私,没有把家放在心上,父母对著看电视的孩子大吼,只顾著玩不做作业。批评的结果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局面更糟糕 ,夫妻双方不欢而散,赌气冷暴力,亲子关系紧张,孩子更加不喜欢学习,那如何将非暴力沟通原则运用在批评上,让别人喜欢上你的批评呢? 批评常常暗含著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妻子希望丈夫早早回家,她渴望丈夫的陪伴,父母则希望孩子早点完成作业不要熬夜,看中的是孩子的健康。 你说的话要好用,更要好听 只是我们习惯了用批评替代需要,而他人听到批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其实很简单:大胆说出自己的具体需要。

我们来试试用需要代替批评,妻子应该如何表达对晚归的丈夫的不满呢? 妻子看到丈夫回家晚了,可以这样说:亲爱的这一周你都有五天没有回家吃晚饭了(说具体的事实)我感到很孤独(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因为我想要你的陪伴(说出自己的需要),你能一周调出1-2天的时间陪我吃晚饭吗?(具体的要求),怎么样?如果你是那个晚归的丈夫听到这里有没有感到一点点的感动,从而做一些改变呢? 一味的批评指责,别人很难知道我们真正的需要到底是什么。用需要代替批评,直接说出需要,要求越具体,对方越知道怎么做。

第二:倾听比安慰重要 倾听中我们也经常有隐藏的小「暴力」。 当别人告诉我们考试失利的时候,我们常常说没事,这次没考好下次再努力就好了或者说这点小挫折算什么,你也太不抗事了,然后对方就不再说话了,默默走开了,我们还很委屈明明是安慰别人,别人还不领情。 我们的安慰对于对方来说只是封闭了他表达情绪的出口,他想要的只是把话说出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痛苦,人们常说哭出来就好了,用在这里就是说出来就好了。 当对方充分表达完自己的情绪后,我们要做的就是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给予对方关注和积极的反馈。我们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很伤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因为你一整个暑假都在准备考试,你很看重这个考试(了解对方的需要),没关系还有下次机会,我们再努力。这样即使你给对方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因为你的倾听,对方也能体会到你的理解和接纳,他的情绪也得到了舒缓,这是最重要的。

做一个会好好说话的人 当我们倾听对方说话的时候,先别忙著安慰,只要全身心的倾听,静静站在那等著他把话说完就好了。

第三:沟通四步法,让你的愤怒也有价值 人处在愤怒的时候,行为往往很过激,打骂、摔东西、甚至出现不可挽回的错误比如失手伤人,我们也常常被教育「不要生气」「愤怒伤身,解决不了问题」之类的,可是就如批评一样,愤怒也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渴望没有被满足,所以不能一味的压抑愤怒,我们可以利用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合理表达愤怒,让我们的愤怒有价值。

非暴力沟通原则表达愤怒有四步: 首先,停下来,除了呼气什么都不做。我们避免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静静的体会自己的感受。如果还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试著离开让你生气的环境,比如去另一个房间。

其次,我们要想一想是什么想法让我们生气了,体会一下自己的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最后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体会一下表达愤怒的沟通四步法。 因为下属的失误导致公司的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失败了,你很愤怒,你甚至都有解雇他的想法,可是你知道解雇他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你要做的是,先冷静下来,深呼吸,感受自己的愤怒和痛苦,你在想是什么让你这么生气?你发现你很看重这一个单子,如果单子能下来,你团队的销售业绩就会翻三番,团队年终奖就会增加三倍。 你渐渐的明白项目的失败、你的愤怒不是因为你员工的失误,而是你销售业绩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你在表达你的需求的时候最好倾听一下那位「失误」员工怎么说,一旦我们用心倾听他们并表达我们的理解,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一般也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他也会明白你看中的销售业绩是想为团队员工谋求更多的福利,那么以后对待工作他也就会更加上心。

愤怒不是目的,让愤怒更有价值、能解决问题才是目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非暴力沟通》的重点,运用非暴力沟通合理的表达批评和愤怒,让负面情绪发挥正面价值,注意我们言语中隐藏的暴力语言,倾听别人的时候不急著安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相互理解尊重的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与他人与自己和谐的关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