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基层标准化服务实效

一是优化服务流程,家医签约服务扩面提质。成立165支“3+X”家医签约服务团队,以老年人、慢性病等九类人群为重点,确定基础签约服务包和个性签约服务包,编制工作手册、技术指导规范,建立家庭医生工作站。创新优化“2+4+3”服务流程,即实施机构内服务与入户服务两种签约服务模式,机构内采取“四阶段”一对一服务流程,入户实施医生团队三项综合服务, 24小时为居民提供电话咨询、预约转诊等服务,目前我区家医签约服务33万余人,卫健局在全市工作会议上做了家医签约服务经验交流,并在敦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召开了现场观摩会。

二是创新服务载体,实施健康惠民服务工程。在全市率先实施“四进双建双百”健康惠民服务工程,并列入区政府实事,开展健康小屋、健康教育、义诊服务、签约服务进街道、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活动。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和建设健康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举办义诊服务300场、健康教育200堂,针对特困与低保居民、残疾人、慢病大病患者等有需要的人群,发放健康惠民服务卡1万张,健康惠民工程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

三是丰富服务内容,免费自助服务便民利民。建立自助体检服务平台,在街道社区、公共场所、基层医疗机构内,建设了健康小屋53处,每间健康小屋均配备隧道式血压计、人体成分分析仪等多种仪器,免费提供自主检测一体化服务10余项。居民无需排队,刷身份证后几分钟便能完成自助体检,并将体检数据即时传送至群众签约的基层医疗机构,强化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效。目前,自助检测3万余人次,受到了群众好评。

供稿 │ 市北区卫生健康局办公室

编辑 │ 市北区卫生健康局宣传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