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宏觀經濟

1、海通證券姜超:本輪政策主要是大力減稅降費,而並沒有重走大水漫灌老路,未來消費將取代投資成爲穩增長主力,而CPI表現也將好於PPI,同時企業利潤增速有望領先於經濟提前見底,而股市也將取代房市成爲居民財富增值的主角。


2、中辦、國辦:完善政府採購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採取預算預留、消除門檻、評審優惠等手段,落實政府採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政策。在市場準入、軍民融合發展等方面打造公平競爭環境。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產業領域優質企業融資。


3、廣發證券:今年初財政“加力提效”,一二線地產銷售回暖,工業品價格較爲堅挺預示PPI即將企穩,這都有助於市場階段性修正原先較爲悲觀的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預計A股剔除金融盈利增速大概率在二季度見底。二季度市場可能出現對實體經濟的看法從“轉向邊際樂觀”到“發現改善持續性不強”的過程。


4、一財:“保險通”,很有可能成爲繼深港通、滬港通、債券通之後另一個內地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突破口。一位接近中央決策層的核心人士表示,金融幾大塊裏面保險相對來說安全係數較高,已經有人提出“保險通”,要落地必須在金融風險有效防控的情況下,再往前推進。


5、新華社:中國首張外資增值電信業務牌照、首家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隨着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近幾個月來,歐洲企業加大在華投資力度,在中國多個行業創下“第一”,爲中歐關係全面深化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2

財經大事

時間

國家

事件

22:00

美國

美聯儲理事會舉行公開會議,討論“經濟增長、監管放鬆與消費者保護法案”執行部分的擬議規則。


3

經濟數據

時間

指標名稱

前值

預測值

14:00

德國2月未季調貿易帳(億歐元)

145

160

14:00

德國2月季調後經常帳(億歐元)

183

190

14:30

法國3月BOF商業信心指數

101

101

16:30

歐元區4月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

-2.2

-2.1

22:00

美國2月工廠訂單月率

0.1%

-0.5%


4

市場數據

1、央行公開市場“停擺”13天!等着憋大招?

4月8日,央行公開市場不開展逆回購操作,爲連續第13日暫停逆回購操作。在連續多日未投放流動性的同時,市場對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討論再度升溫,但央行很快便辟謠了“降準”消息。有關貨幣政策方向的風吹草動一直備受關注,此前也出現過降準謠言,但此次央行對此超乎尋常的強勢舉動還是較爲罕見的。闢謠之後,市場仍對降準存有預期,多位機構和專家看來,支持降準的理由十分充分,4月中下旬仍可能降準。(中新)


2、國泰君安:中國貨幣政策仍維持整體寬鬆 4月份降準的概率變得很低

國泰君安債券分析師覃漢報告稱,未來1-2周是重要的貨幣政策觀察期,若資金面維持寬鬆,考慮期限利差已提供較大安全邊際,建議擇機增加長端利率債倉位。目前市場上對4月份是否降準存在爭議,考慮到央行此前的闢謠,爲避免導致市場預期混亂,4月份降準的概率變得很低。(新浪)


3、亞太市場多數上漲 業內預計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得到改善

 亞太股市4月8日多數上漲。“全球貿易爭端的影響正在消退,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得到改善,各國貨幣和財政政策也會更加利好市場發展。”安保資本投資公司投資策略主管奧利華(Shane Oliver)預計,整體來說,今年股票市場將獲得良好收益。澳大利亞國民銀行高級經濟學家戴維·德加里也斯在一份簡報中表示,“儘管還在等待‘交易’,但市場情緒已經非常積極。”(上證報)


4、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推出儲蓄國債“隨到隨買”試點

爲貫徹落實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4月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推出儲蓄國債“隨到隨買”試點,將儲蓄國債發行時間由原來的10天延長至全月。個人投資者可在4月全月,通過40家儲蓄國債承銷團成員共計約13萬個營業網點,以及27家儲蓄國債承銷團成員的網上銀行購買儲蓄國債,有利於提高個人投資者購買儲蓄國債便利性。本次發行的儲蓄國債均爲固定期限、固定利率品種,按年付息,到期一次還本。4月發行以來,銷售平穩,百姓隨到隨買,高效便捷,購買體驗明顯提升。


5、貴州茅臺一季度業績超預期 摩根士丹利、大和上調目標價

貴州茅臺稱,經初步覈算,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約30%,營收同比增長約20%。摩根士丹利將茅臺目標價由890元人民幣上調11%至990元,渠道和零售需求強勁,經銷商開始預計2020年開啓提價;對茅臺評級爲增持。大和資本市場分析師Anson Chan等人在5日報告中表示,貴州茅臺一季度初步經營數據超預期,2019-2020年每股收益預測上調12%-13%,將目標價由735元上調至941元,該股潛在上漲空間9%。






【免責聲明】此處所提供的信息和評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被視爲要約或招攬投資,不應被解釋爲投資建議。所提供的信息在信息產生當日被認爲是準確的。損失可能超過存款。 
【風險警告】點差交易和差價合約交易產生的風險較高,損失可能超過初始存款。此類產品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請確保您瞭解所有交易風險。詳情請見完整的風險警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