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8-早餐6  

本文是在看了「新闻挖哇哇」怎样吃才健康之早餐的迷思?  ,再加上我个人的经验,特别整理重点,给大家参考。

这集主要邀请二位医师谈论用减餐、规律节食/禁食的方法来维持健康和减重不复胖,他们都有成千上万个的成功个案,在医生指导下成功减重,或是糖尿病完全恢复正常不需再依赖药物。由于他们所主张的和正统饮食观念差很大,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太偏激,不过我觉得有些论点还是蛮值得参考的。

要注意的是二位医师的方法不适合发育中幼儿青少年和重症患者,有慢性病的要请教医生适不适合,一般习惯三餐吃很饱的人也要用渐进的方式来改变比较恰当。

我自己也维持了近五年,一天大多数吃2餐,偶尔一天只吃一餐。但这不是什么苦行僧戒律,和家人朋友聚餐时,有口福也是可以尽情享用的。我本身偏瘦,但少吃的习惯并没有让我变更瘦,这五年大至上体重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健康方面也算ok,证明“少吃一点维持健康”不论胖瘦都适合。




//////////   以下是节目内容重点笔记  /////////

 

早餐要怎么吃才健康?


日本鹤见隆史医师在《早上断食》书中提到「早上断食,九成的疾病都会消失。」「以生理时钟来说,早上是排毒时间,这个时间吃会影响排毒,同时打乱了代谢节奏和酵素平衡。昨晚吃的食物还没消化完,又再吃早餐,所以就没有办法好好消化,同时又摄取了多余的营养,形成肥胖的主因,且造成宿便。

 //////////////////////////////////////////////////

郭育祥医师【专门医治自律神经失调症】

以十年亲身经验主张“早餐不要吃,早餐吃了会生病”

自律神经失调症大多是身体没有明显器官病变,做过很多检查找不出病因,但会有例如:胸痛、胸闷、心悸、肠躁症、晕眩、耳鸣、失眠、记忆力变差…等不舒服的情形,往往是自律神经调节出了问题。

自律神经有二种:正常的自律神经运作能让我们可应付外在和体内皆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
交感神经→应付危急 (兴奋、心跳加快、肌肉紧张、血压增加)
副交感神经→修复细胞、补充能量(放松状态)
自律神经的调节可控制肌肉和脂肪的比例,例如台湾气温不需太多脂肪来御寒,身体自然就会调节脂肪的储存。

以多年临床发现很多人这个机制被破坏,造成身体不舒服,其中特别是肥胖者通常会伴随著睡不好觉、饮食作息无法用自己的意愿来好好控制。例如生理期这几天不断挣扎想吃甜食,最后还是忍不住吃了,但吃了后又很后悔。如此长期反复挣扎后悔,也影响自律神经的调节。这些人大多很积极在减重,但经常瘦下来过不了多久又再变胖。

吃太过丰富的早餐就像是 「房子著火了,还提一桶油淋上去」
夜晚熟睡时身体会启动修复功能,分泌生长激素、瘦体素使肌肉成长,确保不会因为饿而醒来。
起床的那一刻是血糖最高的时候,身体已做好准备开工,这时候吃早餐会让血糖更高,造成脂肪过多囤积在腹部。

台湾很多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晚餐不敢吃,早餐吃很饱,反而让他们的血糖更高。(测血糖都是在早上空腹时测,因为那是一天中最高的血糖值)

英国某医师本身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书中提到「经长期纪录发现吃早餐会让血糖问题难以控制」。
因为起床时血糖已足够,所以不吃早餐不会让人没精神。以运动员为例,他们在出赛前决不会饱餐一顿后上场,就是这个道理。

郭医师已十年不吃早餐,体重从93kg瘦了 22kg,目前70kg。已协助2万八千多名有肥胖问题的病患,用「不吃早餐」的方法成功减重。

不吃早餐的好处:
1.糖尿病、三高问题者血糖较好控制。
2.腹部肥胖的人,减掉早餐使一天总热量摄取量减少,有助体重控制。
3.早餐吃得好、晚餐吃清淡,是本末倒置的作法,应该晚餐吃好一点,有助身体消化吸收获取修复身体所需的营养,让自律神经运作和睡眠品质都能更好。过去古早的年代人们因为热量摄取大多不足,所以早餐吃饱一点,算是一种能保存脂肪的方法。现代人大多营养过剩,所以是不适合吃早餐的。

不吃早餐是适合有体重过重、肥胖、易胖、血糖问题的人。但如果是幼儿、青少年除外,发育中的一定要吃早餐。孕妇、过瘦的人也是应该吃早餐。

★晚餐最好不要太早吃要在睡觉前吃,吃饱时副交感神经开始作用,就会好睡。晚餐要最丰富,这是我们最有时间能好好享受用餐,让我们的副交感神经除了睡眠以外,还有饱餐一顿、和家人共餐情感交流的时候都能发挥作用。
过去很多有睡眠障碍的病人实际情形,晚餐固定六点吃,11点睡觉,半夜醒过来去洗个澡精神又来了,要继续睡又很困难,这时肚子也饿了就吃宵夜,就造成肥胖。

///////////////////////////////////

刘乂鸣医师【营养医学】



亲身实践四年「间歇性禁食」  “ 一周只吃七餐”

周一三五(早餐.一餐/日,上午运动消耗进食的热量)周二四(禁食)周六日(二餐/日)
★适合易胖体质、肥胖、有慢性病、代谢问题的人“有计划且持续”实行
★禁食表示0卡,只要1卡就算吃一餐,任何固体的都不行。可以喝水、喝茶、咖啡(不加糖奶)

之前减肥方法是每天吃三种水果打成冰沙,一周吃七餐,半年体重从105kg降22kg,再半年再瘦9kg,降到71kg,之后不再复胖。很多方法都可以减重,但依统计只有0.5%可以维持不复胖。
减重是一时的事,但减体脂肪是一辈子的事。
用一周只吃七餐的方法可以维持低的体脂肪,48岁的刘医师目前的体脂肪是12%(等同于年轻人的体脂肪比例),一般男性约23-25%,体格很好的球员约7-8%。过去他的体脂肪曾是35%。
减重有8成和饮食有关联度,运动只占2成。

父亲哥哥都有糖尿病,使他开始决定「渐进式减餐」,只要长期每周少于21餐,规律渐进式规划进行,体重就会慢慢降下来。刘医师用这个方法帮助亲友病人,没失败过,如有持续做,体重都减下来了。

刘医师一句话形容一周七餐的感受:「会晕(但)不会倒,会饿(但)不会死」

血糖正常是70-100,一周七餐的人血糖约70左右算是偏低会稍有晕的感觉,但还在正常低标之上。血糖值60会冒汗,40会休克,20会死亡。只要没有冒汗就表示还在正常值内,不必担心。

「你不吃,不代表你的身体没有在吃」,不吃的重点就是要维持身体在燃烧脂肪的状态,不吃的时候,身体就会开始吃最好的,就是体内的脂肪。

脂肪堆积就是慢性病,烧脂就是往解除慢性病的方向走。

刘医师提倡「饥饿管理」的方法。三餐都吃的人叫做“排斥饥饿”,开始接受少量进食的叫做“忍受饥饿”,练到他这种阶段的会“享受肌饿”。

「饥饿治百病」。古罗马人意外发现用饥饿的方法可治疗癫痫的病人,关三天不吃东西,病就好了。原理是饥饿能启动身体修复治愈的机能。这些都有理论基础的,实验:A老鼠三餐喂到饱,B老鼠只喂一餐且限量,B老鼠的夀命是A老鼠的1.5倍。越饥饿越长夀、免疫力越好、头脑越清楚、胃肠会越健康。

胃肠怕负担,前一天晚餐都没消化完又吃早餐,肠胃一直没有空过,就会有慢性病。一定要让肠道是空的,清空越空越健康。

动物会在饥饿时头脑最清楚、思考最缜密,老虎狮子都是在最饥饿时猎捕食物,那时都是最有力、思考最清晰、有效率,甚至是可以跑最快的时候。

很多人都认为人活著是要靠能量来表现,其实不是、不一定,饥饿会扣一个扳机,叫做「生存模式」,他如果没有捕到猎物,他会饿死。所以这个生存模式会激发出肾上腺素(维持长夀健康所需,“狗急跳墙”会分泌的激素),让身体动能表现到最高。

饥饿是很舒服的,要享受饥饿。对有练过饥饿感的人来说,空腹去睡觉是最舒服的,是非常健康的作法。

★有糖尿病的人,需有医师诊治指导,不宜自行断药,冒然采用饥饿方法。
刘医师过去曾诊治糖尿病病患,采用「运动、饮食控制、营养配方、无药」,有5000多个糖尿病病人包括打胰岛素的、吃药很重的,最后糖化血色素、发炎指数都正常,成功恢复健康。

////////////////////////////

营养师─刘怡里

早期正统营养学主张「三正餐-早餐、中餐、晚餐」,现代人因作息差异,所以营养师也会以个人的作息来做不同的建议。早餐的定义是是起床后的第一餐。

自己本身一天吃五餐:早餐(8:00)、早点(水果 10:00)、午餐、午点(水果 15:30)、晚餐
如前一天晚餐吃太多,隔天会吃清淡一些,减少一日总热量摄取。算法单就昨天晚餐多出来的部份来扣掉减少。

晚餐是指一天的最后一餐,建议吃完至少间隔2-3个小时消化完毕后再睡觉,否则容易有胃食道逆流、甚至严重胃溃疡的情况发生。

饮食习惯要适合个人的生活作息步调,现代的营养学强调个人化设计,二位医师的主张的饮食方法都必需是在规律且有毅力之下持续进行进而习惯适应,但不见得所有人都能有坚定意志力来实行这样的方法。在评估各种养生保健或减重的方法时,最重要是要确定这样的饮食型态适不适合你的生活习性。

//////////////////////////////

护理师─谭敦慈

建议以一天营养热量总摄取量来看,不一定要局限三餐各该吃多少,用餐的时间也可因个人作息习惯而异,只要能均衡补充每日该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质即可。如白天吃不多,也可晚餐时补足。

///////////////////////////////////////////////////////////

百货公关-刘嘉蕙 分享平日健康饮食方法

平日很注重家人营养均衡且丰盛的221早餐(蛋白质2、蔬果2、淀粉1),2至5种蔬果,选择当季比较轻巧的水果,如奇异果、香蕉,比较好控制营养比例量。食材新鲜当日吃完,不留剩菜。不吃精制食品,都吃原形食物。6年来全家人都没有生病的纪录,胆固醇、血糖皆控制在非常健康的状态。

早餐很重要,透过饮食可使神经传导让脑部启动苏醒。特别是学龄儿童早餐如能均衡营养,德智体群美皆能发育的很好。

  郭医师补充    糖尿病和三高病人不适合早上吃太多水果,水果含果糖,吃了血糖会瞬间升高,甚至比吃淀粉类的更高。

 

//////////////////////////////////////////

相关阅读

衡山诊所治疗案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失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