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中国拥有几十亿的人口,56个民族,并且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方言,不同的地区有各自的习俗,曾经在中国沿海地区有一些居民长期生活在水上,他们的家就是船只,这个民族很多人一生都没有上岸,他们并不是少数民族,而属于汉族。这个民族叫疍家人,他们曾经在古代的时候被岸上的居民称为渔户,他们没有户籍,也不能参加科举,理论上说他们是不属于中原王朝管辖的。

  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受陆地居民的歧视,他们的孩子甚至不能上岸学习,而且成年后的疍家人不可以和陆地居民结婚,迫于无奈他们被终身不允许上岸,这种生活方式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他们长期在海中生活,只有有需求的时候会上岸采购,准备生活需要的东西。一直到民国时期,疍家人还在沿海地区普遍存在,并且数量还不少。

  根据统计在福州一带疍家人的居民达到十万有余,因为他们没有户籍,所以只是进行了粗略的计算,这只是在福州,全国范围内的疍家居民应该有几十万。我们都知道商人的地位在历史上比较低,他们虽然有户籍但是不允许参加科举的,不过在北宋之前除一般的百姓和贵族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这些户籍也不被允许参加科举,就是丐户、疍户等。不过在清朝年间,雍正进行了改革,将丐户和疍户进行的除籍,让他们拥有和平民一样的待遇,但是那种封建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他们依旧被歧视,疍户一直到民国时期还存在。

  疍家人分布很广,在整个东部沿海地区都有疍家人的出没,他们的语言大部分都是讲的粤语,不过也有一些其他的方言,整个海域内的疍家人都是相通的,他们虽然不再陆地生活,但是他们是属于汉族的。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差点将这个特殊民族归纳为第57个民族,之后在进行了调查之后才知道这个民族的由来,给他们置办了户籍,都属于汉族。

  因为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当初的那种歧视观念也不存在了,疍家人陆续上岸,他们生活在沿海地区,依旧以捕鱼为生,如今的疍家人从事渔业和海上运输,虽然不是以海为家,但是他们的生活依旧和水有密切的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