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充满希望的六月,有一份重要的选择摆在我们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上大学后才追悔莫及,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选错专业。如果上天能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会对高考那年的我自己说:对不起,你打我吧」——同济大学学长说。

「同意楼上观点」——西南交通大学学长

「同意+1」——西安交通大学学长

……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组团来虐我的,

惩罚我当初选错专业…

直到后来,我发现,目标不只是我。

还有你们!

对,屏幕前的考生和家长们!

「我那年查到高考成绩,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第一件事!当我拿到同济大学录取通知书,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第二件事!我妈那个时候美的呀,到处炫耀。」

大学是好大学,专业是好专业,但是到我这儿却出现问题了…我一直想学的是和空中交通有关的,所以在专业定位上,锁定的是『交通工程』,高考时候啥也不懂,两眼一抹黑,志愿就填完了,上大学之后才发现,同济大学的交通工程专业主要是研究陆上交通的,一心一意要研究天上的我,现在只能煎熬著在陆上…我一直是报喜不报忧的性格,我到现在都没敢跟我爸妈说,得过且过的挣扎著,不愿意学,又得强迫自己学,在挂科边缘晃荡,也不知道毕业后可怎么办……」

未小来科普时间:

同济大学的交通工程专业主要是研究陆上交通;

上海海洋大学的交通工程专业主要是研究海上交通;

中国民航大学的交通工程专业主要是研究空中交通。

同样是交通工程,就分了海、陆、空三个方向,这三个领域的差别不是一般的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生活是大不相同的。

科普完,

我躲在小角落去哭了,

对于选错专业我深有体会啊,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选专业脑子进的水啊…

「同是天涯沦落人,我现在在西南交通大学我吧~一直想成为郑和那样的首屈一指的航海家!哎…现实啪啪打脸啊…我怎么会知道我们学校交通运输专业侧重于轨道交通。报专业那时候我不懂啊,我爸妈更不懂,谁能想到同样都叫『交通运输专业』,差距这也忒大了,大到我这辈子的工作都变了,事业也变了…没有勇气重新选择,感觉一切都是一错再错。」

各位伤心的学长们,允许我再出现,科普一下:

在不同的院校办学侧重点不同。

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侧重于轨道交通;

大连海事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侧向于航海技术;

中国民航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侧向于空中交通管制。

注:交通运输专业在这三所大学中,学习课程和技能操作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未来培养的人才也在不同领域。

后悔、苦闷、颓废,

是我们选错专业人的惨痛感受,

屏幕前的家长和考生们,

今年高考,一定要火眼金睛选专业啊!

不然,孩子大学四年,在不喜欢的专业学习,

每天就像被念了「紧箍咒」一样…

没有动力去学习,

也不知道怎么把专业放进自己的职业规划里。

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院校,特别是在有行业背景的院校,有截然不同的研究领域。以下面高校为例(具体以当年院校公布信息为准),某个院校的某个专业都有哪些特点呢?如何辨别同名专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更多的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侧重矿山安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侧重建筑施工安全;

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的是机场航空安全;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的是轨道交通安全。

注:中国矿业大学面向资源开发培养人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面向土木建筑行业培养人才;中国民航大学面向机场培养人才;西南交通大学面向铁路运输行业培养人才。

☆ 电子工程专业

在不同院校其专业属性不一样,毕业授予的学位也不一样。以下面高校为例:(具体以当年院校公布信息为准)

复旦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属于理科类,毕业后被授予的是理学学士;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属于工科类,毕业后被授予的是工学学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侧重于气象领域的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

注:同样一个本科生,读复旦后拿到的文凭是理学士;读了交大,毕业后被授予的则是工学士;南信具有「气象信息技术」博士点,研究的是气象设备,本科授予的也是工学学士。

怎么觉得,这填志愿,

比高考答题还难!

就像大家说的,「越往前沿学,天分和兴趣占得比例就越大」,强迫自己去学习不喜欢的东西,很多时间没有那种得心应手的状态,只能硬著头皮一步一步走。

但是承认吧!越早考虑全面了,何苦有后期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同名专业戳到我伤心处…」

大家不赶时间吧~如果有著急的事,也必须看完了这篇文章再解决!

以下内容,是老编为大家总结的大招

· 同名专业鉴别指南 ·

具体可以看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专业的开设时间:

专业的开设时间可以看出该专业是否有著悠久的历史还是新开设的专业。如果这个专业对开设历史的介绍一笔带过,说明该专业开设时间较短,还处于培育期。

专业的课程设置:

如有的专业介绍中会体现全英语(课程)专业课程开设情况,有的专业会写明开设拓展专业知识的专业选修课程数量和种类,这能反映出该专业的师资力量是否强大。

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反映的是侧重点不同,比如是宽口径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学校之间细微的差别而为学生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专业在高校地位: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国家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等都是判断该专业地位的标尺,可见该专业在该院校被重视的程度。

专业的就业方向:

因研究领域不同,培养方向不同,毕业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及就业领域也大相径庭。如果对专业还存有疑问,也可以进一步咨询学院招生老师。切不可仅凭印象瞎报志愿。

那些蠢蠢欲动想寻找刺激

的考生和家长请注意!

请立刻打消那样的想法,

选错专业的经历,

还是不要尝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