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可能会这样想「脚」不就只是一块肥肥厚厚的东西支撑著身体吗?足踝外科医师朱家宏出版《自己的脚痛自己救》书中提到,其实不然,当脚底的力量不足,就得运用到腿部、甚至是腰部的肌肉加以支撑身体,因此你的「腰酸背痛」,问题可能是出在脚底。

现代⼈久坐⼜不常运动,易造成⾜部不够强壮,当双脚⽀撑⼒不⾜,即会开始依赖膝关节、髋关节,⾏走时可能脚底、膝盖、小腿出现疼痛感,或导致腰酸背痛、走路就会痛。

脚底需要受到适度的刺激与锻炼,当运动量太少、走路不够多时,很可能导致⾜部无⼒,严重时 甚⾄导致⾜⼸塌陷,也就是脚底原本应该有的弧度消失了,成为扁平⾜。 临床上也有些⾜部无⼒的案例,是源⾃患者走路姿势不正确,例如走路时脚尖⽅向 呈严重「内⼋」状态,走路时运⽤到错误肌群,而原本应该⽤⼒的脚底肌⾁,反而因为没有派上 ⽤场而渐渐退化。

「多走路」才能治脚痛!医师呼吁:多休息反而会退化

当脚骨折受伤时,以往骨科的旧观念往往是将受伤的脚打上石膏后,就叮嘱不要动、要休息、避免活动,几个月后,脚的外观好了,治疗也就跟著结束。但功能是否能恢复呢?许多病人因为骨折或变形接受复位固定或重建手术,有几周到几个月不能踏地,等到要踩地时,往往会有异常的疼痛及肿胀感,患者问多久才会恢复?朱家宏表示,「唯有多走路才会恢复,脚是活的,不是机器换了零件就会好。」

朱家宏建议,现在随著科技的进步,在医疗上希望达到更积极的使命与意义,不再只著重于外观上的复原,同时希望照顾到功能性的复健,所以在创伤骨科的新观念带动下,一旦骨折,除了进行良好的固定复位之外,还必须让脚及早活动,以避免功能弱化。因为「脚」是神经、肌肉回馈非常频繁的地方,必须时时刺激才不会让它的功能退化或变得迟钝,所以要拥有一双健康的脚,就必须多活动。

每天 5 分钟打赤脚脚趾操恢复健康

由于现代都市人长期穿鞋走在平坦坚硬的地面上,脚掌内部,连带脚趾的肌肉韧带、肌腱都没得到适当的锻炼,再加上肥胖等因素,现代文明的脚病,例如拇趾外翻、先天性扁平足、爪状趾、足跟痛、跟腱炎等等,就更常见了。

朱家宏表示,我们应该要常常训练脚掌与脚趾头,每天至少花五分钟让脚踏在土地或地板上动一动,以维持脚的机能健康。因为脚趾头连结著许多肌腱,如果缺乏使用,很可能造成一些后天的毛病,如开张足、后天性扁平足等。动动你的脚ㄚ子,试试看:

  • 第一步:将你的脚趾头往下卷曲。
  • 第二步:张开你所有的脚趾头。
  • 第三步:放松脚趾头。

如果你没办法轻易做到以上这些动作,可能因为长期疏于照护,已经有脚部内外肌肉不平衡的问题了!没关系,从现在开始也不迟,每天花 5 分钟让脚趾做做健康操,善用「它」原始精致的功能设计,岂不太过浪费,也产生了废用造成的文明病。

文/林以璇 图/林以璇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识不错过!

延伸阅读:

频尿、头痛样样来!5大症状按脚底对应位置可改善

足底筋膜炎让你寸步难行 这7招复健动作在家就可以自己做

腰酸背痛的人要「小心脚」!可能是扁平足造成骨盆歪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