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是西南大学最早建立的教学单位之一,也是学校的主要院系之一。

西南大学文学院前身是民国时期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文系,成立于抗战年间的陪都重庆,学风优良,历史悠久。1950年10月,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合并为西南师范学院,两个学院的国文系合并为西师中文系;1952年院系调整,重庆大学中文系并入西师中文系;1956年改称汉语言文学系,2003年7月成立文学院。2005年7月,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文学院改称西南大学文学院。

70余年来,吴宓、胡小石、台静农、李霁野、赖以庄、舒芜、魏建功等学术大家荟聚于此,研读学术,传承文脉。特别是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吴宓,长时间在西师中文系任教,直至1978年去世,被誉为西南大学的名片。今天,西南大学文学院教学楼即为「雨僧楼」(吴宓字雨僧),他的塑像立在教学楼前,默默注视著后世学子,眼里充满了慈祥和希冀。

正是由于一代代学人的薪火相传,才有了文学院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如今学院已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戏剧影视文学也获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在美学、书法和语文学科教育等学科多有斩获,学科实力位居国内前列,西部领先。

西南大学文学院另一个主要特点是有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为全国特别是西南地区培养了众多中小学语文教育师资。建国初期国家在重庆设立西南师范学院,当时定位就是西南地区最高层次的师范院校。据不完全统计,西南各省中小学校长和各级教师出自该校者不可胜数,据说2016年西南大学110年校庆时,重庆城区各中学老师近半去北碚西南大学本部参加活动,学校几乎停课,由此可见西南大学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当然,这也有西大文学院 的一份功劳。

西大文学院现任院长是著名学者王本朝教授,王教授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博士生导师,在现当代文学领域成就突出。我曾与他有一面之交,王老师是位幽默、随和、渊博的学者,让人尊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