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岩画是我国古代北方西戎匈奴、鲜卑、突厥、党项、蒙古等民族遗留下来的艺术作品,现遗迹留存于我国西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石嘴山市等境内,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东麓的20余个沟口,岩画总数达数万幅。

它的创作时间自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一直延续到西夏时期(公元1038~1227年)。贺兰山岩画笔法简洁,造型粗犷,构图朴实,多方面、多层次地反映了当地古先民的生活和信仰。

贺兰山岩画作为石刻文化艺术,它主要有:动物岩画,种类有羊、马、牛、鹿、狗以及少数禽类和爬行动物,这类岩画占了贺兰山岩画的绝大部分;人物岩画,有全身像、人面像以及肢体、器官等图像;天体岩画,有太阳、星辰、云朵等;工具武器岩画,有弓箭、盾牌、车辆等。除此而外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建筑、植物、符号岩画以及时代较晚的文字题刻等。

贺兰山岩画的背后故事,反映和记录了北方古先民的生产和生活,它的题材多以狩猎、畜牧为内容,另外舞蹈、交媾、争战、械斗等也在岩画中常见。岩画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著犄角,有的插著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著头饰,有的挽著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有的大耳高鼻满脸生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面部有条形纹或弧形纹。

还有几幅面部五官似一个站立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图腾巫觋的造型形象。动物图形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飞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飞鸟的图形和猛兽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阳的画面,还有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

贺兰山,这个古代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把他们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岩画记录和再现了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目前在贺兰山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腹地,就发现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

贺兰山岩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也是中华民族石刻文化艺术瑰宝。

喜欢我的回答请点赞,并请关注伏龙苏(更多精彩奉献给大家)

你看过吗?很神奇。看后你将怀疑是否有外星人以来到地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