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炸酱面,炸酱、面条、菜码三样缺一不可,且都极有讲究。

酱心独运

选料:黄酱为主 甜酱为辅

传统的炸酱须用黄酱,又称大豆酱,是将黄豆炒熟磨碎后发酵而成。但黄酱的口感偏咸,后来大厨们便加入适量甜面酱、辣酱等中和咸味。要注意的是,黄酱炒制时间过久会发苦,须在炒酱的最后加入少量白糖压一下这苦味。

配比:2斤炸酱=7两肉+7两酱+6两葱姜

以制作2斤炸酱为例,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7两改成骰子大小的丁;葱200克、姜100克切小丁。虽说都是切丁,但每种丁的大小却有讲究:肉丁切得过碎,炒后很容易「消失融化」,吃起来也没有「肉感」;而葱姜丁过大,就会盖过肉香。另外,葱丁的量要多一点,一部分作为料头爆锅,另一部分撒到炒好的炸酱里,可进一步提香。

炸酱:黄酱提前泄 三种火候炸

炸酱前首先要将黄酱「泄」开(北京话,即稀释的意思),每7两黄酱加入2两清水,搅至酱料稀稠适中,用勺子舀起时呈不间断的线状流下。锅上火,下底油半斤烧至七成热,下入八角、肉丁与葱姜煸香,待肉丁颜色发白、水汽尽失,便进入「炸酱」的环节。不少厨师认为炸酱应用小火,事实上40分钟的炸酱过程会经历三种不同火候:下入调好的混合酱后,先以旺火炸,一边炸一边搅动,使酱料均匀融入油中并免于粘锅,至锅中热油冒出虾眼泡时,改中火继续炸酱并不断搅动,至肉丁内的油完全溢出时,改为小火浸炸10分钟左右,待油、酱完全融合,加少许白糖搅匀,即可停火盛出。炸酱的出品标准为:色泽明亮、浓香四溢。


可以,适合自己口味的便是美食!

炸酱面是老北京的特色面食,很重视季节和时令。冬季最好是炸紫盖儿和酱炸焖小肉,来碗锅挑儿的手擀面,热乎乎既增加热量还解馋。炸酱面做法简单,酱香味浓,滑润爽口,既便利又开胃。还有蔬菜作为「面码」,让炸酱面也成为一种营养健康的家常美食。

老北京炸酱面

原料:猪肉、盐、葱、豆瓣酱、甜面酱、白糖

做法:

1. 将豆瓣酱,甜面酱按照1:1的比例放入碗中,调匀;肥瘦肉洗净,改刀切丁;大葱洗净改刀。

2. 锅中放入油,待热后下肉丁翻炒至断生,放入葱花,调好的酱汁,再翻炒两下,加水、盐、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至酱便当浓稠即可。

3. 面条煮熟,浇上炸好的酱料即可。

香菇肉丝炸酱面

原料:面条、五花肉、香菇、盐、葱、姜、蒜、料酒、淀粉、甜面酱

做法:

1. 材料都切末;15克淀粉冲入20克凉水搅拌均匀成勾芡水备用。

2. 锅中炒香葱姜蒜末,倒入肉末煸炒,肉末炒散后,加入10ml料酒略炒,加入香菇炒匀后加入30克甜面酱。

3. 加入热开水与酱持平,开大火煮上几分钟,酱汁开始稀少而浓稠时,加入勾芡水即可。

4. 煮好面条直接浇酱汁即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