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隨着新一年的幼升小進入倒計時,最近也有一些家長會找我聊天,讓我幫忙評估評估,自己家的孩子要不要放棄對口的二梯隊公辦去衝一衝一梯隊的民辦。

  這個決定我是不方便做的,但是在聆聽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超過一半的家長,在描述孩子數學掌握情況的時候,幾乎把運算等同於數學能力。他們的描述可能是這樣的:

  一般四位數以內的進退位加減法沒問題

  兩位數的加減法可以心算

  多位數的連加連減都會做

  恕我直言,我也曾以爲我兒子在去年就掌握了多位數進退位運算,直到有一天,我給他出了這幾個題,他一度蒙圈全無思路,我才發現,會做加減法和理解加減法,完全是兩件事。

  事實上,如果我把這幾道題目改成:

  82-39=

  94-46=

  38+57=

  48+27=

  我估計一兩分鐘內他都能算出來,但是變了一個樣子,就不懂了,那麼,他是會做加減,還是不會做呢?

  我只能把這種現象理解爲會做加減法,但並不怎麼理解加減法。

  2

  不少中班、大班的孩子家長以會不會做、答案對不對爲標準,不斷地去讓孩子刷運算題,卻不曾認真地去看一看,孩子究竟有沒有理解到位。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先生曾經給孩子出過兩道乘法題:

  6*8,孩子說,48

  8*6,孩子說,48

  爸爸問,爲什麼6*8和8*6的答案是一樣的呢?

  孩子脫口而出,因爲乘法有交換律。

  爸爸再問,爲什麼乘法可以有交換律呢?

  孩子……

  爸爸拿出一塊乘法板,以6爲一行,排8行,是不是6*8?轉90度,再以8爲一行,排6行,是不是8*6,他們所代表的數字,是不是就是一個數字?

  事實上,我個人覺得,低齡孩子在數學上的靈氣,主要體現在靈活性,而不一定是準確性和速度。那些不關注思維過程的運算刷題,不僅會讓我們誤判孩子對數學的能力,也會讓我們忘了數學啓蒙的初心。

  3

  在我們的上一代,很多人把數學叫做算術,因爲對於數學,大家覺得用處就是爲日常生活提供計算工具;但是到了我們這一代,這種認知應該早就已經過時了。對數學學科的認知,應該要基於理解,因爲只有理解了,纔會產生內在的興趣。

  我曾經在一篇公衆號的文章中看到有些家長推薦印度數學,說它們可以讓孩子算得又快又準又好玩。

  面對這樣的圖片,我覺得可氣有可笑,但是又覺得有點熟悉,因爲這樣的數學“巧算”,在我小的時候也玩過。他們真的是數學嗎?當然不是,這是算術,這種機械式記憶和程序化的計算,有固定的計算步驟,孩子們不需要去理解背後的原理,照貓畫虎都能算對。但這種算術是幾乎沒有思維過程的,更無法激發孩子對於數學的實際興趣。

  上週在一個育兒羣裏面,有一份羣友也分析了一個觀察到的現象,就是有一些特別溫順聽話的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或者中學,突然數學就不行了,其原因可能是“被記憶力掩蓋了理解力沒有鍛鍊好的成績好”,因爲小學低年級的很多數學題,孩子靠記憶是能得數學考試的高分的,但到高年級以後,就必須靠理解力了。

  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提早學會一些東西,於是告訴孩子一些數學知識和計算方法,希望孩子快一點掌握,其中中間是省略了探索的過程,剝奪了孩子自然的發展步驟,最後即使學會了一些知識,也是沒有過程的,容易遺忘的。

  孩子,特別是在學前階段的幼兒,具體可以掌握多少知識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激發了多少興趣。如果我們把探索和琢磨的機會還給孩子,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想,充分體驗這個過程的趣味性、參與性、互動性和探索性,即使有一天他們會遺忘知識,但形成的對知識追求的渴望和良好的學習與思維能力是相隨一生的。

  當然,以上所言在玩中學、在學中想的過程,效率是不太高的,至少遠不如刷題能滿足家長們的虛榮心。這也是爲什麼大多數的家長雖然都認可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想的探索,卻最終還是走向刷題的原因所在。

  4

  但是,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我和胖寶爸的小故事。去年6月高考季,我和胖寶爸感嘆,數學都還給了老師,連三角函數的公式都背不出來了。胖寶爸說,啥,還要背三角函數公式?不是推導一下就出來了嗎?然後,他當即三下五除二就幫我推出來了。

  我數學不差,高考理科卷139,但三角函數的確是靠背的。胖寶爸的數學高考成績比我低了4分(據說失手了),但按照他自己的說法,高考畢業那麼多年後,雖然當年的技巧早就忘了,但靠着那些基本公式,每年數學卷自己還會再做一遍,好像沒什麼難題。

  這裏似乎可以貼一個推薦數學學習的培訓機構廣告,但我沒有那麼做。因爲我覺得,學前階段培養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想”這件事,機構可能會起作用,但遠不如家長的作用大,如果家長心裏面記掛的只有會不會做、答案對不對,那麼什麼去哪裏學,結果都是一樣。

  胖寶爸說,他是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學奧數的,就是覺得好玩、有意思、有成就感,後來走了競賽班的路,沒覺得很苦,但該有的也都沒落下,現在想來,自己的邏輯推理受益於當時的這些過程。

  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回到數學中的思維過程,你和孩子才能發現數學的樂趣。

  本文完,如果你喜歡本文,或許你還喜歡

  作者簡介:胖寶媽,可以理解爲胖寶的媽,也可以理解爲胖的寶媽。在十年長居五角場文祕職業技術學院後,誕下復二代兩枚,夢想成爲“富一代”的麻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