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在红军时期九死一生,抗日时期锻炼成长,解放战争百战成神。

  1九死一生

  粟大将是将帅中负伤次数最多的一个,先后6次负伤。1927年,头部被子弹击中负伤,险些牺牲;1930年2月,水南作战中被炮弹炸伤头部;在硝石与敌作战中,他左臂负重伤留下残疾;转战皖赣边战斗中,他右臂中弹。1929年攻占宁都时,他臀部负伤;1936年浙江西南部进行游击,脚踝被敌人击中受伤。这些负伤,折磨了他一生,右臂的中弹建国后才取出。

  1984年2月5日他逝世后,发现三块藏在脑袋里长达54年之久的弹片。

  2黄桥战役

  1939年8月,新四军第1、第2支队合并江南指挥部,从此陈粟走到了一起。

  1940年10月,韩德勤搞了个三路并进,3万人进攻黄桥新四军7000人,实际指挥中又搞了个三路并进,中路自己的主力1.5万人又搞了左右两路。诱其深入、各个击破,运动中歼击韩部。新四军7000人,2天2夜歼敌1.1万余人。

  3抗战奇袭战

  抗战中打仗规模都不大,战绩都不错,打的巧仗。

  首先是一场奇袭战。官陡门据点位于芜湖近郊日军飞机场外围的扁担河两岸,东西两岸共驻有伪军300余人。1939年1月20日新四军二支队三团冒雨出发,21日凌晨4时逼近据点前沿。3团兵分两路,同时发起攻击,这次战斗仅用20分钟,全歼敌人,自己几乎没有伤亡。

  4 七战七捷

  1946年7月中旬,作为解放战争的开局战,3万迎击12万。粟裕创造了奇迹,在45天内歼敌5.3万人。

  毛泽东专门写文论述这一战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便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内容。

  朱德和和彭德怀评价:"打得好,打得好,开了个好头。"

  5鲁南战役

  1947年元旦,敌整编第26师师长马励武离开指挥位置去峄县过年。华东军连夜集结进入阵地,2日晚突然发起攻击,一天时间歼灭整编第26师大部。

  4日10时,第1快速纵队及整编第26师余部以坦克开路向峄县方面突围,时值雨雪交加,道路泥泞,行动十分困难。快速纵队敌人被陷在兰陵以北的糖稀湖低洼淤泥地带,很快遭到覆灭。

  此战歼敌共53000余人,缴获坦克二十四辆,榴弹炮、野炮、山炮及其他火炮二百一十七门,汽车四百七十四辆。国民党军的宝贝快速纵队全军覆没,华东野战军组建了自己的特种兵纵队。

  6莱芜战役

  这场战役有个老电影《南征北战》。1947年1月底,国民党制定"鲁南会战计划",妄图以31万人的兵力,来个南北夹击,攻克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华野审时度势,决定出敌不意,放弃临沂,转兵北上莱芜。

  这一仗采用了连环计伪装迷惑对手:少部分队伍在南线伪装成主力;伪装出决战临沂,长期固守;黄河架设浮桥,做出西进姿态;北线围而不攻吐丝口,让对手不恐慌提前逃走。

  王耀武被陈诚等逼迫,北线军队退了又返回来,终于进入了包围圈。3个昼夜的激战,一举全歼李仙洲集团7个师6万余人,创造了战场新纪录。

  7、孟良崮战役

  1934年11月,在安徽黄山附近一场惨烈战斗中,红军领导人寻淮洲牺牲,方志敏、刘寿西、胡天陶等被俘。只有粟裕脱险,到达闽浙赣苏区,开始浙南3年游击战争。

  这一站的对手,是王耀武率补充一旅。此战后,补充第一旅扩编为51师,王耀武担任师长。抗战时,51师和58师组建为74军,王耀武屡立战功担任军长。

  这场战役,双方兵团对峙,74师贪功略微突出一步,华野大军迅速包抄,隐藏在敌后的主力6纵一昼夜狂奔120公里,奇兵占领垛庄,扎紧了口袋。百万大军中斩上将首级。

  8、豫东之战

  豫东之战分称为开封战役和睢杞战役,这也是其重要意义被湮没的原因之一。

  豫东之战打开封可以说是首次攻克省会城市,接下来包围吃掉敌人一个兵团。第三阶段,迅猛异常的围击黄兵团,使其彻底丧失了战斗意志、黄伯韬也连夜写就遗书。华野的顽强与彪悍,令蒋军极为震惊,面对华野撤出战场,竟无人敢尾随一步。

  这一仗被称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双方的攻守态势发生转换,打的非常残酷。睢县有一座1238名无名烈士墓,令人震惊。

  9、淮海战役

  60万对80万,光这个数字就够了,而且是两个野战军协同作战。主力对主力,野战对野战,正面主动进攻,歼灭55万,当之无愧是解放战争的第一战。

  10、投鼠忌器的攻城战----上海战役

  有谁见过这样的攻城不能用重武器,攻城中电未停水没断。30万军队驻防的大城市,国民党的军舰可以直接参战。攻下来后完好无损。这无疑是又一大奇迹。

  这就是粟裕,他的命运是与共和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名字是胜利的象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