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问答,说的是现代战争中射击要不要瞄准头部,然后回答里说一般没必要,都是尽快的射出所有子弹。那么抗战时期我军弹药普遍不足,也要这样尽快发射所有子弹吗?


这是两种情况。

现代战争两方的步兵交锋一般在400米内,用的是能连发的突击步枪,经常会突然遭遇敌军,因为距离短所以反应时间有限,先开枪火力压制保命要紧,所以先朝好瞄好打的躯干部分打。而且杀敌不如伤敌。打伤敌一个,拖住三个。现代战争以高科技重火力杀敌,没太指望全靠轻步兵输出伤害。

而抗日战争时期,作战形式以野外作战为主,双方交火距离较长,用的是单发的栓动步枪,强调精确射击,崇尚枪枪爆头。但八爷们没那么好的装备,步枪以膛线磨平打不准的爷爷枪为主,子弹多是复装后准头堪忧的复装弹。既然手上多是打不准的枪弹,那么把敌人放近了打,百米内或者50米内快速射击,怎么快速杀敌怎么打,反正手上子弹不多鬼子也快冲上来打白刃战了。或者是游击战,打一枪换个地方,反而强调一枪一个。


打得慢不慢和瞄不瞄头没有必然关系...瞄得慢也是大致上瞄个人就搂火,别想太多...毕竟现实中打身上哪基本都一样危险,就算打胳膊打腿一样能打中大动脉,根本没有必要瞄头。

实际上到了抗美援朝后志愿军才开始强调射击技术... 抗战时其实能冷静不瞎开枪就已经算了不起了……

压力环境下把准星对准敌人开枪没想像中容易...


那个时候的步枪射速普遍不快,可以瞄准。

在子弹少的时候更要节省。

不过当时的我军,枪和子弹真心少,而且还不如日本的好,一般拼枪我们是输的,只能尽可能地靠近拼刺刀。

然而拼刺刀还是不如人家……

现代要把子弹快速射出去,是要压制对面,让我方能够前进。

还有就是双方射速都差不多,而且还有防弹衣,那就看谁射中对面的子弹多,谁就更有可能杀死对面。所以要快速射完。

但抗战的时候是不能这么玩的。


你说的国军还是八路军、新四军。

国军的话王耀武在一份报告里提到过士兵胡乱开枪以枪声壮胆。


攻坚拔点作战肯定得做充足的弹药准备

一般的伏击作战基本就是埋地雷,拖住敌人,神枪手子弹分配的能多点进行精确射击,然后再放近了扔手榴弹,然后打一轮排枪,最后吹冲锋号拼刺

看看老电影就知道了,比如董存瑞,基本子弹每人就三五发坚持打完一场战斗

鬼子也不是美军,自动武器少,而且游击战精髓是掌握主动权,想打就打,想撤就撤,不等你重火力展开就撤,零敲碎打,积少成多

步兵三大技术,射击,拼刺,投弹。就是我军在弹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点出来的天赋


人比枪多,枪比子弹多,兵工厂产量跟不上,唯一跟得上的东西就是手榴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