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组由精神刺激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心理问题,是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提到歇斯底里,我们很容易便联想到一位发狂哭泣的妇人,似乎种种有关情绪的过激反应都和女性挂钩。如若称女性更容易多愁善感,我更愿意称女性对于情绪情感更加敏感、富有灵性。但实际上,歇斯底里常常也发生在男性身上,因此癔症并不是女性的专属心理疾病,所以也不存在所谓的性别歧视。

虽然在早期的医学界认为歇斯底里是女性专属,从它的词根Hystero(子宫)可见一斑。直到弗洛伊德遇到一位男性歇斯底里症,并和布罗依尔(其老师)合著《歇斯底里研究》时,才慢慢让人认识到之前的狭隘,同时也开启了精神分析流派的大门。

癔症的发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常见于青年期和更年期,以女性居多。主要症状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如感觉失调、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急性而短暂的精神障碍。

举些例子:

1、很多国产恐怖片中,女主角遇到「鬼」产生各种疯狂的行为大部分可以视为歇斯底里(癔症)发作,如深陷恐惧尖叫不止、疯狂攻击他人。

2、近期,有位女性在化妆品店不顾保安阻拦,疯狂砸粉底、划口红、哭号、自觉委屈,其实有可能是歇斯底里发作。

3、B站鬼畜大爷在交警扣押其电动车,一跃而下疯狂舞动行为,有可能是该症状的表现。

ps:凡事无绝对,只是猜测,因为并为和他们建立正式咨询关系。

对于什么是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接下来我会详细说明。

所谓解离症状是指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还是用上面举的例子说明,如果人有正常的自我身份识别时,TA会明确知道我是什么人,应该遵守什么社会规则,在什么场合下做出什么相应的行为。但自我身边识别异常时便会做出常人难以理解,不符合当时环境的过激举动——所谓「撒泼」。同时让其回忆自己当时经历了什么事情,TA可能完全记不得,只能体验当下的情绪情感——知道自己很委屈被欺负了。

所谓转换症状是指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换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比如B站鬼畜大爷大街舞动,比如被气得头晕,气得浑身颤抖无法动弹,都可以理解为转换症状。

癔症(歇斯底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症。目前认为患有癔症的来访者多具备易受暗示性,言辞举止喜欢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征。

癔症的第一次发作绝大多数都是在一定的精神刺激下引发的,以后遇到类似的刺激,或在来访者回忆起当时情景下,也可导致癔症的再次发作。举个例子:国产鬼片主角在遇见「鬼」时歇斯底里发作,之后其看到类似「鬼」的存在或者回忆当时场景时,也会导致歇斯底里的发作。

歇斯底里的症状具有尽情发泄和表演的特点,会让人印象很深刻,有的也会出现许多幼稚性动作、行为,甚至离家出走,到处游荡等。

因此,不要再吐槽某些演员在表演惊恐和悲伤时太zuo,TA可是完美演绎了歇斯底里发作时的症状。

二、癔症的病因

精神受到刺激和暗示的作用是癔症发作的主要原因。但并不代表人们在受到精神刺激和暗示的作用后,一定会引发歇斯底里。

为什么有人是强迫症、有些人是恐怖症、有些人是抑郁症、有些人只是严重心理问题,这和人的性格因素、经历的事情、深层情节、所处环境都有著巨大的关系。

有癔症的来访者多半具有强烈的情绪体验,缺少坚定理智,意志不稳定,多幻想,争强好胜,虚荣,情感不稳定,易冲动等特点。总结一下,可归为以下几类特点:

1、情感代替理智:

癔症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反应强烈且不稳定,容易从一种情感离开转移为另一种情感。其为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整个精神活动容易受感情的影响而走向极端。他们更屈从情感逻辑,而非理想分析。

在他们的意识中对人的判断好坏并不能共存,当有人让其开心TA会觉得这个人十全十美,当这个人让TA稍微不开心,便会觉得此人大奸大恶。

因为其推理判断的依据完全是从情感出发的,如果感情有了变化,那么其判断推理的结果自然会有变化。

2、暗示性强:

他们的情感和行为特别容易受别人的语言和行为的暗示影响,尤其是当TA对某人印象良好时,则该人说的任何话都会不加分析地接受下来。他们的自我暗示性也非常强,身体中任何不适都能作为自我暗示的基础。

这和疑病症的自我暗示性有点像,但是从症状表现来看,二者相差巨大。

3、自我中心和喜好幻想:

他们喜欢夸耀自己,彰显自己,乐于称为众人的焦点和中心,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他们具有生动的想像,特别是当情感反应强烈时,想像和现实容易混为一谈,导致他们有时候也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想像,因而造成TA喜欢撒谎的影响。

做个梦,看个电视剧就莫名其妙和你吵一架,感慨人间不值得不是没有道理的。

4、有些来访者可能会因为躯体因素,如发烧、咳嗽、疲劳等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甚至引发恐惧,精神低迷等情况从而导致发作。因为暗示具有致病作用,甚至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谈话(悄悄话)、表情乃至谣言传说,甚至看见其他人发作,均可通过自身体验和联想产生疑虑,深信自己也会发作,从而在这种暗示下真的发作了。

遇到癔症问题人,你会感觉TA好像一个「专业演员」——不仅仅在TA周围上演电视剧桥段,甚至在TA的脑中更有曲折的电影情节。

ps:在表达的时我尽量避免带有贬义色彩的语句,为的就是不想让大家对遇到某种心理问题的人产生嘲笑、贬低、低人一等的思想。但是有些词真的无法避免,因为大众对于该词的印象便是贬义的,所以特在此声明。

同时,我特别赞同师长的一句话:你可以不喜欢他人,这是你的权利。但你要尽可能的尊重他人,出于对生命的敬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