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某个周末,你想享受一点小清新,不想落俗的只是走走,拍几张照片的无滋无色,
那就到十鼓桥糖文化园区吧... 

这个地方,会有著历史的痕迹,有著台湾糖业的兴衰,有著盎然的绿音,有著鼓声的震荡,
所以混合著以上的韵味,你的确该著装的像个小清新,头上戴个有点古著的帽子,
脚步走著,空气中扬起的尘埃都会闪著清新的晶亮…

喔,不好意思,清新的这个梗舖太久了,我该进入正题了…

高雄桥头的十鼓桥糖文创园区成立于2010年10月,位于高雄市桥头糖厂的北区仓库群,换句话说,
这还是个颇新的园区,之前有去过台南的仁糖文创园区,相较于这,的确多了一点岁月的味儿。

十鼓为何取叫十鼓,乃是取鼓棒交叠的意象,并象征十方力量的汇集,
的确,古时的战鼓,现代庙会游阵时的鼓队,只要鼓声开始出现,都忍不住会让人热血沸腾…

但此次走入十鼓,是在完全还没游客出现时,公司恰好办理员工一日游,我们是第一个进入的团体,
除了我们外,只有扫洒庭除的员工们,没有游客的喧闹,倒是有鸟声脆鸣相伴,
最引人的除了高耸的园区树木外,夹道的美丽艳紫荆,红艳欲滴的眩目,是该拿相机好好记下她的美丽。 

艳紫荆为小乔木,叶革质,形状似羊蹄,长宽均约9-13cm,脉掌状,9-11条;
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瓣5片,花紫红色而有芳香,
径约8-12cm,雄蕊5枚,与雌蕊反向弯曲;
荚果通常不结种子。艳紫荆的花朵,乍看之下略像嘉德丽雅兰之类的洋兰,
因此英文称其为”Hong Kong Orchid Tree”(香港兰花树);
至于艳紫荆之名,则是由于其花似中国名花「紫荆」,而更硕大娇艳。

艳紫荆在1965年被香港选定为市花,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而成立特别行政区后
,艳紫荆则设计成为区徽、区旗上的图案,
此外在港币上也可以看到艳紫荆花;不过,在香港它被称为「洋紫荆」。
本种植物在香港的公园、路边以及台湾与世界许多地方广泛栽种,它吸引人的叶形和灿烂耀眼的花朵,
为灰暗的城市带来炫目的色彩,相信大多数民众都对它甚为熟悉,但知道它的历史和发现经过的人可就不多了。
资料来源:中央研究院数位典藏资源网

20141022_111312_HDR.jpg

SAM_3000.JPG

SAM_3001.JPG

SAM_3002.JPG

SAM_3017.JPG

SAM_3022.JPG

SAM_3023.JPG   

SAM_3018.JPG

SAM_3048.JPG

SAM_3035.JPG

平常也算花型不小的扶桑,在艳紫荆的强力压阵下,倒成了小家碧玉…
SAM_3007.JPG

20141022_114254_HDR.jpg

清晨八点的阳光,晒起来有暖意却不炙人…
SAM_3003.JPG

SAM_3011.JPG

SAM_3020.JPG


五分车铁道时光长廊
透明玻璃下,没想到就是桥糖风光岁月时的甜蜜推手五分车的必经轨道,
在玻璃下望,从轨道间隙已冒出各种绿植,走在上面的人门,似乎瞬间就横跨了新旧时光…
以前川流的五分车不见,现在成了回忆的河。

台湾糖业铁路,简谓糖铁,地方或称五分车、五分仔车,是为配合台湾糖业需要而兴建的专用铁路。
通常以运送原料为主,但亦能载运旅客,曾为台湾交通主力之一。
糖业铁路以其运输目的,可分为「营业线」与「原料线」两种。
「营业线」对外开放客货运输,全盛期有超过500公里。
服务范围深入大小乡镇,弥补官铁未到之处。而原料线以运蔗为主,不对外开放。
资料来源:台湾糖业铁路-维基百科

SAM_3026.JPG

沿著时光长廊而走,
两侧都能见到绿色植物,
早上见到所有员工努力的打扫环境模样,
足以想见维护这园区多花心力。

SAM_3033.JPG 

SAM_3045.JPG  

这次托公司的福,因为人数众多,加上有福委会赞助,
想当然尔,一定要来场清新、健康又富含智慧的深度人文导览之旅啦…
在这漫步时,别忘了这可是由糖厂旧址活化而成,处处都有著糖业的旧迹…

古榕水道
早期溪水无污染,糖厂引进作为蒸发罐及结晶罐冷却用水,
而后借由此水道排放。附近居民则会利用此水在水渠中洗澡。
资料来源:桥糖文化园区

SAM_3008.JPG
已不复见昔日糖香鼎沸的荣光,但红砖上盘根错结的绿树,冻结了纷扰,
走在这,沾惹一身清闲
SAM_3009.JPG

35号防空洞
台湾非常早期的防空洞,美日战争,农民在此种甘蔗制糖,空袭时躲入防空洞,
一通道通往会议室,里外互通,可做为一个战地博物馆,体验枪林弹雨,先人走过的历史,
台湾早期为日军殖民地,此为35号防空洞可容纳78人,台湾很少有这样防空洞可以直接从仓库躲下去,表示此处为重镇。
资料来源:桥糖文化园区

SAM_3013.JPG

SAM_3014.JPG   

未完待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