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模式:從3CABC

19-01-05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336224766518348
競爭本質不變,只是觀念要變!
如今,競爭模式的轉變:已經從「
產業轉到競技場」了。
競爭,不再是狹隘「網內互打」的思維,而是一種「場域競搏」的全新概念。在這個競技場內,不是只有競爭對手而已,還有顧客、以及也同時考驗你的公司要如何擲出骰子。

-----------------------------------

「不轉型就等死」or「轉型便是找死」——你選哪條路?

經理人必須體悟,可怕的「不是新節奏所帶來的破壞性創新和衝擊」,而是「在舊節奏未被取代前,如何適應新舊共處」?(邱奕嘉)

 

企業最危險的競爭思維,是搞錯了他們真正的競爭對手

卓越成就獎策略大師「莉塔岡瑟麥奎斯」(Rita Gunther McGrath)教授說:「我們最需要改變的一大假設是:『企業內的競爭,是最重要的威脅』」。
麥奎斯教授指出,在多數的企業眼裡,最重要的競爭對手,正是同產業的其他公司,也就是「那些供應著與你公司有著近似替代品的其他公司」,但這是非常危險的競爭思維。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莉塔.岡瑟.麥奎斯,是世界級Thinkers 50「最有影響力的管理思想家」,2013年更獲得策略管理卓越成就獎殊榮,她在《瞬時競爭優勢》(Instantaneous competitive advantage)一書中提到:「企業如何競爭的策略重點」,在於必須「與時俱變」。

傳統的「持久競爭優勢理論」認為,企業應該要創造出難以被取代的產業優勢,藉此擴大市佔率,取得經濟規模優勢,提高市場競爭障礙來防堵對手。企業只要持續保持這個競爭優勢,就能長時間持盈保泰,穩居領先地位。

但隨著市場變化日益加速,產業界線日益模糊,科技演進日益躍進,麥奎斯認為企業不能再繼續依賴持久優勢,耽溺在安穩的舒適圈,只會讓自己最終陷入困境,甚至導致滅亡的危機。

因此,《瞬時競爭優勢》全書的核心直指「瞬時競爭」(Instant competition)此一概念,麥奎斯在書中提出的瞬時優勢概念,直接挑戰長久以來被企業奉為圭臬的「持久競爭優勢」典範。

於此同時,麥奎斯也從「瞬時競爭策略」的觀點,特別點出企業的生命週期會歷經五個階段:「啟動、擴張、豐收、再造、割捨」,在這種「波段式」的競爭的浪潮中,每個不同的生命週期,必須有不一樣的瞬時優勢與策略,其中,她尤其針對「再造」與「割捨」,給了企業很多良言建議,這部份有機會我們再來談。

 

從「產業」競爭思維,到「競技場」競爭思維

今天要談的是「瞬時競爭策略」的另一個重要觀點:「競技場」的競爭思維。

-----------------------------------

瞬競策略:從CA

麥奎斯提醒企業,須留意競爭態勢的轉變,她說現今的「競爭」已由生產類型近似商品服務的「競爭對手」(Competitor),轉換到「競技場」(Arena)上了。
故而,米勒特以「從C到A」名之,(競爭已從Competitor轉變到Arena)

如麥奎斯所言,在愈來愈多的市場中,我們看到的是產業和產業間的相互競爭,以及同產業內不同商業模式的相互競爭,甚至是無中生有的各類新型態競爭。

誠然,競爭本質不變,只是觀念要變!
如今,競爭模式的轉變:已經從「產業」轉到「競技場」了。

競爭,不再是狹隘「網內互打」的思維,而是一種「場域競搏」的全新概念。
在這個競技場內,不是只有競爭對手而已,還有顧客、以及也同時考驗你的公司要如何擲出骰子。(※)

----------------

※米勒在《越界策略(下)》這支視頻裡,亦提到了「場域競博」的概念,此與麥奎斯的「競技場」思維是相同的概念。

米勒:
「企業經理人做策略決斷的準則何在?重點有二:其一,贏或不贏,端看你擲出了什麼骰子,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別人擲出了什麼;其二,做決定的企業經理人是最大的關鍵者,他有沒有策略遠見,也就是他有沒有預視未來與策略高度的眼光、能否看出這一切即將發生的所有事件脈絡。企業經理人的「眼界」,是決定企業「越界」與否的關鍵。」

短視頻:3種『非多角化』的策略」-2越界策略(下)
https://youtu.be/KJcH6Pq87cc

----------------

所以,企業必須瞭解,至少有這3種新的「競爭態勢」正在發生:

一、是「不同產業」的競爭。

二、是「不同商模」的競爭。

三、是「無中生有」的競爭。

例如:

1LINEWeChat,正在改變電信與通訊的使用方式。

2、像瑞幸咖啡這類的互聯網咖啡,瞬間成為星巴克的強力競爭對手。

3、在你我生活周遭,微信支付已經改變信用卡及現金的付款方式。

 

-----------------------------------

新的競爭模式:從3C,到ABC

新的競爭態勢給企業的新啟發是:企業不但需要重新建立一個更精細的競爭分析模型,而且還需要有更強大且精準的競爭策略。

但是,光有「競技場」(或「場域競博」)這樣的「競爭戰略思維」概念還不夠,接下來,我還要再提一個傳統的競爭模型,最好連這個競爭模型都重新再做檢視,才能全面提升企業的競爭強度。

 

以往談到競爭,會使用這個「3C競爭模型」。

 

這「3個C」,便是由:你的公司、競爭對手,以及顧客所構成。

「3C」也就是:

ŸCampany(公司)

ŸCustomer(顧客)

ŸCompetitor(競爭者)

企業所提供的商品服務與定位,都必須滿足顧客、也必須要讓自己有競爭力才行。

然而,「3C競爭模型」還是從「產業內」的競爭思維,而不是「競技場」的競爭思維。
先不提「不同商模」的競爭、或是「無中生有」的競爭,單單要面對第一類「不同產業」的競爭態勢,「3C競爭模型」可能就力有未殆了。

--------------------

舉例來說,「痞客邦」這些年最受詬病的即是收益至上、漠視體驗的經營態度,愈來愈多的蓋板廣告與贊助資訊廣告,已嚴重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也讓部落客漸感不耐而亟思轉台;另一方面,除了不願同部落客們分享訂閱戶資料之外,痞客邦的廣告收益及分潤制度也做得不夠透明,且分潤提撥不高,故而讓2016年年底成立(2017年6月上線)的「字媒體」有可乘之機。

雖然痞客邦擲出的骰子點數不高,而讓字媒體找到能施予痞客邦痛擊的空隙,包括宣稱要從讀者的體驗出發、為痞客邦貼上只是部落客發文平台的定位、挖角大咖部落客跳槽、及開出直接與部落客分潤5成的分潤條件,但是字媒體能否成功挑戰痞客邦猶未可知,因為字媒體也沒能擲出更好的點數,而問題就出在字媒體所著眼的「競爭版圖」及其競爭者(痞客邦)並不夠耀眼,因為「部落格平台」已是明日黃花,內容創作者們需要的是更好的內容平台。

(參見:《內容平台的出路(1)》)
鏈結址在這裡:http://mtmelove.pixnet.net/blog/post/344515063

以上,說的便是:字媒體選擇與痞客邦「網內互打」,而其著眼的仍然只是從「產業內」競爭的「3C競爭模型」思維(公司、競爭對手、顧客),而不是以「競技場」的競爭思維出發。

新的競爭模式必須翻轉「3C競爭模型」,再進化到「ABC競爭模型」才是,而這裡面,像字媒體或多數的企業,缺的是對事業版圖及產業定位的識見,少的是對架構以及商業模式的重整。

-----------------------------------

全新的架構、全新的商業模式,與全新的越界思維

就像馬克強生用「用F1賽車去參加越野賽」來做比喻一樣。他說:「如果你把F1賽車改裝去參加越野賽,只會讓自己灰頭土臉而已」。

如果企業要參加的是另一種不同的賽事,重點並不是把原本所擁有、具極速性能的F1賽車「改裝」就可以了。你必須有全新的商業思維、全新的商業頭腦、需要發展全新的商業模式、與全新的商業架構。

最明顯的一個事實是,當前「產業內」的競爭思維、也就是產業「網內互打」的概念,受到「新商業模式」的衝擊愈來愈大也愈來愈頻繁了,事實上,「不同產業」的競爭、「不同商模」的競爭、以及「無中生有」的競爭,三者不見得是單獨發生,而是連續互動模式在相互掩護前進。

競爭侵入難以防堵嗎?
我說
不盡然。

最起碼,我們至少可以先做好這件事──為因應三個新競爭態勢,而必須重新做些不一樣的改變──而這就是我要說的,你應該丟掉「3C競爭模型」,重新建立一個全新的競爭模型。

 

現有的商業架構與商業模式,以及傳統的3C競爭模型,已經不足以應付現今的競爭新態勢了。
因此,必須要做這三個創新改變:架構、商模,以及跨界競爭。

1、舊架構已經過時

2、商業模式的競爭

3、跨產品更要跨界

----------------------

新競爭態勢:從3CABC

前面談到,須轉變的第一個「競爭」戰略思維是:「從C到A」;要由「競爭對手」(Competitor)的觀念,轉換到「競技場上」(Arena)

現在說的,須轉變的第二個「競爭」戰略思維則是:新的競爭態勢:不再是「3C」模式,而是要切換至「ABC」模式

 

3CABC

競爭唯快不破!再加上「與時俱變」的特色。

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建立一個有「場域競博」概念的全新競爭模型。

這個新的競爭模型,就是「ABC競爭模型」。

 

「ABC」也就是:

Architecture (架構)

Business model (商模)

Cross-border (跨界)

 

(未完)待續………………

****************************************************

下周新年期間,暫停發稿乙次。

敬祝大家 新年快樂!

 

【發表於:2019/01/31───  米勒的行銷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