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素材却不知如何分析运用?如何让自己的文章更加深刻?文末点击了解更多下载包学习app,让你的作文有更独到深刻的思考与见解。

高考作文以及自招命题越来越看重分析热点问题的能力,精选了3月份发生的几个热点事件以及与其相关解读与评论,希望能开阔你的眼界与想问题的思路。


1

为什么明明知道是假的也爱听?

相关事件:最近,高校「夸夸群」火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大等不少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夸夸群。在群里,不管你说什么,都会收到其它群成员的夸奖。

「面试没过,求夸。」 「有提升空间的你最棒啦!你必成功!」

「从来没有人追过我,求夸。」 「仙女和凡人是有壁垒的!」

……

推荐阅读

《如果要夸,就走到他身边夸》来源:澎湃新闻评论

想起这两天另外一则新闻。白岩松老师说,他是不用微信的。这个问题我也恍惚了一下,我们这些上班一族,不用微信可不可以?老板的指令,家校的联络,还有无数个同学老友的群,怎么办?白老师肯定是好意,有一点是对的,线下交流是真理。

所以,「夸夸群」毕竟还是一个群,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我们可以不用在屏幕前,也可以少用点那个点赞的表情包。我们完全可以走到他身边,对亲爱的同事、家人、朋友,来一句发自肺腑的「你很棒,你真的很棒」,这些都不难。

夸完别人,夸自己,生活中常常要给自己打气;无论是夸别人,还是被别人夸,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也要提醒自己,夸是为了干嘛的,就是告诉你我,不要再丧了。

《或许我们并没有学会为他人点赞》来源:澎湃新闻评论

中国社会文化偏于内敛、含蓄,无论是父母儿女之间,还是同事上下级之间,直接夸奖一般都比较少见。但是,直接夸奖被称为「最低成本的激励」不是没有道理的,也没有人不喜欢别人的肯定和赞美,这是人性使然。

所以,瞬间火爆起来的「夸夸群」,算是「缺夸」的网友所寻求的一种心理补偿。必须承认,这种刻意为之的夸奖,形式化乃至「很假」,但越多的人沉醉于这样一种形式大于实质、甚至需要在电商平台花钱购买的夸奖,越能说明现实生活中正面激励的匮乏。

从「人艰不拆」的流行到对「杠精」的指责,再到「夸夸群」的走红,再次说明在高节奏、强压力的现实生活中,需要减压,需要被鼓励者大有人在。那些入群的人,未必真会把他人的「随意夸」当真,但在某一个刻,一句夸奖也能让人重拾自信,或在人生暗淡或低谷时增添一抹亮色。

《让人脸红心跳的聊天记录曝光:这群成年人真好骗》来源:谈心社 | ID:txs163

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在对比之下足够优秀,才值得被夸奖,而夸夸群里把莫名其妙的小事也能夸出花来,是在「颠倒黑白」。

其实不是这样。

做好每件普通小事,一样应该被鼓励:

可以按时早起、走路很快、包的饺子形状一致,这些都值得。

「做得到大家都能做到的事情,也是优点。」

毕竟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很了不起。

这并非「毒鸡汤」,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提到: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也就是说,如果每天都可以接受到正向激励,那么生活真的会快乐很多。

所以如果有空,不妨多夸夸别人、夸夸自己。


2

高铁救人被索要医师证

相关事件:3月17日,广西一名女医生在动车上听到广播求助后前往救治不适乘客,患者好转后,却被乘务人员要求出示医师证并手写情况说明。医生称感到很悲哀。19日,南宁客运段发布致歉声明:出示医师资格证非规定程序,处置方式欠妥。

推荐阅读:

《善意的目光将使世界更美丽》来源:人民网

不要让不当联想蒙蔽自己善意的眼光。近年来,偶尔出现的一两则见义勇为反被诬陷的新闻让人深感愤恨,也改变了一些人对社会的看法,以偏概全,如同惊弓之鸟。在这些人心里,见义勇为渐渐与被人讹诈联系了起来,被救者时常被投以怀疑的目光,救人同时保留证据变成常识。只要受帮助一方有任何其他举动都会首先被冠以心术不正的预设。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以恶意揣测他人,以恶意预估未来的歪曲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社会心态。事件中,医生热心施救,患者得以治疗,列车安全运行,实则皆大欢喜。依理剖析,医生临危救人值得赞扬,参与救助者对自身行为负责也无可厚非,列车员为明晰过程要求医生写明情况也属正常。但当一件事情在固有观点下被解读时,一切就变了味。歧视者认为施救者如果需要为自身行为承担责任就是不公,认为列车员的一切所为都是为了保护自己,是自私的表现。最终把一个热心救人的好事想像预设成一场好人被冷对的丑闻。这不仅影响著大众的认知,更对社会的风气带来危害。如果我们用善意去看待人和事物,这个世界将会呈现更多美好,我们也会变得更加善良。这不是阿Q精神,而是一种积极的价值观、世界观。因为内心的立场往往决定所见所闻,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理解的往往使我们所希望的。切不可让不当的联想蒙蔽我们善意的眼光。

适用关键词:

构建良好社会风气

崇尚正义,赞美善良

相互理解

积极的网路言论

例题再现: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64年,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一个女人在住宅区被杀,38个人站在窗口,听著女人的尖叫,默不作声,最终眼睁睁看著她一个人死在深夜的纽约。在那篇轰动一时的报道里,美国旁观者留下了几乎一样的理由:「我可不想惹麻烦。」

在后来50多年里,大家都在反复讨论:如何避免人们在类似事件中表现的「旁观者状态」。有人认为应该以法律为手段,将冷漠旁观定义为犯罪;有人提出用美名和金钱做奖赏,鼓励人们「见义勇为」;有人却认为不能以外部力量推动人们维护社会正义,因为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人们主动参与。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联系当今社会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

一生经历大起大落的91岁老人褚时健去世

3月5日下午,91岁的原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去世。

推荐阅读

《褚时健去世:对企业家最好的呵护是市场法治化》来源:新京报

褚时健的人生极富传奇色彩。20多岁打过游击;36岁成为企业负责人;51岁时冲到第一线成为玉溪改革者,博得了「烟草大王」的称号;71岁身陷囹圄;74岁保外就医后二次创业,成功创建了褚橙品牌。

这样的人生足够传奇。没有超强的性格特质,很难在大起大落后,最终还是站著。

褚时健身上确实有第一代企业家普遍具有的性格特点:敢作敢为。接手玉溪烟厂后,他建制度,大举借债引进先进设备,厂子负债率一度高达500%。玉溪从此一转颓势,从濒临倒闭成长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企业。18年里,红塔累积创利税达1400亿元以上,一度占据云南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企业也从烟草业发展到包括了轻工业、交通运输业、能源、金融业的复合型实体。

敢作敢为的另一面是不屈不挠。以84岁高龄二次创业成功,给褚时健的传奇又增添了一笔。不过,这时候的褚时健已是风淡云轻。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把自己的曲折人生简单地归结为六个字:「功是功,过是过」。没有推诿,没有辩解。从中,人们看得到他的释然以及与过去的和解。

《80后创业偶像自杀,90岁褚时健告诫:年轻人不要太急》来源:中国青年报

现在社会上太多人想做些可以一蹴而就的事,都想找条直路走。尤其年轻人,大学读完书进入社会刚几年,就想搞出名堂,实际不是这样。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

我也曾经是年轻人,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社会变动很大,很多希望都破灭了。尤其是我40来岁的时候,几乎所有希望都不存在了。当你抱著很大希望的时候,失望很多;当看不到希望之后,希望又好像慢慢看得著一点。

时代不同了,年轻人期望值很高,很多人想一夜暴富,不能承受短期内没有回报的事。我年轻时,一家三口人从昆明到玉溪,看到修路工人们临时住的房子,都非常羡慕。当时我们都觉得:「一辈子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这一生就得了!」

现在年轻人的知识面、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强多了,但年轻人的特点还是一样:把事情想得很简单。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从福建来找我,说自己大学毕业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没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标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

我对他说: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种果树10多年了,你急什么?

适用关键词:

坚持不懈的奋斗

不放弃的毅力

逆境中的心态

例题再现:

2015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作文题目以路为话题,根据材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这三句话自选角度写作文。

补充材料:

可口可乐的总裁古兹·维塔就是一个高逆商的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但都一次又一次地被他超越了。这位著名的古巴人40年前随全家人匆匆逃离古巴,来到美国,身上只带了40美金和100张可口可乐的股票。40年后,这位古巴人竟然能够领导可口可乐公司,让这家公司在他退休时股票增长了7倍!整个可口可乐价值增长了30倍!古兹·维塔在总结自己的成功历程时讲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即使走到了绝境,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抱著必胜的决心,你仍然还有成功的可能。

美国《企业家》杂志每期扉页中的固定文字: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下载-众望教育出品的包学习APP,内有更多的作文素材,超全写作技巧,让你的文章更加深刻,为学习生活保驾护航~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下载??众望教育出品的包学习APP,内有初高中海量学习资源、超全考试攻略,让知识更加直观灵动,为学习生活保驾护航~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