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来讲究尊师重道,素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但是对于启蒙老师,古代并不称他们为师,而称他们为孩子王或是五斗米先生。从这个称呼上来看,就知道没多少尊敬的意味在里面。

那为什么古代人强调尊师重道,却对自己的启蒙老师如此轻视呢?这不是前后矛盾,乱了套了吗?像就题主所说,这不是违背了尊师重道的传统了吗?

实际上在古代,所讲的尊师重道中的「师」指的是:领他们进仕途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

那些被人尊重的传道老师,教的都是人生道理,如孔子,都是教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所以特向这样的老师才特别受人尊敬。当然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点,这些老师他们在社会上有一些地位,名望很高,能拜在他的门下,日后前途是一片光明,所以这尊重也是利益之下的

而启蒙老师基本上教的只是术,所以在古代教书先生的地位比妓女还要底,被称为能挣钱的乞丐。

那么如今的「孩子王」们受人们尊敬吗?

很多宣传上将老师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这是一个十分高的高度,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其实我们看现在网路上大家对老师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很多家长都会抱怨如今老师好像没以前负责了,他们觉得为什么孩子的家庭作业都要家长批改?要是孩子作业没完成,家长还会被老师在微信群里点名批评。

有一些极端的家长甚至直接怼到:我交了那么钱,啥事都我做了,要老师有什么用?先不评论这位家长想法是否正确,但却少可以看出,这位家长对老师的定义跟古代教书匠没啥区别,我给钱,你教知识。这里面是交易,缺的是尊重。

而老师那边也似乎对家长也不满意,网路上也常有一些类似:你的孩子不管,凭什么要我负责?还有:老师最讨厌的几类家长,看看你是不是这样的。

这说明什么?

说明老师对家长、对工作也是不满意的。很多老师觉得教师只是一个职业,只要把自己负责所教的科目教好就行了。当然这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真将教师看成一个普通的职位的话,那还是将教师当成了教书匠,那就谈不上尊敬了。

不知各位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