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精鬼老靈,這句俗語用來形容年過九旬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再恰當不過了。

3月23日,巴基斯坦舉行國慶閱兵式,馬哈蒂爾作爲主要嘉賓出席了閱兵式。在近距離觀看了中國的殲-10戰鬥機表演後,精明如馬哈蒂爾自然打起了算盤。

回國後不久,他便在“愛我棕油”活動上宣佈馬來西亞可能放棄原來購買法國颶風戰鬥機和歐洲颱風戰鬥機以更新老化的米格-29(Mig-29)戰機的計劃,將目光轉向中國。

當然,明眼人不難看出,馬哈蒂爾這番話一方面是因爲中國的殲-10確實性能優越,另一方面則是在“敲打”歐盟。

這不是馬來西亞第一次表示對歐盟的不滿了。

2017年4月,歐洲議會在“棕櫚油及森林砍伐的決議”中表示要設定一個棕櫚油生產商進入歐盟市場的單一認證體系,並且到2020年,逐步在歐盟國家內禁止實用由總里程有生產的生物柴油。

說白了,就是歐盟覺得棕櫚油生產會對環境造成惡劣影響。在棕櫚油的生產國,大量雨林被砍伐,猩猩,大象,犀牛等瀕危物種失去了棲息地,雨林向種植園的轉變也加速了溫室氣體排放。

但在像馬來西亞和印尼等東南亞棕櫚油出口大國看來,歐盟的行爲實際上是一種貿易保護措施,歐盟和美國限制棕櫚油出口不過是爲了增加其國內生產的其他種類植物油的競爭力。印尼貿易部長英卡爾就指出,“這是不健康的競爭。”

要知道,馬來西亞是世界上僅次於印尼的棕櫚油第二大生產國,棕櫚油作爲世界上最常用的可食用油,對這個東南亞主要經濟體的總出口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佔國民總收入的8%。保護環境也好,貿易壁壘也罷,歐盟對棕櫚油出口進行限制等於掐住了馬來西亞的經濟命脈。

也難怪馬哈蒂爾要給歐盟臉色看,揚言要買中國飛機了。

馬哈蒂爾的態度很堅決,他直言“我認爲中國科技沒那麼差,甚至比西方更好,所以西方害怕了,他們甚至不允許中國商品進入。

當然,他也說了,馬來西亞政府還沒同中國探討購買飛機。

拋開“嚇唬”歐盟的因素不提,馬哈蒂爾對中國的“高科技”一直有好感。

在去年中馬建交44週年之際,馬哈蒂爾訪問了中國。按計劃,結束杭州行程的馬哈蒂爾原本應乘坐專機直飛北京。但是,爲了體驗中國高鐵,馬哈蒂爾臨時調整了行程。

據馬來西亞媒體報道,馬哈蒂爾及夫人敦茜蒂哈斯瑪抵達杭州東站,乘搭高鐵到上海,並來到高鐵駕駛艙聽取解說。從杭州到上海,150公里,這段路上馬哈蒂爾真正體驗了中國高鐵服務和速度。

國與國之間的博弈縱橫捭闔,瞬息萬變。精明如馬哈蒂爾,他的話自然也不能全信。

但毫無疑問的是,越來越多像戰鬥機、高鐵之類中國的高科技,已經被世界接受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