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期英國,2炮4槍,美國6槍但是都是12.7,德國109是1炮2槍,190是2炮2槍,但是德空全金屬機身都喜歡掛吊艙多2門炮

唯獨蘇聯是1炮1槍,37炮的都拿去攔截轟炸機和打擊地面了,奪取制空的戰鬥機,雙翼和伊16不說了,拉格3制空型全是1門20 1門12.7,雅克1,雅克7也是,衛國戰爭後期間了火力才慢慢上來,而且還是靠把12.7別列津升級成B20


一進問題,先就看到我們的老熟人在這不學無術了

沒毛病,雅克1總重確實有2.8T之「高」,基本上也就和P-40空著差不多

至於和同年的NA-73啥的快4噸的重量。。。

容我笑會兒,真的

不愧高端米黑,黑米國全家都只是舔地的


關於二戰期間蘇軍戰鬥機火力在當時究竟是強是弱,咱一個一個捋。

先說參加過西班牙內戰、中國抗戰、蘇日諾門罕之戰然後一直用到二戰的伊-15和伊-16?。

這倆極初期型號裝的都是2挺PV-1機槍,和同時期的各國飛機半斤八兩。但很快15和16兩兄弟就在1935-1937年裝上了4挺射速高達1800-3000發/分的施卡斯機槍。

而施卡斯的強大火力,一挺硬當2-4挺英美勃朗寧/維克斯/劉易斯航空機槍算都問題不大。

而同期世界各國飛機都是啥武裝配置呢?德國He51和Bf 109A/B,日本95戰、96艦戰和97戰,英國狂怒和獵手,美國P-26A在這時都是2挺7毫米口徑機槍,看都不能看。

美國的F2A-1「水牛」戰鬥機說是能在機頭1挺12.7+1挺機頭7.62的原裝基礎上在機翼兩邊各加裝一挺12.7機槍。但實際上這個配置直到1940年才實用化。更何況由於水牛本身體重超標,例如英國、荷蘭都會在實際使用中把全部12.7機槍拆掉換成7毫米口徑機槍。

英國「角鬥士」有4挺7.7機槍,義大利CR.32是2挺12.7。不看機槍射速的話倒是能和4機槍的15、16兩兄弟比較一番。

這還沒完,被題主鄙夷的伊-16,在1937年就上了2門20毫米施瓦克機炮(И-16 тип17),從而達成了2機炮+2施卡斯超高速機槍的火力配置……

1942年列寧格勒地區,海軍航空兵近衛第4殲擊機團一大隊隊長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的機炮И-16

好像這會兒德國的Bf 109要裝炮得等到1938年,噴火上機炮得1940年了吧?

И-16上的施瓦克ШВАК機炮近照

然後這些機炮I-16在諾門罕玩對地攻擊,對著帶日本皇軍所有能動的目標大發淫威,幹了個爽。

當然蘇聯戰鬥機的確是有那麼一些型號的火力在當時算比較薄弱,最典型的就是米格-1/3初期型號的1挺12.7+2挺7.62機槍的火力配置……這個火力水平放到1940年就屬實離譜。於是米格-3在戰爭爆發後就加強了武裝配置(2門20機炮)來補救。(戰前還有一個3挺12.7和2挺7.62的生產版本)

而雅克-1早期型的1挺機炮+2挺7.62機槍的火力配置雖然也被自家菜鳥噴過「火力弱」,但實際上這個火力配置比起對面的Bf 109F也差不多。

同期的Yak-7除了1門機炮,機槍更是換成了2挺12.7。後面甚至出現了喪心病狂的Yak-7-37(對,你沒猜錯就是裝了37炮),在空戰中基本上能達到只要命中一發當場解決的效果,無論如何都已經比對面德國佬的15/20機炮+2挺7.92機槍強上不少了。

更別說你要不嫌機槍機炮太多了沉,還有LaGG-3的5槍炮版本任君選擇。

1門20機炮放在發動機正中央的中空轉軸中,2挺12.7和2挺7.62佈置在機頭上方

當然由於1941年的拉格-3機體太沉,綜合了前線飛行員的意見之後拉沃契金就把兩挺施卡斯7.62機槍拿掉了,此後的量產版中也有把1挺12.7機槍拿掉,最後只剩20/23機炮一門,12.7機槍一挺的。

雅克-1B則把雅克-1的兩挺ShKAS7.62mm機槍換成單支12.7mmUBS,蘇軍前線飛行員們高度讚揚了雅克-1B的改進型操作桿和全視野座艙,甚至提出這種改進最好用到全部的蘇聯戰鬥機上纔好。雖然我作為一個戰爭雷霆玩家在遊戲裏覺得雅克-1B如果能有2挺12.7機槍那該多好。但歷史中的蘇軍飛行員對於火力問題似乎沒挑什麼毛病。

題主說當時的Bf 109是1炮2槍,而1942年蘇聯飛機(雅克-1B,拉格-3輕量版)大批1炮1槍,但德國人的這個「2槍」是7.92……

到1943年拉-5/拉-5FN雖然取得了對德軍的性能優勢,但2門施瓦克炮面對Fw-190的2門或4門20炮(Fw-190型號挺多,裝2炮4炮的都有)和2挺7.92的火力配置顯然討不到什麼便宜。

如果不算Bf 109那個以犧牲飛行性能為代價下掛2門翼炮的3炮2槍組合的話,裝備4門20炮的Fw-190A4應該也是德空第一次在火力方面騎在俄國人身上一頭。

在福克沃爾夫強大的火力挑戰下,拉沃契金等到拉-7才上了3門炮,而雅科夫列夫這邊拿出了……

Yak-9T

(噔噔咚)

沒錯,蘇聯人就拿37炮和Fw-190對頭,還把人家收拾的很沒脾氣。得益於NS-37的平直彈道,在對付轟炸機編隊的時候甚至在1公里的距離上就可以開炮。

至於我為啥不說裝45炮的雅克-9K,純粹是覺得這玩意兒犯規,瞬間火力投射5.53kg/s基本上可以算是二戰冠軍了……如果說再不要臉點那就是雅克-9UT的1門37和2門20。

1944-1945年蘇聯戰鬥機大抵就是拉沃契金家LA-7裝3門20炮,雅科夫列夫那邊花活比較多,有20炮/23炮/37炮+2挺12.7機槍的,也有3門20炮乃至1門37加2門20的版本。

總而言之火力可能不是參戰各國最強(當時英國、德國和美國部分裝備了4門20翼炮戰機),但你要說3門20炮乃至1門37加2門20(雅克-9UT)還全在機頭指哪兒打哪兒的配置都「異常薄弱」的話那我也無話可說。

而且火力和火力配置這個東西實際上是要挺看飛行員的個人理解和觀點的,例如在波克雷什金的「高度-速度-火力」的公式就體現了他們不是很追求犧牲飛行性能為前提的強大火力(例如各種機翼、吊艙佈置的機槍機炮)。同時蘇聯人極度推崇機頭佈置火力,以至於美國P-40到貨之後,蘇軍北方艦隊海軍航空兵的飛行員認為只需要機頭兩挺12.7老乾媽就足夠,索性把機翼上的不管7.62還是12.7全拆掉了事。

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P-40裝備什麼武器?

我們的戰斧和小鷹只裝備機槍,兩種型號武裝相同。都是大口徑機槍。兩挺裝在機頭的同步機槍,兩挺在機翼上。12.7毫米勃郎寧,威力大,可靠,非常棒的武器。當我們接收了這些飛機後,就開始撤掉機翼上的機槍,只留機頭上的同步機槍,以減輕重量。不過小鷹沒有機頭同步機槍,它的六挺重機槍全部安裝在機翼上(每側3挺)。我們很快拆掉其中兩挺,保留四挺。

……

在戰爭期間我就弄明白了為什麼西方盟軍會認為P-40不適合空戰。而我們則認為這是一種成熟的戰鬥機。當我們開始使用P-40時立刻就發現了它作為戰鬥機的兩大缺陷:1.他的加速非常"肉",獲得速度非常喫力。這導致在進入戰鬥時往往沒有足夠的速度,而速度對於一架戰鬥機來講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應對加速性不足的方法是以盡量高的速度巡航飛行。2.垂直機動性不佳,尤其是戰斧。關於第二個缺陷,我們的對策是拆掉所有2挺大口徑機槍(以及全部7.62機槍)。這樣就可以了,飛機的性能上了一個層次。現在,一切就全看你這個飛行員的了。集中精力!把握好操縱桿。當然,由於我們這種超負荷的使用方法,引擎的壽命只有50小時甚至更低,經常引擎運行35小時就需要進行更換。我們同盟軍對於評價P-40作戰能力所使用的標準標準完全不同。他們要求依照技術手冊上的條款來使用一種飛機,一切違背手冊條目規定的操作都不會去嘗試。

在我們(蘇軍)這裡,正象我講過的,主要原則就是要開發出飛機所能承受的所有動作甚至更多。什麼是"所有動作",美國技術手冊上可沒說。通常也許即便是這架飛機的設計師也不見得清楚,只能通過實戰飛行來展露。

順便說一下,我上面所講的同樣適用於P-39飛蛇式。如果只是按照美國人手冊上的要求,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德國人早把我們打下來了。這架飛機按照盟軍做題家式飛行員的"美國標準"去飛就是個鐵廢物,但蘇聯飛行員用"俄羅斯式"方式去飛它,結果它就可以和梅塞和福克抗衡。不過有些情況下我們這麼飛3~4個戰鬥架次後引擎就必須更換了。

美國P-39「飛蛇」在蘇聯也是差不多的情況:蘇聯飛行員自己把飛蛇機翼上所有能冒火的玩意兒全拆掉,槍炮火力全部位於機頭指哪兒打哪兒(雖然美國37炮的彈道不怎麼樣需要費點心),除了1門37炮就是2挺機頭老乾媽。

我們從莫斯科得到的第一批飛蛇裝有20毫米希斯派諾(西斯帕諾)機炮和兩挺安裝在機頭的同步勃郎寧重機槍。後來運到的飛蛇裝備M4型37毫米機炮和4挺機槍,兩挺機頭機槍,兩挺安裝在機翼上。我們很快拆掉機翼上的機槍,只保留機炮和機頭同步機槍。


我想了一下,覺得這問題可能是戰雷裏被MG151神炮打傻了的蘇空菜鳥玩家提出來的


你可能是雷普打多了 這其實是安東的鍋 和地球沒啥關係的


雅客9t瞅了瞅嘴裡的37毫米粗的東西,想了想算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