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相比於電動新能源車,氫能新能源有着更多更明顯的優勢,上一個五年瘋狂發展電動車之後,目前市場的風口開始倒向氫能源車,3月20日國內首臺氫能源乘用車在武漢正式落地,據悉這臺乘用車爲全正向研發,其採用碳纖維車身,全功率氫能源動力,搭載全球領先的氫燃料電堆,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以上。

  其實從數據上來說,這臺新能源車有着出色的表現,當然目前仍然停留在理論值階段,不過它的亮相還是給新能源汽車帶來了新的契機,未來的電動車市場有可能氫能源化,向着真正的無污染化進發。

  需要知道一點,氫能源有着很強的技術壁壘,相比於電動車普及度不會來的這麼快,一方面是氫儲存是一個技術壁壘,而且安全性必須要考量,氫能源要比天然氣以及電池能量存儲更爲不穩定,而且能量大熱量值高一旦保存不當後果頗爲嚴重。

  另一方面目前國內還沒有投放到乘用車中的氫能源產品,雖然國內幾家龍頭企業推出國氫能源車,但造價太高實用性不強,所以我們真正的氫能源車想要落地跑,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最近都在說氫能源車,那麼他有什麼優勢呢?

  首先氫是全世界乃至全宇宙最豐富的元素之一,它純天然可以直接獲取,這樣的獲取方式與電能有着根本的差距,畢竟電能需要其他不可再生資源轉化,亦或者需要建設龐大的水利、風力發電設備來轉化。

  在能量轉化的過程中氫能源排放物只有H2O,所以特點就是無污染而且或許方式相對不再產生浪費以及二次污染。同時氫能源車充電快,續航高,畢竟能量密度大熱量值高。

  目前全球頂尖幾家企業都在開發氫能源技術,現代、豐田、本田都在攻克技術壁壘,譬如說現代此前發佈的全新NEXO真正的就可以做到產品量產化,同時一定程度上解決氫能源的存儲安全問題,在真正的量產車上,現代的這臺氫能源車做到了兩個特點:補充燃料時間短,加滿氫氣僅僅需要4-5分鐘,同樣保證充足的續航能力,實現609km的標定續航。

  當然現代是考慮到了整車配置,安全以及成本,所以縮小了儲氫罐的容量,尺寸更大的產品儲氫罐容量更大,這一續航里程突破1000km問題並不大。

  不過氫能源也也有着一些重要的難題需要攻克,一方面是上面提及的存儲問題,另一方面則是轉化問題,更多的企業無法做好轉化問題,而且考慮到配重的問題,操控難題也需要解決,目前這對於整個國產車陣營來說,想要真正的做好氫能源車仍然需要不斷的摸索,畢竟目前世界主流車企中只有韓國以及日本掌握了一定的技術,而且將產品真正的投放到市場中去。

  當然我們也在採取一定的方向,目前的規劃截止到2020年國內加氫站數量將超越100座,氫能源汽車保有量將會達到萬臺,目前的氫能源僅僅是試運行階段,而後期更多的導向口將會到來,相信在2030年氫能源市場的份額將會再一次擴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