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上午,吉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保同仁及爱心人士来到伊通县情暖至亲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这里的孩子们送来牛奶等慰问品,并组织现场捐款。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到自闭症儿童这个群体,能为这些孩子们多做一些事情。”吉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蔡鸿亮说。

  爱心人搭桥结缘自闭症儿童

  蔡鸿亮说,他能关注到自闭症儿童这个群体,是李彦大姐搭的桥,李彦已经连续几年帮助这些孩子们了。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得知伊通县情暖至亲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照顾几十个自闭症孩子,但经常面临经营困难,我们协会成员单位的很多人一听,都愿意帮这些孩子一把,所以一拍即合,大家决定到这里来看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李彦说,这些自闭症孩子很多来自特困家庭,为了减轻他们家庭的负担,创始人于明辉靠着小额高息贷款和社会帮助在维持着康复中心的运行,“现在社会上缺少这样照顾自闭症孩子的托管机构,于明辉把这项工作做了起来,我们应该支持一下,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他们。”

  自闭症孩子带来《感恩的心》

  到了服务中心,隔着门就能看到孩子们“咦,咦,啪,啪……”的声音,有的孩子见了人知道打招呼,但眼神飘忽不定,大多孩子只能发出几种声音和简单的拍手动作。

  于明辉说,创立服务中心的初衷,是源自于他的自闭症儿子,照顾儿子20多年,深刻体会到,一个自闭症孩子给一个家庭带来的痛苦,可是由于在智力和沟通能力方面的缺陷,对于自闭症儿童,无论是孤儿院还是养老院都不肯收养。“我是一个父亲,想为儿子的将来找一个归宿,也想为像他儿子一样的智障儿童打造一个永远可以栖息的温暖港湾,这才创办了服务中心。”如今一共托养了50名自闭症儿童,根据他们的智力程度分成了几个班级,他们每天在这里生活和接受简单的康复训练。”创办康复中心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恢复一部分行为能力,走入社会参加工作。

  6日上午,一些自闭症孩子化好了妆,还为爱心人士表演了《感恩的心》,看着孩子们的变化,一些自闭症孩子家长流下了眼泪。

  爱心人士现场捐款1万元

  李彦说,她连续多年关注服务中心的孩子们,于明辉的托养模式给这些孩子家庭带来了一线希望,一个残疾儿童的家庭已经很不幸了,不能再让他们独自承担着精神与经济的双重负担。“我们现在就是想尽自己的能力,为残疾儿童找到一条通向温暖的路。”

  “在服务中心,50个孩子就是一个家,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已经30多岁,还将继续在这里生活下去,‘情暖至亲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有了爱心人士的支持,就是再难,我也会坚持和孩子们一路同行,一直走下去。”于明辉说。

  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员单位的爱心人士听着孩子们的变化,除了带来了牛奶等物资,很多人自掏腰包捐款捐物,朴显泽见到孩子们的变化,当场捐款1万元,朴显泽的妻子自掏腰包捐款1000元,“这些孩子家长不容易,于明辉创办的中心更不容易,中心现在运转困难,和大家一样,献点爱心。”朴显泽说。

  其他环保同仁及爱心人士也纷纷捐款捐物,并通过转发朋友圈等形式为服务中心募捐。

  蔡鸿亮说,将来协会还将继续关注这些孩子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情暖至亲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关注自闭症孩子们。

  图文丨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 赵春刚

  编辑丨无双

  审校丨繁文

  重点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