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书-蓝海公共美学.jpg

台湾公共艺术学Ⅱ—蓝海‧公共美学

每个城乡聚落都需要「被看见」,

透过彼此接纳、平等交换讯息,来述说、推广与传扬在地独特的人文价值,

并促进地方意识的凝聚,成为地方再发展的动能。

本书所提出的「公共美学」,并不只是艺术成果的完成,而是透过不限形式的美学行动,

来引导出一条走向社会生产的路径;

美学创作转由在地的文化回顾,透过诉说、聆听与体验等公共论述过程,

让地方意识借由创作者的视觉物件与活动议题渗透于生活场域中,

以更多元的住民论述,借以达成公共想像的再生产,

使「空间」转化为「地方」,而地方更加值为行动者的「故乡」,

在故乡意识能量的持续运作下,新社会的「能动力」于是得以被逐步培育成熟。

 

前言

随著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艺术美学经常被运用于不同城市人文的表征上,甚至用以创造经济效益;

但回顾台湾的发展经验,不仅公共艺术物件在塑造环境美学的影响力偏低,

在公共性的实践、人文层面之再生产意义或创造城乡经济等层面,其实质效益更是十分有限。

由不同政府部门所提出的各式环境艺术政策中,

无论是具强制性的法定公共艺术、社区营造或环境改造等政策下,

所产出的彩绘、拼贴、装置艺术等广义的公共艺术,往往不是消极设置,

就是过于强调视觉表现,以及快速产出成果的操作,而模糊了其推动初衷。

尤其在公共艺术与城市美学概念由境外移入后,学者或业界,在观念或实务上,

始终多援引国外案例、学术理论来形成操作模式;

法定公共艺术在个案执行面之兴办实务上,更常受限于法规与行政程序上的种种挟制;

长期以来,这种缺乏积极动机,仅依赖法令规范的公共艺术经费,

在学者专家与政策法规的框架下,更被狭域为一种几乎不具生产力的内需市场,

进而造成这类法定公共艺术仅是一种无意识的消费,而不问生产效益。

随著观念的不断演绎,广域的公共艺术,在型态表现上,

也逐渐由艺术分享于公众的类型,

演变为透过种种艺文活动、邀集大众参与制作、标示文化项目等广泛的艺术行动;

基本上,除了提升建筑环境与强化生活美学氛围外,更不断尝试以社会服务方式的型态,

来赋予艺术进驻到公众环境的意义。

艺术于公共场域的社会服务实践虽充满潜力与可能,但两者的叠加,并非以绝对性的态势,

意味著在成效上的正面效益,相反地,反而经常产生对立与矛盾现象!艺术在创作上的纯粹本质,

既然难与多元且复杂的公共面向联结,何不让艺术回归予创作本身的自我性,

重新思考公共艺术的公共核心价值,应该如何积极思考改革,

才能符合多元的公民讨论,进而引领出人文发展上的方向。

公共艺术因其公共属性,本质上便涵容著公众多元观点的舆论批判;

这些实存于各阶段发展现象的省思,就正面意义而论,

不仅是提供了发现真实问题与研发对策的创新机会,且更可能在彼此激荡之中形成「再进化」的动能;

而本书的内容产生,即是来自二十年的台湾经验,透过公共性的本质回归,

倡议「后公共艺术」时代的进化论——「公共美学」;

换言之,「公共美学」的形成概念,即是源于台湾的公共艺术发展经验,

与不同面向的社区营造、艺文推广等政策的省思,由地方观点推演出自我论述,

来思索应有的型态与核心理念的具体实践方式。

在这里所谈论的公共美学虽维持以美学为题,但更深层的意义,

在于透过美学作用于公共之后的动态观察,与呈现上的种种可能性来进行讨论,

进而在议题上,集思广益地创新出无限可能的实践方式;这些观点也明确地定位出:

美学之于生活,本质上就不等同于艺术专业的论点,

亦无法单以美学作为来成为一件公共议题的结论、改变的能量,

但却可以成为一个公众讨论上,具诱发性的媒介平台。

过去的公共艺术概念,多局限于透过艺术来表征或形成环境美学的讨论,

但公共美学不仅不限于环境景观之艺术表现,亦非局限于视觉艺术型态,

而是基于对公共议题的彰显,而形成的一种言说方式;透过多元的公共议题讨论,

进阶地形成了更具实践性且有著积极意义的「共学」,

并以此为理念上的核心价值,来成为推动公共美学的操作模式。

回归本质而论,公共美学也与过去所谈论的公共艺术一样,

均无法独立一格来成为问题的主要解决方式,而是以开放式的参与型态,

透过公众社群自我定义的模式,集思广益地在「共学」过程,

透过群众智慧来激发客观思考与寻求对策的积极态度。

因此,在公共美学观念中,美学的操作模式与成果,

相对于公共议题而言,仅是形成过程的一种对策上的选项;

之于公共领域,在于透过于其间的中介属性,促使公共议题或公众的回应层面,

均得以激发出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当作用于公共性的社群行为,

仅是一种表现公众意志的可能选项,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工具。

就过去长期推动的公共艺术经验而言,艺术物件之于公共环境实难论其生产性意义,

而以共学为操作模式的公共美学,却可能透过人的属性与组合、公共议题的多样性,

及不同的共学型态,交织出人文再生产的效益。蓝海[1]

源于经济学名词,但对于本书所推广的公共美学来说,

其象征的意涵,就在于能量的最大化与样态的无限可能。

 

博客来网路书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4141

诚品书店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266962571865

TAAZE读册生活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807622

延伸阅读/同系列书籍:

立体书-黑色公共艺术.jpg

http://lincm68.pixnet.net/blog/post/34552335-%e8%87%ba%e7%81%a3%e5%85%ac%e5%85%b1%e8%97%9d%e8%a1%93%e5%ad%b8%e2%85%a0%e2%80%94%e9%bb%91%e8%89%b2%e2%80%a7%e5%85%ac%e5%85%b1%e8%97%9d%e8%a1%93%e8%ab%96--%e6%9b%b8%e4%bb%8b

1060311-封面.jpg


[1]《蓝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一词,源于韩籍金伟灿(W. Chan Kim)及法籍勒妮·莫博涅(Renée Mauborgne)两经济学学者,于2005年所共同著作完成之书籍。蓝海一词,主要在说明如何以有异于传统的商业策略,以开创出他人难以与之竞争的新市场概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