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错好坏非绝对

 

人要有多自我,才会在出现问题时一股脑儿将原因、责任都归究到别人身上,完全没有想过也要想想自己有没有问题?

人要有多自私,才会由始至终只想到自己多有不便、需要付出、「似有损失」,不去想想别人也有相等的变化和权利?

人要有多霸道,才会认为别人所做的都是不好的、是错的,然后轻描淡写自己对别人作出过的伤害、忽略别人的伤口?

人要有多厚颜,才会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无需付出一分一毫,理应凭空获得所有,不去想想当中也有别人应得的份额?

人要有多迷失,才会忘记自己的锱铢必较,不仅无视别人的付出,别人想取回自己应得的,却反过来说是别人迷失了?

人要有多目盲和心盲,才会看不出事情的起因,感受不到别人由心伤到心死,丝毫没有察觉到一切源于自己曾经给予过别人的种种伤害?

人需要多客观,才可在出现问题时抽离自身的立场,以宏观的角度理性地分析数据,判断出事件起因、发展和最为合适的处理方案?

人需要多无私,才可由始至终不以自身的喜恶、利弊、得失作为行事准则,施予后不带走一片云彩,做到施恩不望报?

人需要多谦逊,才可不执著于别人的是非曲直,反而先意识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恰当,并且行事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人需要多高亮,才可克己复礼、不以物喜,不欲对别人有所亏欠,处事重于理亦酌于情,只为无愧、无悔、无憾之余也心安理得?

人需要多清醒,才可在审视别人之时同样审视自己,不会让别人的言行干扰自己的情绪和思维,也不会被世间的声色犬马动摇到自己的定位与心境?

人需要多心静澄明,才可于各种人、事、物的乱流中江流石不转,并能够把形形式式的纷乱抽丝剥茧,看透其中的框架和本质?

不论任何事情,最少都可有两个角度视之,例如将注意力放在别人的优点上,有人以此为学习榜样、提升自己,亦有人以此为嫉恨对象、害人害己;假如将注意力放在别人的缺点上,有人会以此为借鉴、反本溯源观照自身,亦有人会以此为踏脚石,藉著欺侮嘲弄来抬高自己。

又例如一个人个性坦率直肠直肚,在相同性情的人看来,是可以作为推心置腹的挚友,但对于心灵不那么坚强的人来说,那率真的言行或有如刀剑砒霜般给别人带来伤害;假如一个人个性深沉思虑周详,可于行事上面面俱圆、收放自如,但也可于周旋间堕入算计之沼、迷失本性。

普遍看来是做著对的事,也会变成做出了错的选择,表面看来是坏的行迳,亦可引申出好的影响。『事情』本身根本没有绝对的对错定性,所带来的后果也就没有确切的好与坏,一切只在于人的出发点,亦即是源于人的心之所向。对与错及好与坏只是各自立场上所得出的一个观念,非绝对的定论,自然各有其存在价值。

而且,对错好坏两个极端之间还存有很大的空间,在这片空间中游走,该如何拿捏自己的定位,不过是个人选择而已,只要承受得起结果,那就无所谓了。最愚蠢的莫过于明知结果而做出了选择,最后却又不想承担后果,得陇望蜀,如此只会一直在迷宫中打转,永远看不到路在何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