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砚台共有200多种,其中石质砚台占了绝大部分,主要原因是用石头制作的砚台,坚硬而耐磨,实用性非常强。但在众多的石头砚台当中,也有以外形美观,色彩丰富著称于世的,比如产自安徽省淮南市的紫金砚。制作紫金砚的紫金石共有六种色彩,20多种石品,用紫金石制作的砚台,其观赏价值远远超过了使用价值。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砚台的最大特点。八公山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与六安市的交界处,古城紫金山,山中蕴藏着大量的紫金石,紫金石形成于距今约4.5亿至5亿年前的航母器,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先后沉淀的物质中铁锰等含量不同和化学反应的差异,使紫金石呈紫色或黄褐色不规则条纹,并有不规则的金黄色本菱!按照品种分类,紫金石公分为教,白天清朱砂红,紫带螺纹红丝金线银线,冰纹玉点等20多个品种。

  由紫金石制作而成的紫金砚更是数不胜数,成品样式一般按制式分就行验和规格验两大类,就行咽试纸依旧原始的形态进行雕刻。原石必须是一块整时没有被切割过。紫金砚雕刻者在原始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雕刻出来的产品更贴近自然。而归核验指的是按照已有的创造理念,对资金时进行切割雕刻,俗话说,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砚台在文房四宝当中排在了最后。然而实际上砚台因为质地坚硬,易于保存,可以传承百代,所以又有着文房四宝砚为首的说法。早在西汉时期,紫金砚就已经成为文人墨客王公贵族争相收藏的珍品。

  在唐朝,紫金砚已经是宫廷贡品,到了宋朝四大书法家中的米芾和苏轼二人,更是因为喜爱名贵的紫金砚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在米芾的传世书法作品紫金研帖中接受到公元1101年,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路过真州,即现在的江苏省仪征市所在地,拜访李福德,赠一方紫金砚!两个月后,苏东坡病逝于常州,死前嘱咐他的儿子将紫金砚装棺入殓陪葬。米芾得到消息后,从真州连夜赶到常州,索要了紫金砚,并愤愤地说,传世之物岂可作为陪葬品!由此可见紫金砚是何等美妙与珍贵,苏东坡和米芾对他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宋朝以后朝代更迭,战乱频起,由于八公山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是兵家必争之地,八公山上的紫金石逐渐淹没在战乱纷争之中,紫金砚记忆逐渐被人们遗忘,至清末基本绝迹!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两方紫金砚唐宋遗物相继出土,才让世人重新一睹紫金砚的真容。现存的两方唐宋时期的砚台一方存放在西安碑林,是1957年出土的,燕为长方形,砚上有题字,绍圣四年造紫金实验。上圣四年也就是公元1097年,是北宋哲宗赵煦当政的时期,正是子经验盛行的阶段。另一方是奉子行,1972年出土于元大都遗址,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砚的前部有两足砚池,向后倾斜,页面有明显的磨痕。1972年人们在元大都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这方凤字形紫金砚,砚台的背面刻有北宋书法家米芾的铭文,铭文内容是自琅琊资金时所捐,破译德默在诸事之上,字永辉是制砚,皆以为端是物业。意思是说,这方砚台原来是宋徽宗所有,后来被米芾所得到,放自行子经验的出图,将此经验重新带回到人们的视线。

  由于紫金砚长期绝迹于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制作技艺没有得到完整的保存,吊唁名师开始根据历史文献中的零星记载和出土文物的实物考证,恢复紫金砚的制作,结合八公山上的紫金石料的特点,复原紫金砚的制砚技艺,有千年历史的紫金砚,是我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典型代表,制作过程一共有20多道工序,主要包括彩石雕刻打磨峰落雁茗配合等等。其中雕刻更是具有传统特色的环节,结合了浮雕透雕和线刻三种传统的雕刻手法。刀具具有单刀双刀切刀等十几种。为了继承和发展紫金石制砚这一传统的工艺,20世纪90年代,雕砚名师在雕刻技艺上吸取各家之长,根据紫金石特有的花纹图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进一步凸显了紫金石自然天成的色彩之美。

  各位网友你们又长知识了吧?要是有别的观点和看法请留言告诉小编一起讨论!您的留言和评论都是对小编莫大的鼓励。非常谢谢您!此号所有文章全属原创,未经允许,严禁搬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