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本人是十分欣赏陶渊明诗作的,曾道:「吾前后和诗凡一百有九,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而苏轼与陶渊明在人生经历上的相似,奠定了苏轼后期诗歌和陶诗的风格与陶诗十分接近的基础。比如田园题材,白描手法,表达质朴,意境旷达。他曾感慨:「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学道虽恨晚,赋诗岂不如。」

自「乌台诗案」后,苏轼一再被贬到黄州,儋州等地,官场失意,人生跌入低谷,更让他对陶渊明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认同,诗词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和陶诗》是他这个时期的主要创作,不再用豪放的词来抒发自己所见所感,转而和陶,用淡雅的语言将田园生活写得宁静清和。

可以说,苏轼的《和陶诗》,为后世对「陶诗」的再度审美提供了一种视角和依据。他的《和陶诗》表现出的感情正是追求陶渊明那种「清真」的自由,就像是与陶渊明在进行心灵上的隔空「对话」。这大概就是题主所说的「发现」吧。


谢邀。

坯子觉得,与其说是苏轼发现了陶渊明,不如说是陶渊明成就了苏轼!

苏陶二人虽然所处的时代相隔甚远,但其人其事颇为相似,比如怀才不遇,又比如官场失意,再比如人生境界,等等。

不同点当然也有,比如苏轼所处的北宋,政治空气自由,而陶渊明所处的东晋,就相对黑暗腐朽。苏轼的笑傲江湖多是一种被动且无奈的选择,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却是一种主动的逍遥自在。苏轼自然更加多才多艺,陶渊明就相对逊色一些。

晚年的苏轼,功利心大减,更加由心向往陶渊明那种真正的豁达与超然,真正意义上的「和陶诗」就是由其所创。

苏轼曾在家信中对自己的弟弟苏辙说过:古往今来的诗人没有谁值得特别欣赏,他只好看似质朴其实华美、看似清瘦其实丰腴的陶渊明诗,前后共追和了其一百几十首。曹植、刘琨、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等大诗人,都不如陶渊明。

苏轼在《江神子·乃作斜川诗》中写道:「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由此不难发现,其实苏轼早已将陶渊明视为跨越时空的知音。

根据苏轼《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中「渊明吾所师,夫子乃其后」之句,陶渊明不仅是他的知音,更是良师。

回答完毕。

附录上文引用的部分素材:

1.苏轼《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一》

文举与元礼,尚得称世旧。渊明吾所师,夫子乃其后。

挂冠不待年,亦岂为五斗。我歌《归来引》,千载信尚友。

相逢黄卷中,何似一杯酒。君醉我且归,明朝许来否。

2.苏轼《江神子·乃作斜川诗》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3.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处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士也。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引。


去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


是陶渊明成就了苏轼。你去了解一下时代背景看看。苏轼平生学佛修道,常有出离尘世之想,但一直未能摆脱仕宦生涯,而陶渊明没有学怫修道,反而勇于抉择,所以苏轼认为他虽不习佛,却有佛性,因此自叹不如。

另附一图给你看看就明白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