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尾句是「莫道中朝第一人」。苏轼兄弟在当时真的有很大的名气吗?如何表现的呢?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

[宋] 苏辙

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

莫把文章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

这是苏辙出使辽国时候写给苏轼的,从「逢见胡人问大苏」可知苏轼名声之盛。

1057年,苏轼和弟弟苏辙同榜高中进士及第。考试当中,苏轼在试卷上论述「赏忠之时,宁失之宽厚,在罚罪之时,当恻然有哀怜之心,以免无辜而受戮」时,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当时阅卷的是北宋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梅圣俞。他看到这里的时候,对有关尧与皋陶此事的记载也不是很清楚,却不敢公然提出查问,可能是怕丢面子吧。于是,给了高分,苏轼也得以封进士第二名。

考试过去之后,梅圣俞问及此事,苏轼竟说尧和皋陶的故事是他杜撰的。梅圣俞哭笑不得,却也非常佩服苏轼的才华。

不仅梅圣俞佩服苏轼的才华,欧阳修同样如此。这两人都是当时的大才子。

欧阳修曾对梅圣俞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然后又对儿子说:「三十年后,就没有人再谈论我了,那时谈论的是苏轼。」也难怪仁宗皇帝见到苏东坡兄弟,高兴地对左右说:「我为我的儿子找了两个宰相。」

有欧阳修和宋仁宗的背书,二苏名望之高应该是很有保证的了吧。


有人专门做他的作品集盗版去辽和西夏卖…


大概像卡戴珊家族在美国吧。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他们可以走遍大江南北,蹭吃蹭喝到死。


特别火。皇太后都喜欢他们


宋朝特重文士,而苏轼是被欧阳修亲点的继他之后的文坛领袖、一代盟主。你说名气大不大


作品在当时的外国(辽国,高丽)都非常受欢迎,名气大到作品在北宋末年被朝廷封杀。我觉得皇帝是嫉妒了

当年苏轼崭露头角,文坛领袖,一代大家欧阳修同其他人感叹后生可畏:「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而苏轼后来也的确达到了恩师的预期,誉满天下,盛名超过了欧阳文忠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