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

昌龄工诗,缜密而思清,时称「诗家天子王江宁」,盖尝为江宁令。与文士王之涣、辛渐交友至深,皆出模范,其名重如此。

《唐诗品》

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越。七言小诗儿与太白比肩,当时乐府采录无出具右。王言古作与储光羲不相下,而稍逸致可采,高才玩世,流荡不持,卒取闾丘之祸,轻华之致,不并圭璋,岂亦定见耶!

《艺苑卮言》

七言绝句,王江宁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

《艺圃撷余》

绝句之源,出于乐府,贵有风人之致,其声可歌,其趣在有意无意之间,使人莫可捉著。盛唐惟青莲、龙标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诗薮》

江宁《长信词》、《西宫曲》、《青楼曲》、《闺怨》、《从军行》,皆优柔婉丽,意味无穷,风骨内含,精芒外隐,如清庙朱统,一唱三叹。

《诗薮》

摩诘五言绝,穷幽极玄;少伯七言绝,超凡入圣,俱神品也。

《诗薮》

杜陵、太白七言律绝,独步词场;然杜陵律多险拗,太白绝间率露,大家故宜有此。若神韵于云,绝无烟火,深衷隐厚,妙协《萧韶》,李颀、王昌龄故是千秋绝调。

《诗薮》

李(白)词气飞扬,不若王之自在,然照乘之珠,不以光芒杀直;王句格舒缓,不若李之自然,然连城之璧,不以追琢减称。李作故极自然,王亦和婉中浑成,尽谢炉陲之迹;王作故极自在。李亦飘翔中闲雅,绝无叫噪之风,故难优劣,然李词或太露,王语或过流,亦不得护其短也。

《诗镜总论》

王龙标七言绝句,自是唐人骚语,深情苦恨,襞积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惜后人不善读耳。

《诗镜总论》

书有利涩,诗有难易,难之奇,有曲涧层峦之致;易之妙,有舒云流水之情,王昌龄绝句,难中之难;李青莲歌行,易中之易。难而苦为长吉,易而脱为乐天,则无取焉。总之,人力不与,天致自成,难易两言,难可相忘耳。

《诗镜总论》

专寻好意,不理声格,此中晚唐绝句所以病也,诗不待意,即景自成;意不待寻,兴情即是。王昌龄多意而多用之,李太白寡意而寡用之:昌龄得之椎炼,太白出于自然,然而昌龄之意象深矣。

《全唐风雅》

钟云:龙标七言绝妙在全不说出,读未毕,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见矣,然终亦说不出。 黄绍夫云:唐七言绝句当以王龙标为第一,以其比兴深远,得风人温柔敦厚之体,不但词语高古而已。

《姜斋诗话》

七言绝句,唯王江宁能无疵颣,储光羲,崔国辅其次者,至若「秦时明月汉时关」,句非不炼,格非不高,但可作律诗起句,施之小诗,未免有头重之病。若「水尽南天不见云」、「水和三日荡轻舟」、「囊无一物献尊亲」、「玉帐分弓射虏营」,皆所谓滞累,以有衬字故也。其免于滞留者,如「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则又疲茶无生气,似欲匆匆结煞。

《围炉诗话》

吴敬夫云:龙标七绝名手,五古笔法高妙,往往为理障所掩,如「精意莫能论」,「独立君始悟」、「海静月色真」、「寥寥天府空」、但便人剿袭,故愚者入其鬼窟中。岂若「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顿挫雄浑也? 王昌龄五古,或幽秀,或豪迈,或惨侧,或旷达,或刚正,或飘逸,不可物色。

《围炉诗话》

王龙标七绝,如八股之王济之也,起承转合之法自此而定,是为唐体,后人无不宗之。

《原诗》

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李俊爽,王含蓄,两人辞、调、意俱不同,各有至处。

《历代诗法》

龙标五古,胜情旷致,刊落凡俗。龙标七绝,如高翼矫风,半空落响,危峰堕月,哀壑承泉,首首同调,一见一新,非惟独秀当时,抑已擅场千古。

《唐诗别裁集》

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谓之唐人《骚》语可。

《石洲诗话》

龙标精深可敌李东川,而秀色乃更掩出其上。若以有明弘正之间徐迪功尚与李、何鼎峙,则有唐开、宝诸公,太白、少陵之外,舍斯人其谁与归?

《挹翠楼诗话》

有识者皆当戒心读王龙标「大漠风尘」、「白马金鞍」、「驰道杨花」诸作,止用一二字暗中托讽,使深心人于言外领会,意境既超,婉而不露,此其七绝所以独冠三唐。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鲍明远,缩作短篇,自成幽峭。七绝擅名,亦由关塞之词,江山所助。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太白五、七言绝,多融化无迹,而入于圣。

《唐诗别裁》

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养一斋李杜诗话》

于鳞谓「太白五七言绝句,唐三百年一人,盖以不用意得之」。

《养一斋李杜诗话》

高氏秉曰:「七言绝句,太白高于诸人,王少伯次之。」按《艺苑卮言》谓「七言绝句,王少伯与太白争胜豪,俱是神品」。《诗薮》谓「太白、江宁,各有至处」。《弱侯诗评》谓「龙标、陇西,七绝当家,足称联璧」。《漫堂说诗》谓「三唐绝句,并堪不朽,太白、龙标,绝伦逸群」。然吾独取高氏「少伯次之」之说。夫少伯七绝,古雅深微,意在言表,低眼观场,随声赞美,其实堕于雾中,并不知其意脉所在,此其境地,岂可易求?顾余谓少伯诗,咀含有余,而飞舞不足也。屈绍隆云:「诗以神行,若远若近,若无若有,若云之于天,月之于水,诗之神者也。而五七绝尤贵以此道行之。昔之擅其妙者,在唐有太白一人,盖非靡诘、龙标之所及,所谓鼓之舞之以尽神,繇神入化者也。」细玩屈氏之论,则知高氏所谓「少伯次之」者,非臆见矣。王氏谓「争胜豪」,太白胜龙标处,诚在豪之间,非老于诗律,不能下斯一语。惜王氏以「俱是神品」一语混之,说成李能胜王,王亦胜李。于是胡氏《诗薮》谓「李写景入神,王言情造极。王宫辞乐府,李不能为;李览胜纪行,王不能为」。意议浅滞,妄分畛域,更不足驳也已。

用姜斋诗话为这俩人做个结。

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而始叶于度。歌行,鲍、庾初制,至李太白而后极其 致。盖创作犹鱼之初漾于洲渚,继起者乃泳游自恣,情舒而鳞鬐始展也。七言绝句 ,初盛唐既饶有之,稍以郑重,故损其风神。至刘梦得而后宏放出于天然,于以扬 扢性情,馺娑景物,无不宛尔成章,诚小诗之圣证矣。此体一以才情为主。言简者 最忌局促,局促则必有滞累;苟无滞累,又萧索无余。非有红炉点雪之襟宇,则方 欲驰骋,忽尔蹇踬;意在矜庄,只成疲苶。以此求之,知率笔口占之难,倍于按律 合辙也。梦得而后,唯天分高朗者能步其芳丽尘。白乐天、苏子瞻皆有合作,近则 汤义仍、徐文长、袁中郎往往能居胜地,无不以梦得为活谱。才与无才,情与无情 ,唯此体可以验之。不能作五言古诗,不足入风雅之室;不能作七言绝句,直是不 当作诗。区区近体中觅好对语,一四六幕客而已。


最近在排印王昌龄诗集,他的诗也是最近才认真读了,单论七绝,他与太白在我这样的初学者眼里是不分伯仲的。

正如杨过当年华山绝顶看洪七公与欧阳锋的那场决战,只道是二人都乃当世一等一的高手,谁高在哪里又不得而知,亦或是妙处用寻常言语表达只会显得捉襟见肘。

《巴陵送李十二》王昌龄

摇枻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附两张用浙本字体排版的王昌龄诗吧,这是打算下个月印的书,图片太大无法上传原图,遗憾了。


谢邀。差不多。

李白是「诗仙」,什么体裁都写得好,没什么短板。古体诗、绝句都能写到极致,只有律诗不如杜甫,但与其他人相比并不弱。只是数量比较少。

唐朝有专门把一个体裁写到极致的。刘长卿的五言写得好,被称作「五言长城」,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写得好,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是写七绝的诗人里,唯一一个能跟李白平起平坐的高手。

两人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是写给王昌龄的。

李白的七绝就不列了,学过太多了。

列一下王昌龄的: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杜牧≥李白≥王昌龄&>&>其他(?▽?)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2046360


我看过一本诗词鉴赏的书上说,七绝只有王昌龄可以和李白争胜。两位应该不分伯仲吧。「秦时明月汉时关」写的实在太好了!


王昌龄,七言圣手,他诗作绝大多数以七言见长,而李白似乎七言五言都拿的好,至少我觉得李白的《侠客行》和《静夜思》不比他的七言诗差。


论主题,王昌龄比起李白略微局限;论文字功底,两人不相上下


没有高下之分,七绝第一也历来争论不休,到底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还是王昌龄的出塞,这些问题后人都只能凭自己的主观去评判。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