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有這樣一個神話傳說:有一天,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帶著他的狗,前去向水仙女泰羅示愛,但狗在路過海灘的時候貪玩咬了一個貝殼,把狗嘴染成了紫色。

仙女很喜歡這個紫色,要求做一件同樣顏色的長袍,從此這種貝殼成為了紫色染料的來源。

推羅紫,價比黃金的染料

雖然這個故事是神話傳說,但這種染料卻是真的。非但如此,它還是古代最寶貴的染料,成為古羅馬最高權力的象徵,價比黃金。這種染料,就是傳說中的推羅紫。

大概這顏色 | colorhexa

據後來古羅馬人記載,由於1隻海螺只能貢獻1滴原液,染料製作耗費巨大,過程繁瑣。到公元3世紀,推羅紫染色的羊毛已經與等重的黃金同價。

推羅在公元前11世紀至前7世紀是腓(féi)尼基的首都,也是重要的商業港口,因出產紫色染料而馳名。紫色在羅馬是非常貴重的顏色,這種從貝殼中提取的染料濃鬱耐久,比相似的植物和礦物色料都更牢固。

據說羅馬帝國的第一代皇帝奧古斯都曾用相當於現在的150美元,買一磅紫色毛織物,而當時的1磅紫色染料要花費相當於今天的1萬美元。

不起眼的推羅紫原料

推羅紫有名,原料卻很不起眼。最常見的兩種是紅口巖螺和染料骨螺。它們分佈在溫暖海域,喜歡待在有岩石的淺灘,前者只有鵪(ān)鶉(chún)蛋大小,後者比雞蛋稍長。

(a)紅口巖螺,(c)染料骨螺,(b) 可以製作靛藍和推羅紫的骨螺Murex trunculus。

作為肉食性貝類,它們在捕捉獵物或遇到危險時,鰓下腺會分泌黏液麻痹對手。發白的黏液在空氣中發臭並變成黃色、綠色、藍色,最後是紫色。根據貝殼種類和染色方法的不同,可以製作出藍色、深紅和紫色的色料,而最後一種最為珍貴。

遺憾的是,推羅紫的製造技術已經失傳,目前只能從古羅馬人的記載中尋找鰓下腺變為高級染料的方法。

最高級的推羅色的練就之術

捕撈這些海螺有特定的時令,最好的打撈季節是大犬星上行或在春天以前,這時海螺長得最大。取出的腺體要加入一定量的鹽,浸放不要超過三天。這些海螺越新鮮,染料質量會越好。

在錫制容器內熬煮海螺,每一百個安佛拉罐可以煮出五百磅染料。這個過程中,要時不時地颳去上層的浮沫,撇掉螺肉和連在肉上的腺體。大概十日後,坩(gān)堝裏的物質呈現液態時,放入羊毛進行試染色。

安佛拉罐的特點是尖底、細頸、瓶身長

真正的推羅紫由紅口巖螺和染料骨螺的染料混合而成,前者會給後者的暗色增添緋(fēi)紅色調,而後者能很好地把紅口巖螺的色料固定在紡織物上。

因此,在製作時,先將羊毛放入染色骨螺染料中上色,再浸入紅口巖螺汁液裏,是終成就最高級的推羅色。

再現的推羅紫,不復昔日榮光

古羅馬人為推羅色而瘋狂。在幾個世紀裏,推羅紫的使用被嚴格限定在上層社會。到了公元4世紀,只有皇帝本人能穿著「真正的紫色」。之後,推羅紫的製作方法在西方世界逐漸失傳,因為沒人用得起這麼貴的染料。

義大利San Vitale教堂,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一世的長袍用馬賽克表現了推羅紫

直到1908年,奧地利化學家保羅·佛裏德倫德爾利用12000隻染料骨螺提取出1.4克純凈的推羅紫——一種含溴的化合物。

但是,當時的化學工業已經能製造出苯胺紫、茜素紫和顏色相近的靛藍來滿足大眾的需要。

畢竟,耗費數萬隻貝殼把衣服染紫,對20世紀的人來說還是太過繁瑣了。

以上就是染料貴比黃金的來龍去脈,看完今天的科普內容,大家得到新的收穫了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