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上班族。(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对于已经进入成熟期的日本经济来说,促进创业、降低出售业务与企业的难度、下调破产门槛以及经营者推动企业增长时的激励制度,显得愈来愈重要。(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财经中心/综合报导

日媒报导指出,近年来美国上市企业的市值和2000年底相比增幅逾2.6倍,但日本企业却只有约1.7倍,很明显的日本企业没有跟上全球企业大型化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日本企业内部「新陈代谢」速度缓慢,因而造成企业增长的差距。

据《日经中文网》报导,美日企业的市值差距逐渐扩大,2000年底时,日本企业平均市值约为9.9亿美元,到了2017年时增长至17亿美元,但美国在2000年底时平均为27.5亿美元,2017年则大幅增长至72.3亿美元,美日两国差距从2.8倍拉大至4.3倍。中国上市企业的平均市值甚至从5亿美元增长5.4倍来到27亿美元,超越日本。

报导分析,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美国和中国与网路相关的企业积极发展,例如亚马逊、Google母公司Alphabet、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控股等,与这些企业相比,虽然日本的软银集团(SoftBank)和迅销控股(Fast Retailing)等企业表现坚挺,但其他新兴企业的数量和股票涨幅表现都较为逊色。

《日经中文网》推算了上市企业在股市的平均寿命,以100家上市企业一年有多少家公司下市,全部轮替完需要几年来计算,据计算结果,2017年时,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5年,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为9年,但日本交易所上市的企业的平均寿命却为89年,相当长寿。

▲全球股市示意图。(图/路透社)

▲日股示意图。(图/路透社)

报导指出,美国纽约证交所从2016年开始上市公司数量逐年下降,其中约有8成是因为并购而下市,显示出美国企业经常透过并购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小企业来增加竞争力。但反观日本,虽然有企业下市,但总上市企业仍每年增加,瑞穗证券指出,在日本许多企业家是以让企业永续经营为目标,而非取得成长。报导指出,因为日本经济长期疲软,再加上日本的银行实力相当好,因此企业家更想选择有能力偿还债务的保守型经营,这也导致日本企业异常长寿。

从破产企业数量来看,据日本帝国数据银行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10月,日本上市企业只有79家破产,但同时期的美国,总资产超过1亿美元的上市企业就有331家申请适用《联邦破产法》,这是因为美国企业将「破产」视为一种经营的方式,若尽早申请破产,就能愈快重振旗鼓,且透过破产,资金和人才将能被释放出来,有助于培养新的成长型企业。

此外,日本银行(日本央行)每年都会买入6兆日元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只要企业有在东证主板上市就会被买入一定规模。也因此,纵使企业因为业绩不理想而导致股价下跌,企业也不容易感受到压力,日本企业因而有了不以追求成长为只想维持上市的经营态度。

报导最后提到,对于已经进入成熟期的日本经济来说,促进创业、降低出售业务与企业的难度、下调破产门槛以及经营者推动企业增长时的激励制度,显得愈来愈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