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原因,好像地球人都知道,实际上真正搞懂弄清的没几个》一文找到了楼市的症结——人口流动性过剩。

  有人会马上反驳,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的要求,限制人口流动是计划经济的思维。

  那么大家冷静下来想想,现在的中国是人口流动不够,还是流动太频繁了?每年几次的人口大迁移已经创造了世界之最,而且省外流动比省内还频繁。

  流动性越强越好吗。高房价就是人口过度流动的后果,流动性过度,直接支离了城市原有的熟人社会,变成陌生人的世界,冷冰冰,越来越没人情味。工资涨了吗,很难涨,因为有无限涌入的外地人做派遣工和本地工人抢饭碗,本地工人完全丧失了话语权,因为他要涨,企业主立马用派遣工替换你。商业好做吗,外地人涌入商圈,导致商铺林立,恶性竞争,商家也叫苦不迭。

  哲学上讲,过犹不及,物极必反,难道不能带给人们启发?

  人才流动性犹如河水流动,河水不流动会形成死水一潭,鱼虾无法生存和成长,但河水流速过快,同样会让鱼虾无法生存和成长。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人才的流动性同样如此,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性,增加了人才自身流动成本,不利于人才自身积累和成长,客观上也造成极大的人才浪费和低效利用!

  河水不流动会形成死水一潭,鱼虾无法生存和成长,会因缺氧和腐臭窒息而亡

  但河水流速过快,同样会让鱼虾无法生存和成长,因为交配和鱼子发育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流速

  明白了上述粗浅的哲理,我们就能设计出巧妙的方案根治高房价。

  关税大家都知道,世界各国那个敢全面取消,德国日本的崛起,包括我们自身的崛起,无不受益于合理的关税。关税可以保护国内市场免受外来冲击,也能保护民族工业。尽管关税有副作用,但其正面作用不可否认。

  异地购房梯级门槛税,就是基于类似的思路。

  思路解读如下:

  对于同一区域纵向梯级购房冲击波,我们不妨借鉴治水的办法:

  治水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中上游地区“修堤筑坝”,中华民族对黄河水患的治理就是最好的证明。历史上,黄河在中上游地区没有修堤筑坝,所以一到汛期就河水就会一泻千里,奔涌而下,在下游地区形成严重洪涝灾害。但自从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相继修筑了龙羊峡、青铜峡、万家寨、三门峡之后,桀骜不驯的黄河变得温顺起来,即使到了汛期,也难以形成洪涝灾害。堤坝不仅起到了防洪蓄水的作用,而且还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观的电能。如果我们也在这股购房冲击波流经的县城、地市、省会、大都市都设置像堤坝一样的“门槛”,用以梯级缓冲这股购房冲击波对大城市楼市压力,理论上就能减弱大城市流动性,有效化解大城市房地产市场危机。

  堤坝不仅起到了防洪蓄水的作用,而且还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观的电能。

  异地购房梯级门槛税,犹如黄河上梯级分布的水电站(大坝)一样,既能防洪蓄水,又可发电

  在陕北、内蒙和甘肃一带,经常可以看到沙漠中有连成一片的“草格子”。这些连成一体的草格子就像一张巨大的渔网,牢牢的固定住了下面的流沙,大大降低了沙尘暴对当地居民的危害。如果在每一个城市周围构筑“草格子”(门槛税),这样所有城市的“草格子”连成一体,就会形成像沙漠中“草格子”一样的恢恢天网,这张大网会像“草格子”固沙一样牢牢抑制住外地购房者的流动性,让异地炒房者付出更高的成本,最大程度上挤掉投机的空间。

  仔细考量外地人购房制造的两种购房冲击波,我们会发现:异地横向梯级购房购房冲击波基本涵盖了同区域纵向梯级购房冲击波全部内容,如果不以行政区域为参照,同区域纵向梯级购房实际上也是异地横向购房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如太原所辖的清徐县到太原市购房,严格意义上也可看成是来自不同区域的异地横向购房。因此,在设计门槛时,只要将大城市所属县区视同一级别的行政区域看待,即可实现纵向梯级购房门槛和横向梯级购房门槛重合。换言之,只要针对横向梯级购房者设计一套“门槛”实现对异地购房者有效抑制。

  这些连成一体的草格子就像一张巨大的渔网,牢牢的固定住了下面的流沙,大大降低了沙尘暴对当地居民的危害

  最后找到破题中国楼市危机“哥德巴赫猜想”的方法

  中国面积和欧洲相仿,可以看作是一个“小世界”,三十个省在人口和规模上就好比三十个国家,三十个国家的有钱人去深圳购房或炒房不形成巨大泡沫到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如果中国实施了异地购房梯级门槛税,对异地购房设置户籍梯级门槛,就能够有效的控制来自全国各地的购房炒房者,从而收到很好的降温和调控效果。具体原理和操作如下:

  在现有“购房与过户”挂钩的政策基础上,设置一定的过户门槛——异地购房梯级门槛税,从而达到有针对性的遏制梯次“购房冲击波”效果,进而实现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目的。——具体操作方式:

  以首都、直辖市、特区、省会等大中城市为原始起征点,依照购房者户籍所在地与商品房所在城市的地域及行政关系远近,实行商品住房(不包括办公商用房)销售梯级门槛税,距离或关系与城市越近的门槛税越低(直至为零),反之,距离或关系与城市越远的门槛税越高。(理论依据:因为城市人口一般来自其临近地区,越临近城市的地区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越多,因此对城市贡献越大。贡献越大越应优待方体现公平,减征门槛税就是一种优待)。比如,北京市民大多来自北京周边县区、然后是河北省、再然后是华北地区,最少来自其他地区。

  依此可将门槛税设计为:北京市民购房只交契税,不征收门槛税;然后依地域及行政关系远近逐级提高门槛税:北京所辖县区居民购房开征门槛税(系数1.2);河北省区居民购房门槛税系数(1.5);华北地区居民购房门槛税系数(1.8);‘华北地区以外中国其他地区居民购房门槛税系数2.1,港澳台及外国购房者购房门槛系数2.6。假设北京目前商品房均价是5000元/㎡(用C表示),相关税费是200元/㎡(用X元表示);北京市民购房总成本用∑0 表示,那么在异地购房门槛税之后,

  北京市民购房单位(平米)成本:

  ∑0=C +X=5000元+200元=5200元;

  北京所辖县区居民购房单位成本:(实施有助于在首都(大城市)周边形成以县城为基础的卫星城)

  ∑1= C×1.2+ X=5000元×1.2+200元=6000元+200元=6200元

  河北省区居民购房单位成本:

  ∑2= C×1.5+ X=5000元×1.5+200元=7500元+200元=7700元

  华北地区居民购房单位成本:

  ∑3= C×1.8+ X=5000元×1.8+200元=9000元+200元=9200元

  华中地区居民购房单位成本:

  ∑4=C×2.1+ X=5000元×2.1+200元=10500元+200元=10700元

  其他地区购房者购房单位成本:

  ∑4=C×2.4+ X=5000元×2.4+200元=12000元+200元=12200元

  港澳台购房者购房单位成本:

  ∑5=C×2.7+ X=5000元×2.7+200元=13500元+200元=13700元

  外国地区购房者购房单位成本:

  ∑5=C×3.0+ X=5000元×3.0+200元=15000元+200元=15200元 (适当提高外国购房门槛系数,体现内外有别,而且外国购房者所在国家国民收入一般在中国三倍以上,收入高门槛税同比提高更显公平)

  通过外地人购房单位成本变化规律,可以导出外地人购房门槛税公式:

  p=a×(1.2+0.3n-0.3)

  门槛税调控房价的机理释读:

  首先,税率较高的门槛税本身就足以抵消炒房所获得的超额利润,从而挤掉炒房客投机的空间,断绝其炒房的念头;另外,在区分不同地缘关系远近基础上设定的门槛税级差标准,可以引导外地人就近购房置业和工作生活,从而有效化解外地购房者和租房者对大城市房价形成的压力,抑制流动性泛滥对大城市楼市的冲击,进而扭转大城市房地产市场不对称格局,重建相对平衡的供求关系,在此基础上,房价将回归理性,泡沫将随之消解!

  门槛税不只在大城市实施,而是在全国各城市同步实施,这样城市与城市之间都会筑构一起一道抑制炒房沙尘暴的藩篱,任何有投机念头的购房者只要一迈出他所在的城市,就会受到“门槛税”的有力牵制,而且地域越遥远购房的成本也更大,即便其将户籍转到异地大城市,仍旧会受到当地购房累进增容税(门槛税配套税种,针对当地超标购房居民)的羁绊,而且他再回原籍买房还要受到门槛税的制约。可见,门槛税就像是一张疏而不漏的弥天大网,可以最大程度挤掉炒房客投机空间,让投机客举步维艰,左右为难,最终迫使其放弃炒房的念头!

  门槛税就像是一张疏而不漏的弥天大网,可以最大程度挤掉炒房客投机空间,让投机客举步维艰,左右为难,最终迫使其放弃炒房的念头!

  炒房客一旦停止炒房,楼市恐慌效应将很快消失,购房者将更加理性的选择是否去异地购房,并由此放慢涌入大城市的脚步,其对大城市楼市形成的“刚性需求”将走向疲软,外地打工者也将同步放缓涌入大城市的步伐,其对大城市租房市场的形成压力将大大减轻,大城市楼市的“刚性需求”将进一步萎缩,甚至转入需求不足状态。房价将因此失去上涨的动力而进入下行通道,直至回归到价格真正体现其价值的程度!

  机理上犹如前年北京出台的区别不同类别区域设定差异化的停车费标准,用以引导城市中心区域私家车向城市三环、四环、五环等外围停放以引导车流均衡分布,从而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的机理相似。门槛税具有同样的引导购房者和流动人口向中小城市流动的从而化解大城市流动性泛滥对楼市的灾难性影响的作用。

  解读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