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P1756  

九份:悲情城市,繁华山城  新北市瑞芳区 2014.08.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在新北市东北侧瑞芳区的九份小城,是早年因为金矿开采而兴盛,也因为金矿枯竭而没落的矿业小镇。最早的九份只有九户人家,由于山路遥远加上交通不便,出门采购变成一项非常辛苦的差事,因此只要有人家要出门买东西,一定都会买九分,九份也因此得到他的名称。在19世纪末期因为在九份附近找到金矿露头,这个小镇一夕爆红。日本统治的20世纪上半叶30年代,九份的采矿业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九份的繁华也在此达到高峰,晚上灯光绚烂的程度,让九份有了小上海、小香港的称号。但随著矿源枯竭,九份开始没落,过去繁华的街道人去楼空,徒留荒废的坑道和厂房,诉说著过往的历史。直到知名的侯孝贤导演的作品悲情城市在威尼斯影展一炮而红,电影的拍摄地九份总算是再度回到世人的注意之下。

现在的九份,以盘踞山头的窄小角落、蜿蜒而上的街道阶梯、颇有特色的传统小吃、美丽的山海风光、过往的矿业历史、带有的浓浓小镇风味、怀旧气息,摇身一变成为台北地区一个游客必访景点。从台北出发前往九份,有许多方式。第一种方法是在忠孝复兴站搭乘1062路公车,但是最快也是最便宜的方法就是搭火车到瑞芳,再转公车了。

从台北车站到瑞芳的班次选择很多,东干线自强号只要40分钟左右。而最新上线运转的普悠玛号更只要不到30分钟,十分方便。除此之外,也有莒光号和区间车可以搭,大约需要一个小时车程。

IMGP1682

八月十五号这天搭十二点整发车的自强号,十二点四十分就到瑞芳。暑假的东干线自强号很热门,全车客满。

IMGP1690IMGP1686 

而从瑞芳前往九份的公车,平日就在火车站对面的站牌开车。(假日的时候会往前移至瑞芳分局前面,在车站广场出来横向道路的左边) 公车有很多路,788.1062都可以到达九份,班次很多。

IMGP1691 

从瑞芳市区开出后,车窗外就是基隆河的河岸风光,山啊、河啊、密集的楼宇啊,都是台湾东北部小镇的典型印象。

IMGP1693 

不久道路就开始爬山,不过大约不到15分钟左右就会看到左手边美丽的北海岸风光,也代表九份到了。

IMGP1699

从公车站旁的观景台,可以看到九份代表性的美丽山海景色。中间的岛屿是基隆屿,中间下方的海湾是深澳,突出的半岛是八斗子,再左边一点可以看到和平岛和基隆港。如果天气再好一点应该还可以看到野柳。不过由于位在迎风面的关系,九份的天气经常不是很好,而且也常下雨。前两次来九份都碰到下雨,而这次虽然只滴了几滴雨,但天空依旧阴沈。

IMGP1704IMGP1730IMGP1700IMGP1701IMGP1695 

而从公车站下车之后沿著山路往前走,在7-11的旁边就是九份地区最热闹的基山街的入口。

IMGP1709 

基山街是九份最热闹的街道。虽然路幅十分狭小,街道也弯弯曲曲、上下起伏的,但是两旁全是小吃、名产、纪念品店,什么都有,观光客川流不息、店家吆喝声此起彼落,处处充满著无穷的活力。

IMGP1712IMGP1770IMGP1713IMGP1715IMGP1710IMGP1716IMGP1733

而来到九份当然不能错过当地的各种小吃美食。沿著基山路两侧几乎都是小吃店和茶馆,从传统的鱼丸汤、臭豆腐、草仔粿、红糟肉圆、卤味,到比较西式现代的泡芙、花生卷冰淇淋都有,琳琅满目,实在是向往美食的人的天堂。漫步在基山路,从这一家吃到那一家,各种应有尽有,就像逛夜市一样,但是多了一种九份特色的惊喜。

IMGP1772IMGP1776IMGP1778IMGP1726 

当然不能错过的就是九份最有名的芋圆。不知何时,芋圆已经成为九份的代表食物,四处可见的芋圆招牌和大排长龙的队伍,都是其热门的见证,仿佛没有吃芋圆就不算来过九份一般。赖阿婆芋圆据说是九份的创始老店,老字号的店铺也为顺应新时代的潮流多了些变化,现在除了最基本的芋圆、地瓜圆之外,还有芝麻圆、山药圆、绿茶圆等新口味。

IMGP1717IMGP1718 

可以看到做芋圆的现场。各种口味的原料处理好后,揉成一条一条的,再把它切成一颗一颗下锅煮,然后就是一颗颗颜色缤纷、口味独特、有嚼劲的芋圆。淋上甜汤、放入各种豆类、倒上碎冰,实在是炎炎夏日的无敌享受。

IMGP1719IMGP1720IMGP1779 

除了琳琅满目的美食,九份的特色很大一部份是因为它的气氛以及它的独一无二。做为一个曾经繁华又没落的矿业小镇,九份现在的活力气息也许比起当年过之而无不及。九份带有的是一种独特的气息。沿著面向海岸的山坡,是热闹的街道、一层一层老旧窄小的房屋、弯曲的街道、数百街的楼梯。街道上拥挤、热闹,沿路挂著鲜艳的红色灯笼,气氛强烈,但转个弯却又是在房舍间一个平静的角落。在九份,游人们感受到的是庶民的热情活力、以及山城的淳朴和静谧。

走到基山路的末端,可以看到九份的另外一侧,各种颜色的房舍沿著山势比邻而建,小路蜿蜒其中,这一侧的社区没有前半段的热闹喧哗,而是一种对比的幽静,仿佛时空静止在采矿的当年。

IMGP1728

虽然现在的九份不再以采矿而兴盛,但是当年采矿的繁华依旧有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供人们缅怀昔日。在由三百多个台阶构成的竖岐路旁,可以看到一两处雕像,描绘著矿工搭时的工作景象:带著安全帽、推著手推车、弯腰在隧道中前进。

IMGP1765

而同样在竖崎路的途中,还有当年九份依旧在淘金的繁盛时期时,所留下来的戏院。当时因为人口众多,对于娱乐的需求也颇为迫切,因此九份的升平戏院就在这个背景下建立。在荒废已久后,近年政府又从新整修这个地方,现在是展示一些当年文物、海报、电影相关器材的小型博物馆,当年的室内配置大都留下来,固定的时间还有电影播放,大都是一些老国片,供人遥想当年九份的繁华盛况。想想当年九份夜夜笙歌,华灯初上、人潮汹涌、空气中弥漫著繁华的气息,对照现今重新整修的老戏院,怀旧的气氛实在浓厚。

IMGP1750

戏院外这条都是楼梯的竖崎路,是九份的地标,也是九份最为人知的一个画面。狭小的楼梯挤满了观光客拍下经典的九份:蜿蜒陡峭的楼梯、两旁仅靠的房舍、悬挂的红灯笼,如此稍稍杂乱的美感。

IMGP1737IMGP1746IMGP1743

据说这些房舍和红灯笼,是宫崎骏的作品神隐少女中那些挂满灯笼的楼宇场景的灵感来源。

IMGP1751

偶尔一个小小的角落,有古朴的木造墙面、有古老的旧灯,一抹鲜艳的红、一抹翠绿,都是九份的魅力所在。

IMGP1762 

每次来九份,总是在四五点的时候就下山,没有看过九份的夜景,还是期待下次可以看看晚上的模样。但是九份的夜其实更胜白天。当夜晚降临的时候,街灯开始点亮、楼宇中透露著光芒、红色灯笼一颗一颗亮了起来,红红的像颗小火球点亮九份的夜空。红黄两色的万家灯火,让九份璀璨,也让九份从沈睡的矿业小镇中苏醒过来,仿佛回到过去小上海、小香港的年代。虽然走在九份基山路上总是被拥挤的观光客淹没,但是这里的确是一个充满小吃美食、充满属于台湾特色、弥漫怀旧气氛、值得探访的矿业山城。

 

(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