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并没有因为做选择就迎来完美的结局,在真实的日常里,有时候,我还是会因为疲于奔命而想要放弃(工作);有时候,我会在孩子番颠闹脾气时,怀疑成为母亲的价值。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让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养另一个生命,带领孩子,走向海阔天空的未来。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简介│梁莉芳

  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社会学博士,台湾东华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合着有《巷仔口社会学》、《巷仔口社会学2》、《做爸妈的一百种方法》。在育儿过程中,深深感到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教养脚本,愿和普天爸妈分享自己的“失败”育儿笔记。亲子天下专栏作家。

  当妈之后,最常“被庆祝”的节日是母亲节。

  从百货公司的母亲节折扣、新闻媒体上不断播放的模范母亲表扬、孩子从学校带回的卡片画画,到一位难求的母亲节大餐,我们用各样方式庆祝,同时也提醒着女人做为妈妈的身份,相较下,妇女节,这个属于女人自己的日子,鲜少有人知道节日的由来,也没有母亲节的伟大光环。

  三月八日妇女节是纪念女性权利运动的努力,提醒我们历史上女人争取工作权、投票权和劳动保障的过程,肯定女人在经济和政治等不同领域的参与和贡献。

  成为母亲不是每个女人的人生选项,做妈妈的方式不是只有被歌颂的为家庭牺牲奉献,在母亲、妻子、女儿的各种身份之外,妇女节照亮身为女人本身的意义。

  怀孕时,就开始收到身边不少朋友劝说:“要不要考虑留职停薪专心带小孩?”“小孩长大很快,陪他成长就只有这么一次,不要错过了……。”我往往只是微笑,没有回答。

  我有一份喜欢的工作,从中带来成就感、自我成长和意义,当时和现在我都很难想象,如果为了小孩割舍工作,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这个愈来愈多女性选择离开职场、专职经营家庭的时代,我的选择不仅看起来格外古板,也不符合社会对女人成为妈妈后的期待:把孩子的需求放在优先、缩小自己的欲望。

  半妈半X的人生

  现在孩子六岁了,我还是在大学工作与育儿间切换不同的身份,平日里看起来绝非是杂志里的职业妇女形象-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更多时候是疲累的神态。

  孩子出生后,有段时间伴侣和我争吵的次数变得频繁,照顾新生儿的疲倦,有孩子后增加的家务劳动,原本平衡的分工,又得洗牌重来。不过,在一来一往的冲突里,我们也慢慢找到协作的方式,可以一起育儿、一起维持家庭的运作轨道。

  我们无法总是两个人都能兼顾家庭与工作,更多的时候,是相互支持,随时调整工作份量和孩子的照顾责任。在规划工作时,我们会提早与对方讨论,错开同时需要假日工作的安排,以及避免同时激增的工作量,其中一个人在职场焦头烂额时,得有一方较有余裕,陪伴孩子、响应需求,成为后盾。

  伴侣不时会夸耀说:“我应该是全台湾花最多时间陪伴小孩的心脏内科医师。”言词间,显露无限骄傲。较为熟识的朋友还会帮他加码:“妳家老公真的很难得,花很多时间跟小孩一起。”

  队友态度是关键

  虽然我内心翻了无数白眼,没有人夸奖妈妈的付出(被认为是应该的),很少称赞自己母职表现(更多的时候是怀疑自己做得不够),但我知道在“男性养家、女性照顾”的传统分工底下,伴侣某种程度的打破了传统婚姻关系里对于男女性别角色的期待,我也知道在小家庭缺乏外援的情况下,伴侣对育儿与家务的积极参与,是我维持半妈半X生活的关键。

  我们那六岁的孩子,曾跟着我一起去开会工作,也曾在我先生门诊时,坐在诊间的后面玩耍,幸运的,我们的同事或是病人,不会因为“带着孩子去上班”而质疑我们的专业,幸运的,我们的工作给予高度的自主和空间。

  我们那六岁的孩子,因为从小这些经验的累积,他很习惯爸爸妈妈都有工作、都做家事,也都陪他一起玩耍。相关的研究指出,原生家庭的家务分工是影响成年男性参与家务劳动的关键,我暗自希望,我们对于传统性别分工的挑战和越界,能提供他摆脱性别框架的养分,日后能成为重要他人的神队友,而不是猪队友。

  这并不是“半妈半X”选择的劝说文,也不是主张哪种选择比较好。日子,并没有因为做选择就迎来完美的结局,在真实的日常里,有时候,我还是会因为疲于奔命而想要放弃(工作);有时候,我会在孩子番颠闹脾气时,怀疑成为母亲的价值。

  做妈妈需要更多支持

  不过,更多的时候,我享受专注工作时,内心燃烧的小宇宙,以及发光发热的自己;还有更多的时候,注视着孩子长大的身影,衷心地谢谢他陪伴我走这段做妈妈的旅程。是我太过贪心吗?还是工作和育儿从来不是二选一的单选题?

  其实,不管是哪个选择,我们需要的都是支持。“半妈半X”的生活,没办法以独行侠的姿态展开,要件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协作:伴侣的共同承担、社会对孩子的友善,以及国家提供的资源。做母亲,并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事。养一个孩子,需要倾全村之力。

  三八妇女节,提醒我们一百多年前的女人,曾经透过集体抗议,改善长工时的劳动条件;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身为女人,不管是专职妈妈,或是半妈半X的选择,我们是不是能为自己做出决定?那些生活里的努力、挣扎,能被看见,并获得支持。

  ★版权所有,转载前请申请开白,核准授权之内容须完整加注作者及出处,出处为亲子天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cn-parenting)

  ★尊重原创,请依照上述规范申请转载,未申请开白之自行转载行为将一律视为侵权。

  若您觉得文章内容不错,欢迎点选 "在看",让更多亲友看到您关注的好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