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饥荒年代,人们只能饥不折食,于是啃树皮吃黄土便是常见之事。但是如果懂一些有关的植物的知识,不仅能够野外求生,吃得饱,更能吃得好。简而言之,得知道那种树皮有营养,可以啃。哪种树叶子味道好,又营养。那么,我给大家讲讲这个黄檗树。

首先,黄檗是一个中药名,黄檗树的树皮内层经炮制后入药,称为黄檗。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

当然,自古以来药食同源,黄檗肯定是能吃的。黄蘗用于饮食的记载始于《野菜博录》所言:「采嫩叶煠熟,浸去苦味,油盐调食。」可见,在明代这个饥寒交迫的时期,当时的百姓就采集黄檗叶,先过一遍水,再加点油盐凉拌一下。当然了,如果条件艰苦,估计过水加点盐也能吃,实在不行就学长颈鹿吃合欢叶。

但是,还有一群有饭吃却不吃,非得吃黄檗叶的,或许吃黄檗汁。这群人就是想要成仙的道士们,据笔者查阅可知,《道藏》中亦有大量关于食用黄檗修道成仙的记载。故笔者将其有关文献记载摘录如下:

《道藏》正一部二:「饥飡黄蘗华,渴饮琼林浆。神真炼太漠,合体现真光。」《道藏》正一部三:「朝餐紫华,夕味黄蘗。如此之法,是服日晨气,用我晨气,保见太平。妙道生一炁,炁中分阴阳。凝化日月精,灿然流三光。」

《道藏》太平部:「世世生生啖黄蘗,乳糖才食便分甘。实行从己先人谦又谦,平怀本分自清廉。利生接物仁无失,契理明真义亦兼。」

《道藏》中所提及的玉清甘露法食亦提及饥餐黄蘗。

由此可见,黄檗作为求道修仙者每日所食之物,是修仙之路中是不可或缺的。至于修道之人为何食用黄檗?笔者以为首先离不开黄檗本身的极高的食用价值。据学者对黄檗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研究可知:「用黄柏加黄连加黄芩加咖啡煎汁,有清热解毒的效果。用黄柏加丹参泡酒可以起到清热凉血的作用。用黄柏同绿豆煎汁可以起到清利湿热,泻火解毒的功效。」可见每日少食黄檗对人体有益而无害。

至于今人为什么不吃黄檗了呢?吃不吃黄檗,那肯定是吃的,只是没拿来做菜而已,感冒了发烧了有炎症了还是会用到黄檗中的小檗碱的。只能说现在的人可以吃的东西太多了,叶没空研究古人吃什么。

图片来自网路

文by GSN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