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症候群(pyriformis syndrome)

骨力诊所‧周聪哲医师

什么是「梨状肌症候群」?

梨状肌是位于臀部深处的肌肉,位于臀大肌下面,肌肉起点是尾骶骨第二到四节前侧外缘,肌肉终点是股骨(大腿骨)大转子(髋部可摸到突出来的骨头,台语称"大腿头")。梨状肌收缩时,可以让大腿外转张开。


梨状肌的紧绷缩短发炎,产生激痛点,其牵涉痛的范围和坐骨神经痛的范围一致,所以又称为假性坐骨神经痛(Pseudo-sciatica)。另外一种说法是,坐骨神经从堤内离开坐骨孔经过梨状肌,紧绷缩短发炎的梨状肌会压迫或影响坐骨神经,诱发坐骨神经痛。而这种假性的坐骨神经痛,就称为『梨状肌症候群』。好发于女性,男女比率约是1:6。

13248604_298867033778506_2811816908206689231_o.jpg

梨状肌症候群


认识「梨状肌症候群」的重要性

「梨状肌症候群」的症状相似于椎间盘炎(intervertebral discitis)、腰椎神经根病变(lumbar radiculopathy)、大转子滑囊炎(trochanteric bursitis)等其他常见骨科疾病。根据统计,大约16%慢性下背痛的病患会造成工作上部分或完全失能,但事实上约有6%病患造成下背痛的原因是梨状肌症候群。借由正确的认识梨状肌症候群,往往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治疗处置或开刀。
 

梨状肌症候群的症状

感到臀部中间或是靠近荐椎或尾椎处的深部疼痛,有时疼痛或麻刺感会沿著坐骨神经的走向,放射至大腿后方或小腿,活动、走路、长时间久坐等可加重症状,反复发作,触诊梨状肌时会有诱发疼痛。有时小腿后侧皮肤会感觉异常;严重时小腿肌萎缩、肌力丧失、行走不稳、跛行。
 

什么情况会有梨状肌症候群

不良的坐姿习惯是一般人得到梨状肌症候群驵常见的原因,翘二郎腿或是大腿外转张开的坐姿(如盘腿坐),就是梨状肌是收缩产生的动作。芭蕾舞者双膝外张掂脚尖行进,也都是靠双侧梨状肌收缩来完成;另外需要行进急停转换方向的运动,也会使用到梨状肌,也较容易会有梨状肌症候群。另外,某些性姿势也会使用到梨状肌,特别是同时双侧梨状肌症。在使用过度,或是不慎摔伤撞击到梨状肌部位时就会产生梨状肌发炎与激痛点,进而产生梨状肌症候群疼痛。

13227649_302204970111379_4040088290978676150_o.jpg

容易罹患梨状肌症候群的不良坐姿


由神经根刺激或梨状肌症候群所导致的坐骨神经痛? 

梨状肌症候群一般没有标准的诊断方式。其诊断原则上是属于排除性诊断。也就是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这种疼痛的状况,才能下梨状肌症候群的诊断。 最常须被排除诊断是椎间盘炎(intervertebral discitis)、腰椎神经根病变(lumbar radiculopathy)、大转子滑囊炎(trochanteric bursitis)...等。
临床上,医师除了询问病史之外,另外会配合一些理学检查来区别梨状肌症候群或神经根刺激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直腿抬腿试验 (Straight Leg Raise Test , SLRT )

病患在仰躺姿势下,医师将患侧下肢伸直抬起,当在30-70度之间有疼痛情况,就可能是神经根刺激所造成的坐骨神经痛,若要排除大腿后侧肌群及腘肌紧绷所造成的疼痛,可稍下降至不痛的角度,再将足部背屈( Bragard's test ),若是可诱发疼痛,则代表症状是由神经根压迫所导致的坐骨神经痛。一般梨状肌候群做直腿抬腿测试是不会诱发疼痛的。当然,进一步可以做神经传导测试 (NCV)来证实神经受压迫或刺激的部位在脊椎,或是用磁振造影(MRI)来定位病兆。

13243892_302685916729951_3758484733028883945_o.jpg

直腿抬腿测试阳性,则可能是由神经根刺激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梨状肌症候群的征象(signs)和检查(test)

梨状肌症候群并有专一性及特异性较强的临床检查,一般病人通常会觉得臀部深处的疼痛,这通常是坐骨神经痛不常见的,除臀部压痛外,需配合肌电图(EMG)检查来确定诊断。患者在一般正躺放松的状态下,有梨状肌症候群症状的那只脚会呈现外旋的情况。这是因为梨状肌持续紧绷收缩所致。(必须排除下肢手术后造成的变形)

13268049_302802916718251_1687077993548120033_o.jpg

在放松状态下,患者右脚外旋(图的左侧),显示患者可能有右侧的梨状肌症候群。
 

Lasègue sign  
侧躺髋关节弯曲90度,膝关打直,按压梨状肌可诱发疼痛。

Freiberg sign
被动的内旋髋关节会诱发疼痛。

Pace sign 
做 FAIR (flexion, adduction, and internal rotation) 测试,会诱发疼痛称为Pace Sign。FAIR测试的方法为将患侧下肢髋关节弯曲60度、膝关节弯曲90度,再加上髋关节内转、内收的动作,如果有神经症状出现或是感到臀部疼痛,则测验结果为阳性,表示可能有梨状肌症候群。

*Beatty test *  (特异性较高)
患者侧躺,患侧在上,髋部弯曲60度,膝关节弯曲90度,膝部放在床面,要求患者将患侧膝盖抬离床面,若患者有梨状肌症候群时,臀部深处疼痛会被诱发。若医师施以抗力(如下图),则疼痛会加剧。

13221077_302798930051983_5345440661725047761_n.png

Beatty test


梨状肌症候群的治疗

 梨状肌症候群治疗一般以保守疗法为主,除少数顽固病患须接受梨状肌切断手术外,并不需要手术处理。临床上急性疼痛时必须休息,特别是运动员,医师通常会开立口服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NSAIDs)或肌肉松弛剂,来减缓疼痛并放松梨状肌,注射型的不会比口服好,反而胃与肾脏副作用比口服强。热敷,短波,经皮电刺激,徒手治疗也可以缓解疼痛与肌肉紧绷,此外,腰部牵引对于梨状肌症候群是无效的。


一般透过休息与保守治疗后,约有八成的患者症状改善可达70%以上。如果病患对药物及物理治疗的疗效不佳,则可以考虑局部注射微量类固醇加麻醉剂,通常效果不错。若是对于类固醇有疑虑,针灸治疗的效果也不输类固醇注射。


梨状肌症候群的自我照护

梨状肌的自我按摩
梨状肌位于臀部的深处,自我按摩需要一定的技巧,坐在地上稍微侧到患侧,或将疼痛那侧的脚放在另一侧的膝盖上(如下图),在梨状肌下方放置一颗硬式网球(有点像坐在球上),一开始将球放在梨状肌靠近尾骶骨处,让身体重量压迫网球,这时应该会有点痛,深呼吸、放松、慢慢吐气,持续一分钟后,将球往股骨大转子处稍微移动,再重复按压。这样可以消除状肌的激痛点(trigger points),放松梨状肌。

13260214_303437826654760_3091941339903410418_n.jpg

梨状肌的自我按摩
 

梨状肌的自我伸展
拉筋的方式一般以逆转肌肉收缩的方向做持续伸展为主,网路上可以找到蛮多方法的。坐姿拉筋的方法(下图左侧),正坐,将有症状哪一只腿的脚踝放到另一侧的膝盖处,之后身体向前倾。此时可感受到患侧梨状肌的伸展疼痛,持需时间为20秒,再回复正坐。如此重复做3-5次。卧姿的拉筋方式(下图右侧),平躺屈膝,将无症状的那一侧脚跨在有症状的那一脚上,并且往没症状的那一边下压,下压实维持臀部不离开床面,此时可感受患侧梨状肌的伸展疼痛,持续20秒钟再放松,重复做3-5次。

13315490_303809383284271_2737269983042096233_n.jpg

放松梨状肌的拉筋伸展方法


关于梨状肌症候群的小提醒

一点小提醒,通常梨状肌症候群急性疼痛时,正坐臀部会不舒服,不良的坐姿时,反而会让症状舒服一点;但是,不良的坐姿会让梨状肌一直持续保持紧缩的状态,反而不利于治疗与恢复。因此,不良的坐姿在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此外,症状解除后,也应该修正不良坐姿,这样一来,梨状肌症候群才不容易再找上你。
一时的不良坐姿并不会有梨状肌症候群,通常是习惯性的不良坐姿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发病,或是因为搬东西、摔倒诱发。所以,不良坐姿是发展成梨状肌症候群最重要的因子。运动员,特别是芭蕾舞者或需急停转换方向运动的运动员,平时更应该注重坐姿,保持梨状肌的柔软度,以免影响运动场上的表现。

 

 

 

诊所网志,欢迎分享。

同步发表于骨力诊所网志

初版:2016年5月27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