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日期:100-6-15

信件编号:20110034925

内  容:

本人再将【2005/07/04 联合报】报导有关陈劲甫先生的故事po在总统信箱,希望马先生能够重视,如此优秀的建军人才,在中华民国竟然没有可以一展长才的舞台,马政府竟然也未曾积极发掘,真的是令人无法理解、匪夷所思,如果马先生予之召见并恳请陈劲甫先生再次为国效力,这是多么令人民佩服、令媒体关注 、令国军振奋的创举与魄力,请马先生尽快采取行动,感谢,

  陈劲甫自维吉尼亚军校第一名毕业后,志愿回台加入国军,轰动社会。当时蒋经国总统还特别召见合影。(本报资料照片)

  故总统 经国先生曾召见过陈劲甫先生,马先生又何尝不能见贤思齐,因 经国先生召见陈劲甫先生的照片无法转贴,但可从网路下载。

  陈劲甫是小巨人!

  他说:[觉得对国家贡献有限.不能再拿国家的终生俸.所以刻意提前一年退休].昨电视胡忠信说[有格的人变成稀有动物.很稀奇]~

  廿年前,在美国维吉尼亚军校第一名毕业的台湾青年,志愿返国投效国军;这个身高一六○公分小巨人的故事,在国内轰动一时。不料,当年充满报国热情的陈劲甫,去年却在即将领取终身俸前夕悄然退伍,转赴大学任教,也放弃了指日可待的少将晋升机会。

  出生于高雄的陈劲甫,在台湾读完高一即以依亲名义赴美求学;高中毕业后,身材短小的他毅然选择就读维吉尼亚军校。

  当时,他是全校最矮小的学生,却连续三年获得海军陆战队体能测验特优奖,并在一九八五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当年出国,曾切结一定回国服役,陈劲甫不仅回台实践诺言,并选择从基层陆军中尉做起。

  志愿从军后,陈劲甫曾当选十大杰出青年,后又出国深造,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他杰出的学经历,原本是军旅生涯发展的绝佳保证,不少同僚也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个人才。但为什么服务满十九年后,在退有终身俸、进有少将晋升机会的关键时刻,为何选择匆匆退役?

  对于这个问题,陈劲甫不愿多谈。至于军中有人说他临阵脱逃,有人说他求官不成,他只淡淡地说:「升少将,又能为国军做什么?」言下,对军旅生涯似乎失望。

  据军中同袍的说法,陈劲甫悄然退伍,与他全力参与规画的「国防二法」后来在立法及实施阶段变得「面目全非」有关。此外,他有很长一段时间对「建军到底有没有方向」感到困惑,最后他干脆放弃体制内改革,尝试从军队体制外尽一份力量。

  在基层历练期间,有长官要留陈劲甫在学校当教官,但他婉拒军旅生涯早期就要上下班的享受,宁愿到部队接受磨练。他当过金门前线的砲兵连副连长、八军团的砲兵连长、基地训练及高装检等基层实务。之后,他在陆军总部担任参谋,又进了陆军指挥参谋学院就读,最后才转到国防管理学院任教。从部队转到学校,有长官不理解,认为他挑容易的路走。

  其实,当时陈劲甫已对国军抱存疑问,有提早退伍的念头。他曾向友人透露:「我不理解国军的方向在哪里,如果不在部队,该在总部吧?可是我到计划署工作,发现那里『搞行政、不搞计划』。那该在三军大学吧?但我到陆军指参学院还是找不到答案。那么,高阶参谋阶层总会规画建军方向吧?结果参谋本部联五(计划次长室)忙的,还是行政业务。」

  陈劲甫不断思考国军建军目标在哪?每年几千亿国防预算投进去,逻辑上应该有整体规画,「但除了『防卫固守、有效吓阻』八字真言,再下去就空了,真是可怕。」

  陈劲甫因经办对外采购业务,常听美国人问:「你们的制空、制海、反登陆是什么?」但不同军种的高阶军官竟然有各种不同诠释;这不仅让美国人困惑,也让陈劲甫困惑。这正是民国八十五年台海飞弹危机前后的事,外有实际威胁、内有方向不清的迷惑,对他冲击很大。

  当时他想,国军战略模糊不清,从军队内部很难搞好,从外面来做,大概还有希望;所以约略萌生了退伍的念头。但难在国军毕竟待他不薄,陈劲甫相当犹豫,所以先选择去国防管理学院教书,再作评估。不料,他终于无法在军中厘清自己的困惑。

  当时的国防管理学院院长、现任立委帅化民感叹:「国军留不住他,是国军的损失。」当时,帅化民协助前国防部长唐飞完成国防二法架构规画,陈劲甫曾深度参与,他去陆军总部作简报时,陆军总司令陈镇湘相当欣赏,当晚就来电希望他回陆军工作。帅化民回忆说:「我去总长办公室抢人,汤曜明问我陈劲甫是不是怕吃苦?我说陆军不怕找不到带兵官,但好的规画人才太少,陈劲甫应该留在国管院。」

  之后,陈劲甫专心于新成立的国管院决策研究所,他说:「这段时间最有成就感,好像撒下种子长成秧苗。」没想到,五年后,陈劲甫还是选择退伍,到元智大学担任资管系副教授。

  陈劲甫说,留在军中其实是康庄大道,出来重新出发,路更难走。所幸他处理得很低调,没有在军中引起太多议论;回到校园里,陈劲甫也回归学者身分,鲜少提及显赫的过去。

  「之前并不知道陈老师过去有这么辉煌的历史,虽然老师会举军中的例子,但因为老师之前曾在国防管理学院教书,所以也没多想。」曾上过陈进甫课的学生杨砚婷说,直到同学看到媒体报导,在课堂上问起,陈老师才提到军中这段辉煌的过去,他并教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2005/07/04 联合报】

================================================================

【此封信,总统府依旧无任何回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