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不用爭議的世界第一大癌症,無論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都位居第一位。癌症防控,首先得把肺癌做好,一是要做好預防,降低發病率,二是要做好早診篩查和治療,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今天來說一下,肺癌有哪些檢查手段方法。



關於肺癌的檢查手段方法,主要從篩查和診斷兩個層面:

對於沒有症狀的健康人羣但屬於肺癌高危人羣的人,推薦進行肺癌篩查。篩查方法目前的共識是肺癌高危人羣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



對於可疑肺癌,則是爲了明確診斷,包括明確定位,定性,分期等。肺癌的檢查方法:


癌症的診斷包括病理確診和分期,主要通過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影像檢查以及細胞學或組織學檢查等。診斷是治療的前提,沒有正確的診斷,就沒有正確的治療。

就肺癌來說,主要的檢查方法包括:

1、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也就是醫生通過詢問病人的情況,比如有什麼不舒服(咳嗽等),什麼開始有不舒服,持續多長時間,伴有其他什麼症狀,吸菸史,家族史,既往疾病史等,看過病的人都知道,醫生一開始都要“問東問西”,這可不是八卦,而是想通過問診來找到進一步檢查的線索,讓接下來的檢查更有針對性。體格檢查則是醫生通過視、觸、叩、聽等來發現病人的一些客觀體徵,比如腫大的淋巴結,聽到的呼吸音變化等。

2、實驗室檢查。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化驗,化驗的標本包括尿液、糞便、血液、胸水等,其中主要是血液化給。和診斷直接有關的主要是腫瘤標誌物,比如CEA、SCC、NSE等。但其他檢查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血常規、肝腎功能,這是瞭解病人的一般情況及臟器功能,評估病人對檢查和治療的耐受程度。

3、影像學檢查。包括:

胸部X線檢查,主要是胸部正側位片,目前仍然是發現和診斷和提供治療參考的重要的基本方法之一,不過在CT已經普及的今天,它的價值還是有相對有限。

CT檢查。胸部CT是肺癌診斷最重要的基本檢查手段,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和X線檢查比較,它的優點是能發現小於25px的病變,以及常規胸片難於發現的位於重疊解剖部位的肺部病變。除了胸部CT,肺癌的分期還要進行肝、腎上腺等部位的CT檢查。

磁共振檢查。一般不用於肺部檢查,但對顯示縱隔病變有優勢,最大的特點是更容易鑑別腫塊與血管關係。多數情況下還是用於肝、骨轉移竈的發現和診斷。


ECT檢查,主要用於骨轉移的初篩,對可疑骨轉移部位要進一步做X線或CT或磁共振等。

PET-CT檢查。可以瞭解腫瘤的代謝活性,在某些情況下有特別的優勢,但也不能濫用。

超聲檢查。主要用於頸部淋巴結、腹盆部的檢查,在肺癌的診斷上較少應用,可以用於初篩頸部和腹盆部轉移竈,或者進行超聲引導下腫塊穿刺活檢。




猜你還想看:

高血壓終身服藥!醫生:自己解決,按摩穴位降血壓

繼高血壓、冠心病後,心臟瓣膜病要關注!治療心血管病再出新技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