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前, 桑德伯格和她的新書《Lean in》簡直火到不行, 時任face book COO的身份, 讓桑德伯格自帶流量, 所到之處受到職場新女性們的頂禮膜拜, 很多人將lead in 作爲座右銘, 發誓擠破頭也要進去那個小小的董事會




這本書, 其實只有一個意思, 鼓勵女性, 一路向前, 不要因爲家庭, 孩子放下前進的步伐, 全力打拼就可以在商業道路上夢想成真. 只是她在書裏沒有告訴讀者的是, 她背後有一個多金又稱職的家庭奶爸全力支持她.


我當時真的買了這本書, 也耐着性子去讀了, 但是總體的感覺就是, 野心被無限放大的同時, 有些東西並沒有講清楚, 至於是什麼, 當時的我是說不明白的. 




後來2015-2018, 發生了兩件事, 一個是桑德伯格強有力的後盾, 她的老公在晨跑的時候猝死, 留下兩個孩子, 桑德伯格後來的表現讓人非常心疼, 誰都知道, 這對於女性是怎樣毀滅性的打擊, 而她在沉到深淵的低谷裏還要努力表現堅強, 一邊安撫未成年的孩子, 一邊還要理性剋制的, 迴應關於她本人以及公司大大小小的傳聞


那段時間, 她難掩憔悴, 卻讓人真切的看到一個成功人士的另一面.


還有一件事是, 滴滴副總裁柳傳志的女兒柳青, 一封郵件承認自己罹患乳癌, 同時強調, 公司的業務不會受影響, 自己會帶病在家工作


這兩件本來完全沒有關聯的事情, 卻悄無聲息的改變了中國女性對於lean in 的看法. 很多人開始反思, lean in 是不是真的那麼重要, 畢竟有些代價是我們承受不了的, 真的要等到那一步再去挽回嗎


同年, 一個機緣巧合, 我看到了這本書, 斯特勞的《我們爲什麼不能擁有一切》. 我感覺瞬間開悟了




書的作者是安妮·瑪麗·斯勞特,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她在2015年的時候接受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邀請成爲白宮智囊團的一員希拉里的私人顧問


每週她坐火車穿梭在新澤西和華盛頓之間努力平衡着家庭和工作好在她的先生也是一位大學教授有足夠充分的靈活時間去照看孩子


但是經過兩年的掙扎和努力她最終還是向希拉里遞交了辭呈因爲她感覺這種蠟燭兩頭燒的生活已經近乎將她摧毀而她如此的拼命並沒有換來她想要的結果兩個兒子都不約而同的出現了各種問題而工作上她也很難真的all in. 最終她選擇回到了熟悉的普林斯頓大學校園繼續教職工作


在本書中安妮·瑪麗·斯勞特反駁了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的觀點,探討兩性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同時爲女性打抱不平:無論她們如何努力,女性不可能同時兼顧成功的職業生涯和圓滿的家庭生活。   


她說, 我們不能什麼都想要, 個人的成功, 家庭的和諧,良好的人際關係, 都得到, 那是不現實的. 我們必須懂取捨, 纔有可能實現平衡


而且這種平衡不僅僅對結了婚的女性很重要, 對單身女性也同樣重要. 我就曾經諮詢過我的一位女高管朋友, 她未婚, 在別人眼裏她是可以24小時工作的那個人, 可是她也認爲平衡很重要, 她需要平衡的是她的個人興趣愛好, 情感, 以及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


畢竟, 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 生活不是隻有工作, 而只有平衡的狀態纔是可持續發展的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大到宏觀的日月更替, 小到微觀的身體陰陽, 都是在講述一個道理, 那就是平衡” , 個人事業的發展, 與家人的關係, 個人的興趣愛好, 親情、友情、愛情, 這些elements共同組成了生活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沙哈爾也說, 感覺幸福的關鍵是你和你在乎的人保持着令人舒服的人際關係, 而這些人裏包括你的父母、伴侶、親友、子女, 而維繫這種良好人際關係的法寶是時間, 你要給他們時間, 而他們的存在和事業一起, 組成你的生活, 讓你感受到幸福的感覺, 這就是平衡的意義. 


你, 確定讀懂了生活的意義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