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为“一同成长的粑粑”第356篇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上了小学后,严谨的学校生活、学习上的压力、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父母对孩子的过高期望,会使得孩子一下子无法适应。而父母也会发现原本认为很聪明、很省心的孩子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上课坐不住、赖床、丢三落四、不愿上学等等。

  为让孩子尽快适应上小学后的生活,需要父母帮孩子做好充分的入学前准备。

  1.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包括注意力、自制力、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等内容。

  (1)注意力、自制力的培养

  妈妈可以模拟一个课堂时间,刚开始时可比实际时间短,以后逐渐增加时间。在此时间内,让孩子安静地做他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如:画画、折纸、拼图等等。这时尽量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不要过多地去干涉他,让他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完成之后对他进行表扬。

  让孩子养成做事不半途而废,而且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的习惯,如:孩子画画时又想去玩玩具,爸爸妈妈应要求并鼓励他画完之后再玩。

  培养孩子观察力、记忆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注意力、自制力。平时,爸爸妈妈可多带孩子游玩,让他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如:下雨了蚂蚁都往哪跑,各类花的花瓣、叶子都有什么区别等等。

  (2)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定时睡觉、早睡早起。人学前1个月,可以调整起床时间,逐步适应上学时间。

  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床铺、刷牙洗脸、系鞋带、便后使用卫生纸、洗手。

  培养孩子整理自己的物品。入学前1~2周,让孩子模拟整理书包、文具。开始时可由爸爸妈妈列个清单,让孩子照着整理。

  教孩子学会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握笔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各个文具。

  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任务意识,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爸爸妈妈交代的事情。

  (3)交往能力的培养

  大方、开朗、主动、自然地与别人交往的孩子容易被老师、同学所接受,很快建立良好的同学、师生关系,而畏畏缩缩、害羞、内向的孩子则容易被别人忽视。

  鼓励孩子克服害羞心理,通过不断地练习、实践提高交往勇气。

  教孩子学会礼貌用语的使用、待人接物的方式,培养热心助人的品德。

  欢迎关注:“一同成长的粑粑”,每日持续分享有价值的0-18岁育儿经验与心得,让我们与孩子一同成长。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转发,收藏,关注本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