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马斯克的忠实粉丝们死心塌地的坚信着特斯拉的保值能力,毕竟在很多人眼中,特斯拉是“排场”和“面子”的象征,全宇宙最贵的纯电动汽车品牌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的。我也曾偏执的认为,像马斯克这样无比高傲的绝世天才,怎么可能向普通人低头?

  但很快,我们就被马斯克狠狠的扇了一记耳光。3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方宣布全面降价,主力军Model 3系列降价2.6万元到4.4万元不等,Model S系列最多降价27.75万元,而高端产品Model X最多降超过34万元。

  故事远远没有结束,仅仅过了10天,3月11日,特斯拉就宣布全球范围内把汽车价格平均上调3%。过山车的游戏还在继续,人们已经看不懂马斯克要干什么。

  10天前,已经提车的很多土豪车主叫苦不迭,发微博的发微博,拉横幅的拉横幅,土豪们的钱也是血汗钱,谁又能忍受新车刚开几天就被打折出售呢?然而打折出售其实也不一定是马斯克的本意——因为在经历了推特门、大麻门和中国市场热情消退之后,特斯拉确实已经被逼到了绝路上。

  但现在涨价,还全球“普天同涨”,几个意思呢?2018年对于马斯克来说无疑是极度痛苦的一年,先是在脱口秀上一口大麻抽掉了特斯拉7%的股价,然后又为了取悦女友发推宣布特斯拉私有化,被SEC(美国证监会)罚了4000万美金。身心俱疲的钢铁侠不得不重新审视特斯拉的经营模式——到底是做高端奢侈品,还是做低端平民货。

  “救世主”马斯克除了要面对愤怒的中国车主,还要继续走在电动汽车行业的前端,带领特斯拉寻找新的方向。

  特斯拉的“变脸”,其实离不开两个字:利益

  2月底,马斯克宣布特斯拉在美国转型线上销售,以此达到裁减销售人员、减少门店成本的目的。在美国人的消费观念里,网上买车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甚至对他们来说更方便、更快捷,只保留部分实体店作为展示平台和信息中心也算是对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国有无数汽车爱好者把马斯克当做神一样供奉,对特斯拉“忠贞不二”,但在中国消费市场,特斯拉好像并没有表现出它在美国本土宗教般的号召力。2017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售总收入为20.27亿美元,而2018年的中国销售总收入仅为17.57亿元,同比下跌15.4%,在全球范围内作比较,中国市场就是特斯拉的滑铁卢。

  也许是这个消息刺激到了马斯克紧绷的神经,高傲如他终究还是低下了天才的头颅,特斯拉在2018就已经两次降价,2019年3月的这次降价,特斯拉更是从宝马奔驰一档跌落到平民阶层。据说等到上海的超级工厂完工之后,25-30万也能买到一辆曾经号称“全球最贵纯电动汽车”的特斯拉。一时之间,特斯拉体验店里客流如织,恍惚有一种大众4S店的错觉。

  随着降价问题爆发的,除了慕名而来的新顾客,还有“老一辈”特斯拉车主的愤怒。谁不见在特斯拉体验店拉横幅哭诉自己5天赔了20万的暴躁老哥,就连新浪微博CEO王高飞这种土豪也没能幸免,刚提车就降价,王总也算坐了一回过山车。

  对于这些情况,特斯拉提了两种补偿方案:

  为未提车的用户提供升级服务,可选择原价加配自动驾驶套餐,或享受新价格不包含自动驾驶套餐。

  对新用户推出“信心保障计划”,在交付7天或行驶1600公里内可以退回车辆并获得全款。

  也就是说,没下订单的人完全可以把特斯拉当iPhone买,降价还包退,简直喜闻乐见;下了订单没提车的要么花钱享受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要么放弃黑科技选择优惠;至于已经开车上路一两年的老车主,只能权当早买早享受了。

  这还不是马斯克能做出的最大让步——关闭全球线下店的计划调整为缩减一半。虽然特斯拉在2018年第3、第4季度分别实现了3.12亿美元和1.39亿美元的盈利,但交付周期长、产能低下、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始终困扰着特斯拉,尽快回流资金以等待上海超级工厂的建成、如何把特斯拉推向中国市场已经成为马斯克急需解决的两个难题。

  华尔街研究机构曾经爆料:正从中资银行手中申请约20亿美元(约130亿元人民币)的低息贷款用于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这笔钱一旦申请下来,或许可解燃眉之急,但低价卖车、薄利多销仍是特斯拉最关键且有效的回流资金手段。

  交付问题尚未解决,马斯克已过度沉迷人工智能?

  特斯拉是不是好车?

  百公里加速2.3秒超越法拉利保时捷,全身多个摄像头传感器确保安全性、不定时更新的智能车载系统,再加上烧电不烧油的特殊性,当然还有最关键的——装X无敌。决定了特斯拉就像当年的iPhone一样,是一款改变时代的产品。

  但特斯拉为什么在中国卖不动?

  因为特斯拉史无前例的超长交车周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2018年4月,特斯拉曾宣布 Model 3 累计收到了40万张订单,当时特斯拉的产能大概是每周2500台,很多客户可能要等到2年之后才能收货,可等到那个时候,他们的爱车已经变成过时款了。也许美国人能靠信仰坚持等待,但这一套在中国根本行不通,延迟交货只会一次次的考验客户的耐心,一旦触及客户底线,那谁还会来花冤枉钱呢?

  对待这一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加快建成上海超级工厂了,也许这个马斯克吃着煎饼果子敲定的项目,是特斯拉逃出产能地狱的唯一希望。

  与此同时,马斯克对于人工智能的过度沉迷正在悄悄埋下隐患。特斯拉在高科技的路上极速奔驰的时候,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为了新招牌,先不说马斯克把自动驾驶技术包当做降价补偿,他在接受资金管理公司ARK Invest采访的时候也曾许诺特斯拉将于2020年完善自动驾驶功能。

  马斯克绘画的蓝图中,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特斯拉更像是漫威电影里钢铁侠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不管你在东方的北京城还是遥远的曼哈顿,只要特斯拉能在停车场找到你,你就可以上车睡大觉了——特斯拉会自己把你带回家。

  然而今年3月,特斯拉在美国发生了多起车祸事故,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和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介入调查,意在检测到底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出了问题,还是车主自身原因导致悲剧发生。如果原因出在特斯拉身上,那么马斯克面临的可不单单是罚款那么简单了,也许大量的特斯拉将被召回,那些数以十万计的订单也就随之化为尘埃了。

  马斯克或是唯一的救世主,降价后的特斯拉或成国产电动车死敌

  不论特斯拉发生什么情况,哪怕是马斯克荣膺美国年度花式作死冠军,我们也很难宣判它的死刑。同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迎来了最强劲的挑战。

  原因不外乎有二:

  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超强口碑,高智能电动车的老大地位以及类似iPhone一样的明星产品效应。

  马斯克强无敌的个人魅力,以及他天使般的才华和魔鬼般的勤奋。

  特斯拉的情况之特殊,也只有人生经历传奇似超级英雄电影的马斯克才能驾驭。

  2008年全面接手特斯拉后,马斯克首先下令裁员25%,紧接着召回75%的特斯拉 Roadster 跑车并在美国政府和投资人手里筹到了超过5亿美金的贷款。一通破釜沉舟的操作之后,特斯拉奇迹般的起死回生,新出厂的2450辆 Roadster 跑车以其992锂钴氧化物电池和244英里的续航里程“成为电动汽车革命的跳板”,特斯拉一举上市成功。

  紧接着,马斯克又开启了一系列天马行空的想法:创办特斯拉超级工厂在锂离子电池生产方面实现规模经济以求降低成本,生产相对廉价的Model 3系列开拓中端市场,电动半挂卡车、能量墙……

  马斯克一边带领SpaceX发射火箭卫星,一边带领特斯拉南征北战,把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就算是这次大规模降价引发了不小的争议,震动最大的也不是特斯拉,而是蔚来、威马、比亚迪、小鹏这些仍在追赶特斯拉的国产电动汽车。

  车和家CEO李想发表了一条“悲痛万分”的微博:“各位汽车行业的前辈和大哥们,特斯拉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咱们就别再搞这些丢人的宣传手段自嗨了。”特斯拉降价之后,许多国产车仍在把虚假续航里程当做宣传噱头,等到上海超级工厂建成,30万以下的特斯拉席卷中国市场,他们还能靠什么翻身呢?

  面对强有力的特斯拉,研发新技术、明确产品定位或许是国产能源车的最好出路。就像华为、OPPO、VIVO、小米突围苹果三星一样,要么继续投钱研发新科技,要么选好目标市场从农村包围城市,2019年很可能是新能源汽车爆发的一年,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