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造假多種多樣,有的隨隨便便冒充的,有走心到搞出“黑科技”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和田玉造假中的“七宗最”吧!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1張

最坑新手的造假——料器

和田玉的造假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針對完全都不懂的新手。

新手玩家們,初來乍到,對假貨沒有太多的識別能力,有的僅是對美玉的一腔喜愛。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2張

而料器,這種用加顏料的玻璃原料製成的手工藝品,就憑借完美的外觀、低廉的造假成本,更是成為造假者們矇蔽初入圈子的玩家的神器。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3張

在一些網店裡售賣的很完美的三五百元的碧玉手鐲和一二百塊的“玉”牌子,幾乎都是用脫玻化玻璃製成的。

還有仿白玉的乳化玻璃,在顏色、密度、壓手感、內部結構上,都是相對來說好認的。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4張

但料器中,除了這些造假工藝簡單、批量大的低端仿品之外,還有隨着造假技術不斷提升之後,層出不窮的新型料器,無論是色澤上還是顏色上都能夠做的非常像。

如果沒有專業證書的幫助,這些玻璃的“高端仿冒貨”對不懂行的新手來說,殺傷力也是越來越足。

最好認的造假——假玉

還要很多商家,其實是藉著“和田玉”的名頭,掛羊頭賣狗肉,常常把一些只是外觀略像、但本質完全不同的礦物玉石冒充和田玉來賣。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5張

比如一些商家嘴裡經常說的“阿料”,也就是阿富汗玉,其實就是大家常常用作裝修材料的大理,主要成分是方解石,玻璃光澤很明顯,帶有一種半透明的感覺。

還有同樣透明度較高、顏色也偏湖水綠的岫玉: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6張

這些“假玉”,不論質地結構,還是光澤感,其實與和田玉差距很大,只要經驗足夠、細心觀察還是能夠看出蛛絲馬跡的。

最有殺傷力的造假——洗白

提起和田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和田白玉,或者羊脂玉。很多商家就豬豬了這種“求白”的心理,給雜色的玉石染個色,再當白玉賣。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7張

像最新出來的這種“玉石變色機”,可以自己調整玉石的白度,還能去掉玉表皮的斑瑕疵、雜質,讓其摸上去更加光滑、細膩。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8張玉石版本的“變白後”VS“變白前”

還有的是把糖色變白,也可以把一些帶臟的部位拔出,一個看起來很臟的料子就變成了很白的白玉了,很多人把這種方法叫做洗白。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9張

類似這種機子的傳統造假手段還有用藥物去黑拔臟,通過染料浸泡或包裹加熱、酸鹼侵蝕等方法改變玉石的顏色。

但是,這些手段用起來容易傷皮色;而且由於破壞了玉質,仔細看還是能夠發現表面有被腐蝕的網紋、小碎口、油潤感也比較欠缺,白色也發幹,只要多加留意還是能分辨出來的。

最有誘惑力的造假——修形

如果說和田玉行業裏什麼造假最有誘惑力的造假,那就是修型冒充獨籽。

每個人都追求獨特,很多資深玩家對原生態、獨一無二的獨籽偏愛頗多,但是,也正因為這些偏愛,市場上就出現了很多用切料來冒充獨籽的人。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10張

切料其實也是籽料,但由於塊型比較大,或者它的形狀不適宜雕琢,就可能會被切成很多個切片,再分別被雕刻為成品。

並不是說切料的品質不如獨籽,它們只是籽料加工的不同形態而已。但獨籽作品的難得,和大家對完整籽料的追求使得造假者們“興風作浪”。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11張

這些冒充獨籽的切料,通常都是做了一些簡單的修型處理,將比較生硬的地方,經過一些修型讓它變的相對圓滑,再拿來冒充獨籽欺騙他人。

最難以辨認的造假——皮色

當下的籽料市場,可以說是“無皮不歡”;這也讓眼饞籽皮色料熱度的造假者們紛紛下水攪混了市場。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12張

比如,有的商家則通過“點皮”的方式矇騙人:

首先將無皮的籽料先送去鑒定,開好證書;之後,再找人進行“畫皮”美化,而假皮色的位置通常都會選擇在證書照片上拍不到的一面。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13張

像酸蝕法、礦物溶液浸泡法.激光染皮色......等等,都是讓原本無皮或者皮相不好的籽料,擁有大家喜歡的“好皮色”的手段。

這些“假皮”玉,要麼是極為均勻的灑金皮、要麼是濃鬱的棗紅皮、黑皮...更是讓追求經典皮色的寶友們,一眼動心。

最暢銷的造假:金貼玉

關於金鑲玉的傳說來源有幾種說法。

不過總的來說,古代的金鑲玉是金和玉的結合,具體說來工藝手法又有金鑲玉、玉鑲金、玉嵌金等等,不論哪種都是雍容華貴的“精金美玉”。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14張

但現如今,市場上最暢銷的金鑲玉,卻往往只能被稱為金貼玉。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15張

玉質很差的韓料磚頭料、成本極低的金箔、再加上其中填充的厚厚膠水,粗製濫造間,成本低的你難以想象!

但要是和真的好東西一對比,慘白的玉石,粗糙的做工,毫無美感的設計,絕對能讓人知道什麼叫讓人戴不出去。

最惡心人的造假:血沁

沁色是鑒別古玉真偽的重要依據;然而在古玉的沁色中,卻有着一種神祕意味極強的沁色——“血沁”。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16張

真正的古玉蒼老溫潤、精光內斂,表面有較重的土銹、土斑,歷史痕跡很明顯。血沁由表及裡,顏色的濃淡深淺會呈現自然的變化層次,表面能看見一層玻璃光澤。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17張

但是血沁非常罕見,市面上出現的“血沁”通常要麼是玉皮作假,要麼人工染色,甚至是火燒沁色,甚至有的是將做舊的玉放在活貓活狗腹腔內,活埋在地下一段時間後形成的。

這種“血絲玉”,不僅缺乏了厚重的歷史感,更是讓人覺得十分“膈應”。

玉麒說

和田玉市場,其實依舊遵循着“一分價錢一分貨”的規則,一塊品質特別好的羊脂玉,只要幾百來塊是不可能的。

大家需要記住的是“好玉無大漏”。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18張羊脂玉貔貅

寶友們在選購時端正好心態,不執着於用白菜價買到完美的好玉,能少踩很多的坑。

其實,我們平時看玉時,再靠譜、再專業的鑒定方法,也只能說是一個輔助的手段。

面對着與時俱進的造假技術,也很可能出現偏差,只有權威機構的鑒定證書纔是買玉時真正能帶給你安心感的來源。

服了!和田玉里的七大造假之最! 新聞 第19張

不為一些五花八門的地攤景區商店所矇騙,找對一個能夠出具權威證書的靠譜商家,才能放心又省心的挑對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