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翻摄自Facebook/连俊尧)

▲左边数来第3位为连俊尧。(图/翻摄自Facebook/连俊尧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来自台南市渔民连俊尧在9年前进入养殖渔业,一开始就挑战超难养的「笋壳鱼」,经历的7年的失败,不过最后终于打破瓶颈,将原本只有0.006%的育成率提高到百分之60到80,创下世界纪录;许多厂商打破头想邀他到海外发展,不过却被遭到拒绝,因为他想将这个技术留在故乡台湾。

▼笋壳鱼。(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根据《中央社》报导,连俊尧国中毕业以后就北上工作,之后开了一间营造公司,但是因为念念不忘家乡,于是在9年前回到台南市东山区,开始他的养殖渔业人生;一开始他就挑育成率极低的「笋壳鱼」,一共摸索了9年的时间,投入的资金大约有6000万台币,终于在2年前突破瓶颈,成功提高鱼苗们的育成率。

报导中指出,连俊尧和嘉义大学合作研究,采「渔电共生」的室内循环水来养殖笋壳鱼,前前后后用过了31种方法,才成功试出室内以循环水的超集约养殖法,不仅鱼苗育成率提高到百分之60到80,而且用自来水就能养鱼,还可以回收95%的水。

连俊尧成功养殖「笋壳鱼」的名声更远扬到海外去,不仅有日本的公司想向他购买鱼,就连大陆上市公司也捧著300万人民币(约1500万台币)的年薪,准备了800亩的土地以及2亿人民币的资金,要请连俊尧登「陆」发展。对于对岸的邀约,连俊尧用高EQ的解释婉拒,他说「我不会花到那么多钱,也不敢坐飞机,而且我想把产业留在故乡。」

▼行政院长赖清德前往连俊尧的养殖鱼厂参观。(图/翻摄自Facebook/连俊尧

▲▼(图/翻摄自Facebook/连俊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