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圣张旭得"二王"一脉其传,他的楷书水平决不亚于颜真卿、虞世南、欧阳询。张旭是颜真卿的老师,可以说没有张旭就没有颜真卿,没有颜真卿,张旭还是张旭。草圣张旭的传世楷书很少,王世贞旧藏《郎官石柱记》宋拓孤本,弥足珍贵。明董其昌刻入《戏鸿堂帖》。此书法,楷势精劲凝重、法度森严、作字简远、直接晋人。《古今法书苑》中说"此序独楷书,精劲严重,出于自然。书一艺耳,至于极者乃能如此。"评价极高!

颜真卿是张旭的学生,颜求学张旭的故事是历史上著名的励志故事。

张旭是书法正脉。颜真卿在给怀素的序文中说道"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楷模精详,特为真正。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

颜真卿深得张旭笔法,将张旭的传授总结写出《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成为每个学书的必读教材。书法史上一致认为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的第二个高峰,他在书法史上的意义,比虞世南、欧阳询,甚至比张旭、怀素都大的多。

以上浅见,相互探讨!


我是江上人足下酷爱书法!

草圣张旭的楷书究竟如何?能超过颜真卿吗?其实张旭开始也是非常棒棒的。有人问能否超过颜真卿。答案是肯定在颜真卿之上。从颜真卿两次拜师张旭,你可以看出颜真卿是多么崇拜张旭的书法。第一次去张旭拜师,结果张旭没理他。吃力闭门羹回去了。想不通第二次又来把官也辞掉了,只学书法。张旭感觉到这次颜真卿来真的了。感化了他,决定收颜真卿为弟子。其实颜真卿肯定知道哪里没有张旭好,哪里还存在不足。我想他心里很明白。要不然也不至于低三下四来拜师。

其实张旭的楷书完全被草书淹没了 ,世人都知道他草书出神入化,一书到底,其气势如急雨旋风,聚然而下,其形状似蛇行藤绕,奇形百出。一笔数字杨柳迎风前呼后应或浓或淡连绵回绕,气势如虹如登高山如临大海令人振奋不已。嗜好大草如命。兴致一来,用头发就蘸墨急书。是何等壮哉!所以我说他的楷书完全被草书给盖住了。你只知道他会写草书却不知道他楷书也很棒!

如林散之本来是学绘画的,结果书法写的比绘画好,许多人只知道他书法好,却不知道他绘画也好。这就是书法把绘画给盖住了。

又如二田楷书写的好,可能草书写的再好,人家只知道他楷书写的好。每个人好一样也就可以了,什么都好你还叫人家怎么活啊!

这是我个人看法希望大家一起探讨。


我们知道,颜是张的学生,不论两人在书法界的地位与成就,还是仅拿出楷书来单挑,老师张旭的实力还是盖过了颜真卿。实际上,是两人各具特色的性格决定了他们书法艺术的成就高低,甚至还决定了两人不同的命运:颜真卿的士大夫情怀,最后导致自己被残害,张旭的艺术气质,却让他得以善终。

张旭生于675年,卒于约750年,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诗书俱佳,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中,书法传世作品多见草书,以草书著名,与怀素齐名。

张旭楷书《新官石柱记》

张旭书法得之于「二王」而又能独创新意,他的楷书,目前流传的仅仅有两份作品,一为《郎官石柱记》王世贞旧藏「宋拓孤本」,字体端庄严谨,不失规矩,展现出楷书的精妙。

张旭楷书《严仁墓志》

再就是《严仁墓志》这幅石碑作品,运笔雄健,行笔点画自然,有的饱满,有的瘦硬,并不拘于一体,字形结构的多变,甚至有的字形出现了不稳定感,笔法险峻跳动,整体给人痛快淋漓的行笔气势。

颜体楷书

颜真卿生于709年,唐代名臣、书法家,其书法精妙,擅长行、楷。颜是张旭的学生,得其笔法;后创「颜体」楷书,端庄雄伟,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𫖯、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那么在书法成就上,作为老师的张旭在书法界的地位的的确确是高过学生颜真卿的,一个草圣的名号,并非一个楷书大家所能媲美得了的。具体到两人的楷书比较,我认为从张旭传世不多的两份作品来看,其取法高于颜楷,而笔法险峻且多变的字形结构,凸显了草圣书法艺术的天赋与灵性,综合来看,张旭的楷书艺术价值,也确实是高于颜真卿中规中矩,高度形式化的「颜楷」的。


张旭精通于草书,后人称为「草圣」,张旭虽会楷书,但不精留下的作品多是草书。而颜真卿善楷书,精通楷书,但不会草书,目前颜真卿现存难得的真迹以及后人拓本所写的没有草书,只有行书,行书范围接近行楷,颜真卿写行书都离不开楷书的影子,所以颜真卿的楷书分量很重,草圣张旭的楷书不能超过颜真卿,恐怕一半都不及。个人观点个人见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