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600&h=600&r=16888

 

房地产的买卖的「A、B约」,是长年的房市交易陋习,即便实价登录上路后,至今仍无法断绝。专家就说,除了早期是投资客与房仲、代书联合操作之外,这几年也有业者鼓吹自备款不足的买方做AB约,可向银行取得更高的贷款成数,不过,买方未来却得面临还款压力。

 

今年10月高雄有一项刑事判决,民众用380万在2006年买进新北三峡1间房子,跟经手代书和银行行员,将契约交易金额提高到480万元,以利跟银行贷款380万元,等于是做假契约拉高贷款成数。

法院判决买方因行使伪造私文书,判处有期徒刑3个月,代书、银行行员涉及业务上文书登载不实罪、银行法等,分别判刑3年及4年定谳。

 

早期大多是投资客为了钱滚钱,用房子超贷再投资,这是市场上结构性问题。

也有建商怕实价登录出来「房价太难看」,低调询问买家是否愿意做假契约,目的是拉高建案登录价格,但对买方来说,未来每月还款就是最大的风险若要杜绝A、B约问题,他认为,代书必须自律。

以高雄判决来说,做A、B约会有涉及刑法的风险,对代书来说很不划算。而房市不景气,有些房仲为了成交,也会对经济能力较弱的买家说服做A、B约,拉高贷款成数。

有制度与买卖透明化SOP的房仲,不会让买方陷入风险,民众买房时也要特别留意,必须按照法律流程,才能安全交易。


撷取_副本12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