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2018年報表

  廣汽集團3月29日召開了董事會,隨後公佈了2018年年度的各項文件,其中最爲重磅的2018 年年度報告對2018年進行了總結並給出了2019年的各項工作計劃。

  廣汽集團2018年營業總收入約爲723.8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 1.1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爲109.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 1.08%,淨利潤率高達15%。

  上汽集團4月1日公佈的2018年年度報告中,營業總收入約爲9021.94億元,同比增長3.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爲360.09億元,同比增長4.65%,淨利潤率不到4%。

  吉利香港3月21日發佈的2018年年度報告中,營業總收入爲1065.95億,同比增長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爲125.53億,同比增長18%,淨利潤率爲11.77%。

  從以上數據對比來看,廣汽集團可謂是中國汽車企業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集團,而這還是在2018年廣汽旗下廣汽傳祺未能完成年度目標、廣汽菲克等車企負增長的情況下實現。

  廣汽集團產能佈局

  廣汽集團在2018年增加了廣汽豐田三工廠、廣汽三菱能擴、廣汽傳祺新疆工廠共計22萬產能,總產能達到220.3萬輛。

  在2019年,廣汽傳祺20萬產能的宜昌工廠,廣汽新能源20萬產能的全新工廠、廣汽豐田三工廠12萬輛能擴,廣汽本田三工廠12萬輛能擴,最終全部產能在2020年投產之後,廣汽集團的總產能將達到284萬輛,產銷規模將有望超過300萬輛。

  廣汽集團2019 年汽車銷量目標爲同比增長 8%,將推出14 款全新及改款車型,包括6款自主品牌產品:廣汽傳祺GM6、GA6 換代、GS8中改款、GS4換代,廣汽新能源Aion S、純電專屬B級SUV。

  7款合資產品:廣汽本田繽智中改款、奧德賽混動版,廣汽豐田雷凌換代、雷凌PHEV、全新EV,廣汽菲克大指揮官PHEV、自由俠中改款。

  廣汽集團新能源汽車規劃

  在新的發展階段,廣汽集團開始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力。

  廣汽集團在早早就推出了增程式電動汽車GA5 REV,隨後推出了GA3S PHEV、GS4 PHEV及祺智 PHEV,緊接着純電動汽車GE3、ix4和祺智 EV也相繼上市。

  廣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發展主體的廣汽新能源2018年銷量超過2萬輛。隨着全新工廠在5月份建成,全新純電動轎車Aion S投產,將有望再一次刷新銷量記錄。

  當全新工廠落成,全新車型下線上市,市場究竟在哪裏,如何在全新的競爭市場站穩腳步?這是廣汽集團面向未來的規劃。

  當下新能源汽車受制於續航里程不足和充電基礎設施不方面等因素的影響,在零售市場的發展和普及可謂是步履維艱,銷量更多的是來自限牌限外城市的無奈需求。

  在此之外的市場,電動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並未能得到零售市場的認可。在這個背景下,電動汽車車企,特別是純電動汽車車企,想要實現盈利可謂困難重重。

  如特斯拉的發展路線,只有達到規模化水平,電動汽車纔有實現盈利的可能。僅僅依靠目前小規模的零售市場,再加上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在2020年全面取消,規模化和盈利的週期將非常漫長。

  廣汽新能源一期10萬輛全新工廠即將於5月份正式投產,後續可快速提升產能至20萬臺。在車型佈局方面,除了已經發布了A26 Aion S 純電動轎車之外,A12 Aion X和A18兩款全鋁純電動SUV也有望很快上市,廣汽蔚來的GN01車型也同樣落戶廣汽新能源工廠。

  不管是產能還是車型,廣汽集團已經在電動汽車展開了完整的佈局。

  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出口

  造車新勢力在新車下線之後面臨的銷售需求不足,見證着新能源汽車零售市場開拓是極其困難的。不僅僅是因爲車型不足,更是因爲對電動汽車的偏見和現實使用的不便利。

  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更多來自於政府採購、公共出行和網約車市場。

  北汽新能源雖然銷量規模大,但很大一部分都流到了共享汽車、短時租賃市場。比亞迪王朝系列新能源汽車主力市場在公共出行市場和網約車市場,零售市場更多的是其DM插電混動車型。

  按照廣州市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到2020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累計達20萬輛,其中,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務領域約3萬輛,私人領域約12萬輛,租賃領域約5萬輛。

  全市每年更新或新增的出租車中,純電動出租車比例不低於70%,且逐年提高5%,其餘30%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每年黨政機關和公共機構、企事業單位新增及更新的車輛,在滿足工作需求的前提下,原則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

  這就是廣汽新能源第一個廣闊的市場所在。

  廣汽移動出行項目上線

  美國第二大共享汽車公司Lyft已經上市,隨後Uber和滴滴也有望陸續跟進上市。

  滴滴平臺宣佈未來十年將在全球範圍內服務20億用戶,滿足用戶50%的出行需求,推廣超過1000萬輛共享新能源汽車。

  在滴滴之外,中國的第三方服務商還有神州租車、美團專車和高德專車等等移動出行公司。

  除此之外就是車企自營的移動出行公司,比如吉利”曹操出行“,上汽集團“享道出行”,東風汽車的“東風出行”等等,這爲車企旗下的新能源汽車打開了一個全新的銷量出口。

  在廣汽新能源工廠竣工、首款純電動轎車Aion S投產之際,廣汽集團宣佈與騰訊和廣州公交集團共同設立移動出行項目平臺公司,投資總額爲10億元人民幣其中廣汽、騰訊、廣州公交集團分別持股35%、25%、10%,其他投資者合計持股20%,另外預留10%股權用於員工股權激勵。

  同時,廣汽集團旗下的廣汽商貿與廣州公交集團(或其子公司)、移動出行項目平臺公司(或其子公司)按照45%、45%、10%的持股比例共同出資設立汽車服務公司,投資總額爲5.2億元人民幣。

  整個廣汽移動出行項目投資金額高達15億元,佈局分時租賃及網約車市場,這是廣汽集團從傳統汽車製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轉型最重要的一個規劃。

  廣汽新能源首款純電動汽車Aion S 同步發佈炫和魅兩個版本,前者面向運營市場,後者面向零售市場,也就是說廣汽新能源在車型設計之初就爲其銷售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隨着5月份的正式投產,相信起碼在廣州的大街小巷,你看到的不管是出租車,還是網約車,這一款全新的Aion S將有望逐步替換現下老舊的大衆、現代出租車和比亞迪的滴滴快車。

  據悉,廣汽移動出行平臺最快將於6月份在廣州上線,隨後將在依次在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全國範圍逐步擴大覆蓋面。

  移動出行市場

  這個銷售體量究竟有多大,比亞迪是再清楚不過了,吉利也同樣通過曹操出行獲得了甜頭。

  如果說滴滴出行體量太大不足以作爲比較,那網約車市場第二位,最近由曹操專車升級而來的曹操出行便可以作爲廣汽出行非常貼切的比較了。

  背靠吉利集團的曹操出行,成立三年來,B2C的運營模式可以說在滴滴之外開拓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徑。

  從寧波開始,到如今已在廣州、杭州、廈門、成都等23座城市上線,共計投入超過23,000輛新能源汽車。

  2018年年初,曹操出行已完成A輪10億元A輪融資,估值超100億人民幣,在2019年預計將完成B輪融資,投後估值預計達到250-300億元。

  不管是新能源汽車,還是移動出行業務,廣汽集團深知時間就是一切,一切都要快。

  單靠一己之力無法快速成長,這一次的廣汽出行項目拉上了具有豐富互聯網流量和入口的騰訊以及汽車運營經驗的廣州交通集團,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Aion S下線。

  至此,在北上廣深等限外限牌城市的剛性需求之外,廣汽集團爲其首款純電動轎車Aion S 拉來了豐富的銷量出口,包括政府公務出行、公共出行、第三方網約車市場以及自家的出行公司。

  或許在零售市場之外的單車利潤會很低,但是規模化將有望提升公司整體效益,並且有望給後續同平臺車型贏得更大的議價空間,這是一次長遠的佈局。

  正如曹操出行董事長劉金良所說,“未來汽車出行的需求將從擁有權向使用權轉移....,如果製造商不參與出行,我覺得會像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一樣被淘汰。”

  這樣一個重資產的B2C模式,運營超過3年的曹操出行,盈利還是奢談,初步計劃在2020年的大部分城市達到盈虧平衡。

  移動出行的未來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消息,2018年中國移動出行用戶將近5億人,汽車出行市場容量有望達到3800億元。

  低速擁堵與停車問題是急需解決的出行痛點。幾乎所有的汽車製造商都在計劃轉型移動服務商,共享出行領域已經有接近三十家整車廠進駐。

  該怎麼轉,用什麼什麼商業模式,都是細細考量的事情。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從思維方式就應該改變,就如同造車新勢力造車一樣,造車是傳統的,但是銷售和服務更加偏向於互聯網,更加貼近新時代的需求。

  廣汽跟騰訊已經在車載系統展開了全面的合作,相信這也爲廣汽出行項目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廣州交通集團旗下有9511輛出租車,日均服務市民52萬人次,主營“白雲藍的”和“廣交紅的”兩大品牌,並已經通過其白雲公司與廣汽新能源實現了合作,首家引入503輛廣汽新能源純電動SUV GE3作爲出租車運營。

  “我消滅你,與你無關。”汽車行業的顛覆者可能正正就是來自於行業之外,正如特斯拉已經給百年汽車產業一個當頭棒喝。

  在智能汽車發展的未來,人類的出行方式或許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主動出擊,或許是汽車製造商面向未來的一個出路。

  廣汽出行將成爲廣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出口,同樣也將成爲最實在的移動宣傳,最終助力廣汽集團轉型移動出行服務商。

  在汽車製造商轉型移動出行服務商的過程中,滴滴和優步的曾經混戰或許不會重現,但是移動出行的選擇更多,更加豐富,這樣的未來是指日可待的。

  作者:TMC動力

相关文章